APP下载

巧手匠心“面人王”

2021-08-05缪锦国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面人面塑

一个痴迷于面塑、神游于想象、执着于艺术的人,虽历经苦难而不悔、命运多舛而不倒,该是怎样一种韧性与毅力,伴随着他走过大半个人生?

我赞叹,赞叹他摸爬滚打,饱尝酸甜苦辣;

我敬佩,敬佩他雄风犹在,依然昂扬奋发。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王洪祥,江苏省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故事就像燧石淬火,历经敲打而熠熠生辉。

前后两样,神情焕然一新

面塑,俗称捏面人、捏巧。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艺人挑担提盒,走乡串镇,设摊于街巷闾里。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几经捏搓揉掀、点切刻画,顷刻之间,脱手而成,很受人们喜爱。

作为面塑第三代传承人,王洪祥有着异于常人的禀赋与聪慧。

20多年前,作为记者,我曾经专门采访过他。地处偏僻的马庄乡下,简陋的住房、桌椅,摆放着经他之手塑造的神态各异的面人,他坐在一张小凳子上,和我边塑边聊,话语里不乏悲怆,神情中含着失望。

“唉,弄这玩意儿,连饭都混不饱哦。”

我吃惊地望着他,竟一时无语。

那个时候,妻子跟他离了婚,唯一的小女儿归王洪祥抚养,在老家乡下租房生活。父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孤单而清苦。

时过境迁,20多年了,王洪祥会是怎样一种境况呢?

2020年秋冬之交,我找到了位于泰州海陵城区的迎春小区,一间已显陈旧的住房,同样是逼仄的房间,桌上、地上同样是满满的面塑作品。时隔多年,迎接我的王洪祥,神情却焕然一新,打开话匣侃侃而谈,身边还多了一位贤妻。

岁月沧桑,变化无常,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其父王迪飞获授老艺人

面塑技艺

王洪祥出生在姜堰淤溪马庄孙庄村一个书香家庭。祖父王益民为清末塾师,颇有才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母亲是海安大家望族耿氏之女,师范毕业,下放前在泰州做教师,落实政策后还担任过县人大代表。而父亲王迪飞,更是一个名闻乡里的艺术家,“面人王”就是称呼他的。王洪祥的面塑技艺,就传承于他。

王迪飞又名王武陵,从小便迷恋戏曲、绘画等传统艺术,少年时就有小才子之称。高中二年级时,他和班上一帮同学到盐城投奔新四军,入盐城华中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一起被分配到苏州。王迪飞因为才华出众,先被安排到报社工作,后又转到地委文工团,成为专业编创人员。在团里,他创作、出版过许多大型剧本及其他文艺作品,绘画上也显示出突出的才能。当今知名作家滕凤章、音乐家吴坚,都是他那时的同事、朋友。然而,由于他生性耿直,不仅得不到领导赏识,而且在1957年被下放回到老家孙庄。

王迪飞是一个不甘平庸、不屈服命运,有着自己追求的人,又是一个有着浪漫气质的人。他宁可受苦受穷,也不愿让自己委曲求全,心灵受到压抑,宁可被人视为不务正业,也不改自己的选择。凭着说书、画像的手艺,他行走江湖,寻求生路。在辗转浙江湖州、安吉、长兴期间,结识了江西九江面塑老艺人张发进。一老一少,两个流落江湖、靠卖艺谋生的人,惺惺相惜,相濡以沫。王迪飞的聪颖、悟性和艺术功底让一直未找到传人的张发进大喜过望,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面塑技艺全部传给了王迪飞。

喜获中国“面人三绝”的荣誉

王迪飞刚一接触面塑,立即就迷上了這一手艺,不仅把它作为一项谋生的本领来学,而且当作一种艺术来追求。时间不长,他就掌握了捏巧手艺,不久之后,张发进返回九江,王迪飞就背起师傅传给他的面塑箱,开始独闯江湖了。

