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研讨:心之所向,“星”之所在

2021-08-05刘开松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心考古专业

刘开松

【原题呈现】

最近,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引发多方关注。这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在2020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热爱考古,所以她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她的专业选择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说:“到就业时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还有人说:“这种家庭应该选择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

樊锦诗先生得知此事后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你认同钟芳蓉的专业选择吗?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研讨】

师:这是一则社会新闻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陈景涵:就是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热议。

师:景涵同学对材料的概括准确吗?

陈珺:我认为景涵同学的概括遗漏了一个关键词“团宠”——考古界“团宠”。说明她的报考引发了整个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在互联网时代,这对她未来的就业一定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师:陈珺很敏感,一下子注意到了新闻人物名字前面的定语。显然,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那么,题目要求我们完成什么任务呢?

甘雅妍:对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决定进行评价。

师:说得很好。换句话说,就是让大家发表对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的看法。下面,请大家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看法。注意,回答时要先表明态度,再说出理由。

黄锦瑶:我支持钟芳蓉的决定。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痴迷于某一领域,就为学好这个专业打下了基础,也为将来在这个领域出类拔萃平添了一份保证。

徐安妍:我一方面支持钟芳蓉的决定,但又不免为她的未来担心。考古专业固然是她的最爱,但她毕竟是一个留守女孩,家庭经济是她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不知道考古专业本科四年读完后能否马上就业,假如不能马上就业,还要读研,甚至读博,那么,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对一个懂事的女孩来说,与其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不如选择就业广、来钱快的经管专业来得实际、实惠。

师:那你的意思是?

徐安妍:人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我们既要诗和远方,也需要面包和牛奶。综合考量,从实际出发,我还是觉得钟芳蓉同学应该报考经管等其他见效相对快的专业。

师:也就是说,人应该在理想和现实的权衡中学会妥协?

林恺:是的,坚持理想很重要,但也要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嘛。

卓以恒:我认为不能太消极,不能一开始就妥协了。明明有从事考古的浓烈兴趣,为什么不在中国顶级的北大考古专业好好深造一番呢?没错,经管专业看似时髦,不少高分考生甚至高考状元对此也趋之若鹜,但如果它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们又何必去赶时髦追潮流呢?毕竟做自己兴趣不大的事不可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幸福啊!

陈明洁:我也支持钟芳蓉的选择。材料已明确告诉我们她已经是考古界的“团宠”,就说明她的选择已备受考古界的关注。众多考古大师的提携,对她将来从事考古专业的学习深造乃至就业都是极其有利的,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网友担心的就业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她心无旁骛,在專业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相反,那些貌似光鲜的专业,因为有太多的人挤破脑袋去读,反而可能落到僧多粥少的境地。

师:我补充一下。考古专业是小众专业,也是相对冷门的专业。

李玉洁:冷门不等于无门,更不等于无路可走。只要在这个领域出类拔萃,也一样可以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旖旎风光。

师:我再补充一点。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就业问题,早就出台实施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失业。

生:哦!

师:我们的思路可否进一步打开?大学设置这么多专业是为了什么?说明这些专业都是社会需要的专业,都需要培养专门人才。也就是说,我们进行的国家建设,不仅有经济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还有其他领域的。我们看问题不能仅仅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可否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格局再大一点?

郭双梅:听了老师的补充,我更加坚定地支持钟芳蓉的选择。其实,她已没有后顾之忧,只差收拾行李安心地去心仪的大学报到了。让我们祝福她一帆风顺,在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师:不少同学慷慨陈词,看得出同学们对问题的分析越来越到位,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自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越来越中肯。这其实就是一篇篇很好的作文。我再补充一点,我们置身于开放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多元的,人们的选择也是多元的,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一律,我们应尊重各种合理的选择。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篇隔壁班同学写的作文《心之所向,星之所在》,结合刚才的讨论,就这篇作文发表看法。

心之所向,“星”之所在

近期,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系引发众网友讨论。尽管网友们大多认为钟芳蓉应该选择更“好”的道路,但她怀抱初心,走上了自己喜欢的考古道路。对此,我认为,只有追随自己本心所指引的方向,才能摘得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明星。

坚持本心,就是要走自己的路。鲁迅曾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坚持本心,就是走出新路的契机。当所有人都在迷信教会,坚信上帝创世、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时,哥白尼和布鲁诺站了出来,提出了“日心说”。当他们面对专权教会的压迫时,面对愚昧世人的不解时,他们仍坚持己见。作为代价,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哥白尼和布鲁诺作为天文学的先驱,至今仍被世人牢记。而他们自己,即使面对生命的牺牲仍坚持本心,最终摘得属于自己的,乃至人类史上那一颗最闪耀的星。

反观当下,许多人却无法如钟芳蓉般坚持自己的本心,这是为何呢?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个人能力的不足。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分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部分是人最低级,也是最必要的需求。人活于世,最核心的需求便是吃饱穿暖。当一个人无法满足自身生理所需时,自然就不会去考虑理想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了。尽管当今社会的生产力已大幅提高,但生活的压力大大增加。衣食住行,样样花钱。一些人面对着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无法再抬头看向那颗属于自己的星,只好无视心灵,低头前行。

二是社会关系的影响。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是社会性的生物,随着成长,人必然会陷于他人的目光之中。而在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成功的目标变得单一化。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人们大多都会选择六便士;而当一个人追寻月亮时,便会迎来他人的负面评价。钟芳蓉面对网友的评论,能够坚持自己学习考古的本心,去追寻自己的星。但世上又有几个钟芳蓉呢?不是人人都能在世人的嘲讽中坚守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的。

面对如此的困难,我们应如何坚守自己的本心呢?首先,要抓紧时间完善自我。樊锦诗先生安慰钟芳蓉说:“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不错,年少时,父母替我们扛起了生活的重压。这正是我们提升自我,為理想铺路的时候。不要等到狂风到来时,才发现自己无法乘风而起,反被吹倒在地。其次,要平衡好世人的眼光对自己的影响。不用在意世人的看法,因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样的,他们又怎会知道你的快乐呢?但也要学会选择他人有益的建议,化为助力。追梦,是一项平衡的艺术。

最后,愿各位都能听从内心的召唤,即使理想遥不可及,也能追寻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美丽星辰。

黄锦瑶:我觉得这篇作文写得挺好。开篇简明扼要地概述材料,并亮明自己的观点。总体上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作,思路清晰。

韩雨洁:我也觉得这篇作文不错。最大的亮点在于主体部分做到了层层推进,而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只在同一层次上简单滑行,比如作者在第二段提出了分论点——“坚持本心,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强调了坚持本心的重要性,接着就联系现实,探究当下许多人无法坚持本心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这很可贵。按一般的写法,可能第三段、第四段就会继续第二段的思路——“坚持本心就是要敢于吃苦”“坚持本心就是一往无前”等等。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师:两个同学都对这篇作文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也深表赞同。就构思上说,这篇作文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李昕欣:我觉得这篇作文在“呼应他说”方面有待加强。网