原本会成为一个戏剧家、画家的王迪飞,阴差阳错成为了一个面塑艺人。而且,竟然在江南太湖周边城乡以及苏北地区,捏出了一个“面人王”的名声。他的7个孩子,有6个学会了面塑,其中老大、老二、老四等几个儿子都成为各有擅长的好手。尽管收入不高,日子过得很艰难,有时为了省下一点面粉多做面人,全家人不得不以瓜菜度日;尽管在那“极左”的年代,曾作为“外流户”被批、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工具也被没收,但王迪飞相信,他的面人手艺、他的面塑艺术,终有出头之日。

果然,改革开放让王迪飞遇上了好时代,他领着几个儿子,办起一个面塑工艺厂。接业务、办展览、搞创作、捏作品,小小面人,一时竟然红火起来。1988年,参加广州工艺博览会,他和儿子们共同完成的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引起轰动,姜堰“面人王”获得与上海“面人赵”、北京“面人汤”同为中国“面人三绝”的荣誉,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流连。

他下决心一定要传承好

父亲的艺术

然而,面人不管如何风光,毕竟只是一个小玩意,价格上不去,难赚大钱,难以发家。其时已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赚钱的门道很多,万元户、几万元户层出不穷。儿女们先后结婚,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也各自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这时的王迪飞,因为眼睛不好,已不能再做面人了,几个做得好的儿子,都先后弃面人另谋出路。老四王洪祥,是王迪飞唯一的希望。1992年,64岁的王迪飞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王洪祥在病床边陪伴6天,父亲临终之时,一双眼睛久久地盯着儿子,目光里有着无限的期待。父亲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小四子,你可要把面塑传承下去啊!”他握着父亲的手,强忍悲痛,不住地点头。

这是他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抉择。

王洪祥不能忘记父亲对他的教导。父亲喜欢他,可以说对他最好,一生都没有对他有过严词厉色。其实他对面塑并不感兴趣,他爱好的是画画、拉二胡、吹笛子。他没有接受过父亲手把手的教诲,只是从小耳濡目染,对于面塑有着特别的领悟力。这也正是父亲看好他的原因。父亲常常跟他说,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要多观察人,不但要看到外表,更要看到内心;要广泛涉猎各个艺术门类,做到融会贯通。这些他都记住了,而且也做到了,但他并没想成为父亲的继承人。可是在父亲去世、面塑没人愿意做、工艺厂濒临倒闭之时,他忍不住了,毅然站了出来。他忘不了父亲期待的目光,他下决心一定要撑起父亲的事业,一定要传承好父亲的艺术!

他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仍不改初衷

王洪祥开始独当一面,经营管理起面塑工艺厂。哥哥们不做了,他跟弟弟、妹妹一起干。扬州、苏州、南京都有了订单,他精心出样,按期交货。为了提高厂里效益,他在做面塑的同时,兼做玻璃中堂业务。他的面塑技艺也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他甚至还想搞一个展览,完成父亲的夙愿。而展览要做大作品、系列作品,总量要达到300件左右,需要大笔投入,最终没有做成,但却一直成为他的一个梦。王洪祥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双奇巧的手、一颗不甘认输执着的心,他是一个好的面塑艺人,但不是一个经营管理人才。他太善良,太容易相信人。后来,弟弟成了家自立门户后,工艺厂由于人心不齐、债务无力偿还等原因,最终倒闭。王洪祥不但未能振兴起父亲的事业,反而自己背上了一身债。

更让王洪祥想不到的是,家庭矛盾由此产生。此时的王洪祥已经结婚生女,已不是独自一人无牵无挂了。看到其他弟兄们都已发家致富,唯有王洪祥死抱着面塑不放,又赚不到钱,还死要面子活受罪,妻子急了,整天唠叨不休:

“你要放弃面人,专画中堂。”

“不,中堂画得再好,有价;面塑是艺术,无价。”

“那就一輩子受穷,我不跟你过了!”

“这辈子再穷再苦,我不会放弃面塑!”

“那就离婚!”

王洪祥跟他父亲一样,是个倔脾气,此生认定了的面塑艺术,就一定要走下去,走到底。

离婚以后的那段时间,王洪祥特别孤独,特别迷茫。他在马庄租了一间小屋,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里面,饿了,煮一碗面条充饥;困了,在草席上打个盹。更多的时候,是面对一堆面团发呆。为了面塑,他一切都没有了,妻子没有了,家没有了,女儿虽然跟着自己,可拿什么养活她?自己的出路又在哪里?他终于明白,哥哥、弟弟为什么不愿捏面人,他们确实是穷怕了!若就此放弃,又怎么对逝去的父亲交代?怎么办?怎么办?他多想此时父亲能站在眼前,给予他回答呀!

只有捏面人,只有做面塑,才能让他的一颗心重新找到皈依之所,重新回归精神王国。

王洪祥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那面团之中。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不停地捏着、塑着。一件以“林冲”为题材的作品在他的指间捏出。那斜着身子、戴着斗笠、肩扛花枪、艰难行走着的形象简直就是他此时的写照;那飘忽的斗笠和枪上的红缨,使人想到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和内心的不平;那一脸悲怆直视天穹的80万禁军教头仿佛在发问:“公理何在?良知何在?生活何在?出路何在?”与其说是林冲在发问,不如说是王洪祥在发问,林冲对生活、未来的迷茫,也就是他的迷茫;林冲对人生的不甘心,也是他对艺术追求的不甘心!

有时,不做面人的时候,王洪祥就会拿出一把二胡,来到小河边,坐在一棵树下,任琴弦流淌出心中的忧伤。夕阳西下,鸟雀归林,可他的巢在哪里?旭日东升,霞光普照,可他的路在何方?他沉醉在乐声中,他沉醉在自己的悲伤里,然而,他又怎么能就这样消沉下去呀!

对面塑、对艺术、对人生

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镇江金山寺,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2005年春,经人介绍,几经辗转,王洪祥找到金山寺住持。住持一听说是家乡来人,得知来意后,不但热情接待,而且为他选定场地,留他卖艺。

王洪祥带去精挑细选的几件面塑作品,同时现场制作、出售,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其中,有位气质儒雅、60岁左右的老者显得特别引人关注。

“这么好的手艺,当作小商品卖,太可惜了!”老者掏钱买下了他的一件作品,站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

“没办法,女儿上学要钱,老婆又离了婚。”王洪祥叹了口气:“迫于压力,不得不出来卖艺。”

“哦,那你想不想做个真正的艺术家?”

“做梦都想!”

“好,跟我去学变脸艺术去。”

原来,此人是四川川剧院副院长,名叫高翔。这让王洪祥喜出望外。他跟着高副院长一去就是两个月,不仅生活有了着落,而且学会了12套变脸和喷火等一系列精髓。回来时,川剧院还赠送了他一套价值万元的行头。得知他会变脸艺术后,不少单位和个人邀请他去演出。从此,他在制作面人的同时,经常应邀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有时一天要赶几个场子,收入有了保障,既改善了生活,也为面塑创作提供了经济条件。用他的话说,学习变脸主要是以艺养艺。

龚逸夫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南师大博士后。龚博士在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研究了他的作品之后,找到他,提出帮他开拓提升的建议。龚博士不要他花一分钱,带他出去参观、游历、看展览、听讲座,带他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交流、讨论艺术与人生,让他开拓眼界、提升境界,跳出农民观念,从乡野里升华作品。与龚博士的“亲密接触”,使王洪祥对面塑、对艺术、对人生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有了一种质的飞跃。

果不其然。2002年一天,淤溪文化站站长陈群林走进王洪祥的家,给王洪祥带来一个消息:泰州市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其中有一项民间美术展览活动,正面向社会征集作品。王洪祥决定借助这一平台,让“面人王”面塑亮相。他创作了一套“八仙过海”作品送展,结果获得了最高奖。这件作品,他突破旧规,另辟蹊径,立足八仙的神性,突出他们的人性,以韩湘子为构图造型中心,表现其手抚横笛、忘情吹奏的神态,其他诸仙则皆因乐声的美妙而喜形于色,以至于情不自禁地舞之蹈之,既像一群老朋友聚会,又像在开一场音乐会。所有的人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他们都一同沉醉在音乐之河。

作品的获奖让王洪祥看到了新的希望。而随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更让王洪祥感受到民间艺术春天的到来。成立非遗保护中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非遗名录保护体系,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展示活动,申报市、省、国家级保护项目,一项项举措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泰州市公布首批非遗保护项目,姜堰“面人王”面塑技艺成功入选市级名录。

逼真传神,更注重创新

长期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构思,让王洪祥深深地意识到:面塑和捏面人虽然同出一源,但其根本不同。面塑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首先要具备美术知识、基本绘画功底,还要有色彩运用技能等,结合现代美学知识,提高个人美学修养,更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面塑不等于简单的捏,“塑”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作品起源于生活中的观察,从构思到腹稿,都要经过几番孕育才能胸有成竹,创作过程中瞬间将作者的情绪完全宣泄于灵感中。

王洪祥师承其父,全面继承其父搓、揉、捏、挑、粘、贴等面塑技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作品题材广泛,更以历史、戏曲人物见长,讲究精、细、活、神,手法细腻,造型别致,颇具神韵。作品将美术与雕塑融于一体,凸显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取向,重意趣、求简约,追求回归自然,平淡中寻求内在美,再现了传统文化价值,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审美风尚。以往的面塑艺人,只是为了谋生,在捏面人时,往往不太讲究作品的细致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多为写意,只要基本形似,不求逼真传神。学过表演艺术的王洪祥深知,舞台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折射。要把面人真正塑活,就必须注重人物的神情、动态,做到形神毕肖。为达到这样的效果,王洪祥下了一番苦功,所做面人不仅能立做立成,而且活灵活现。

王洪祥还勇于创新,不墨守传统家法,不为陈规所囿。面塑因为材料的先天不足,从而易开裂,难以长期保存。为解决这一难题,王洪祥不断摸索尝试。他从瓦匠糊墙用草纸、草粉和在泥灰里使墙不开裂得到启示,买回水果机把面巾纸打成纸浆,然后掺和到面团中煮熟,再用于捏制面人。使用后虽也有一定效果,可以延长面人保存时间,但效果还不理想。后来,他从面塑的手法上改进,用软陶泥塑造作品,经过高温烘烤,可以无年限保存。

面团就像有生命似的

从江西九江面塑老艺人张发进传艺,到王迪飞凭着一手面人绝活浪迹城乡、“捏巧”为生,再到他将技艺传给子女,直至今天王洪祥的执着坚守,淤溪“面人王”面塑已传承三代,逾半个世纪之久。不仅传承谱系清楚,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精湛的技艺。尤其第三代传人王洪祥更胜一筹,“点塑”的水平更高,点什么塑什么,塑什么像什么,全凭想、全凭悟,一坨面团就像有生命似的,在他灵动的指间发生奇妙变化。

《渔樵耕读》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民间百姓的基本生活方式。中国的传统民俗画常以渔樵耕读为题材,官宦借此寓意表示退隐之后,对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而民间以渔樵耕读为题材,寓意着居家吉祥兴旺,生意红红火火。

王洪祥凝创作巧思及工艺匠心,将其勾勒鲜活,让细腻、揉捏的手工面团,尽显主人不凡的创造力,再现古人诗意人生,也将亘古不变的悠悠情怀跃然眼前。

渔樵耕读,四场闲适之境,四幅诗意美景。每次展出,都博得一片好评。

王洪祥有一件作品叫“共读西厢”,曾在省非遗成果展中展出。王洪祥爱读《红楼梦》,感动于宝黛的爱情,一直想创作个以宝黛为题材的作品。一天晚上,他突发灵感,决定捏个“共读西厢”。他边做边琢磨,一次次返工,最终在凌晨三点做成。黛玉看书,矜持而沉静;宝玉看黛玉,满目柔情。其神态生动传神,动作精准到位,衣饰刻画细致。这件作品许多人喜欢,想找他购买,可他都没有卖。深夜的时候,常常一个人看着发呆。王洪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汉子,他的心中也充满了男子汉的柔情。宝黛“共读西厢”,可他王洪祥,何时能再有人与他一起共塑面人啊!

生活不会辜负有心人,命运不会薄待有情人!与王洪祥“共读西厢”、共塑面人的人终于出现,一位朴实贤惠的水乡女子终于走进了王洪祥面塑工作室。结婚的这一天,王洪祥没有披红挂彩,没有燃放鞭炮,他精心捏制了两个面人放在床头,一个是他王洪祥,一个就是他的新娘。那如花的笑靥,重新开启了他的幸福生活,他的面塑人生中,又有了共同的守望者。

精雕细琢,致敬白衣战士

搓揉捏挑天上景,喜怒哀乐人间情。

2020年庚子春,荆楚大疫,牵动全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宅在家中的王洪祥每天都在关注着、牵挂着。一幕幕感人肺腑的镜头出现在银屏。

“医者,此去欲何?”

“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这就是中国人的血性。

如此气壮山河,令人热血沸腾。目睹此情此景,泪水湿润了王洪祥的眼眶。轻易不动感情的他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彻夜难眠,通宵创作,一尊题为《抗击疫情,我们必胜》的面塑作品,以其出神入化的艺术特色,呈现了白衣战士披坚执锐、冲锋在抗“疫”一线的飒爽英姿。

还有钟南山,不顾80岁高龄,义无反顾,深入重灾区指导抗疫,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也让王洪祥情难自禁。他再三思索,反复打磨,又一尊立体人物面塑作品——钟南山肖像《无畏先锋》悄然问世。

“我虽不能亲自上前线支援抗疫,但我的心是热的。”王洪祥说:“我以这种方式向以钟南山为首的白衣战士致敬!”

面塑绝活迷倒世界游客

“有‘面人王之稱的江苏面塑工艺家王洪祥,擅长塑造中国古典历史、戏曲人物,细腻逼真,形神兼备。单件作品重细节,组件作品重情节。其特制的面塑原料,在面粉基础上加入了陶土及防腐剂等材料,作品经180度高温烤硬,更利于收藏。”

2010年,江苏省组织民间工艺师代表团,到澳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经过推荐,王洪祥入选。这对王洪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也是一个展示“面人王”面塑的极好机会。他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姜堰面塑展现在澳门同胞和世界友人面前,为传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增添了光彩。

在这次展会上,王洪祥进行了为期29天的现场表演和技艺传授,捏出的100多个面粉公仔(玩偶)全被抢购一空,当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70多个面塑爱好者成为他的徒弟,其中还有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小姑娘。当地报纸对他做了全面介绍。面对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作品,一些外国游客操着不太熟练的中国话,直夸他“伟大”。

澳门特区文化局負责卢家大院活动的总负责人殷立民先生在给江苏省文化厅的一封推荐信中写道:“这位来自中国泰州姜堰的面塑高手王洪祥先生的作品了不起,他塑造的中国传统民间神话传说人物的确传神,作品十分精致,造型准确,而且表达出的意境好似要叙说一个故事。每个小面塑公仔的脸部都有表情,特别精彩的是眼神。这样的艺术值得推广到全世界去。”

这次展会后,国内多个省市以及台湾有关文化机构,都向王洪祥发出了邀请,澳门也期待着他下次再来。那个跟着他学面塑公仔的澳门六年级小姑娘与他分别时更是依依不舍。小小面塑,王洪祥捏出了人生的辉煌,人们称誉他为民间工艺大师。

2014年10月,王洪祥作为为数不多的代表之一,带着他的作品应邀参加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的在俄罗斯圣比得堡举行的“感知江苏”文化交流活动。

一件件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如魔术般在他手中呈现。如此民间绝活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高鼻梁、蓝眼睛的俄罗斯人惊叹不已。

好奇、询问、惊喜……领略不一样的独特感受。

“太神奇了”“太动人了”“东方奇才”“民间奇人”……

男女老幼围着现场面塑的王洪祥和他的艺术作品,啧啧称赞。

为期8天的展览大获成功。很多俄罗斯人簇拥在王洪祥身边,跟他合影留念。

那一刻,王洪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被人高看、受人敬重的尊严与国格。

他甚至觉得,要是父亲王迪飞还活着,看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四儿子如此争气,该有多欣慰啊!他在心里默默祈祷:愿父亲在天之灵能够感知!

这些年,王洪祥出了名,姜堰“面人王”出了名。他先后被邀请参加首届江苏省文物节、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苏州周庄国际旅游节、泰州国际旅游节、姜堰溱潼会船节、姜堰群众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展会,或现场表演面塑绝活,或展览面塑作品,每次活动,都受到观众游客欢迎。在央视《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州》大型文艺晚会上,王洪祥为著名歌星周华健捏了一个头像,当周华健从主持人董卿手中接过,表示十分喜欢并与王洪祥握手致谢时,全场掌声雷动。2012年,王洪祥的面塑作品《阳光下的幸福晚年》同时获得第三届泰州市政府文艺奖、首届“姜堰文艺奖”民间艺术类金奖。

他要打造新时代家乡的

“清明上河图”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王洪祥心中有个宏志大愿:面塑300个人物多样、神态各异的艺术作品,打造新时代家乡的“清明上河图”。留给家乡,留给后人,留给末来,也算是自己没有枉来世上走一遭。

潘庄的打莲湘,周庄的十番锣鼓,靳潭的跳马灯、茶担,淤溪的踩高跷、牵驴花鼓,甸上的唱凤凰,夏庄的荡花船……别有风味,各具特色。这样的乡风、乡音、乡愁再不收集、挖掘、保护,就会渐行渐远,最后消失殆尽。强烈的紧迫感,创作的使命感在他心中升腾。王洪祥走村串户,逐村采访考察,虚心请教,不耻下问。遇有不懂,就请人演示,自己再从中领会、琢磨,强化形象思维。

他深知,这些“活”的文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他要将这些富有浓郁水乡风情的文化一一展现出来,不然今后再也看不到了。为此,他抓紧一切时间,废寝忘食,头脑里盘旋的都是人物形象和审美情趣,考虑的都是人物如何搭配、组合,激活的都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灵感。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传之于世的善事,他愿倾毕生精力和心血把它做好做精,力求出彩出新。他说:“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追求!”

2021年2月6日,在王洪祥的家乡淤溪镇文体中心,面塑艺术风情馆开馆。同时,王洪祥历时三年精心创作的330多件各类面塑作品展出。

风情馆内,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既彰显了当地的人文历史,又展现了新时代淤溪人的精神风貌,成为里下河水乡人民共同的乡愁记忆。

据介绍,面塑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滚莲湘、唱花船、挑花担、舞龙、踩高跷等20余种,展现了古镇淤溪举办传统“三·二四”九庄大会的情形,是目前省内最大的面塑作品组件。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虽然活动范围受限,但乡亲们闻讯后还是从四面八方赶来,戴着口罩,自发观看,一睹为快。

“乖乖,太神了!”

“像进了民俗大观园!”

“这真是难得的乡土风情!”

……

感慨、赞叹、惊奇,好评连连。

王洪祥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一定会让后人对当时淤溪繁华的场景充满回味。

好一个民间艺术奇人!

好一个民间艺术奇才!

作者简介:

缪锦国,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有多部报告文学集。

责任编辑/孙明星

猜你喜欢

面人面塑
面塑浓缩“百态人生”
捏个萌猪迎新春
大师的心事
孙空空 捏面人
方晔:浙江面塑文化“守艺人”
师徒恩怨
面人王
面人王
创客赵锐——新派面塑达人
最后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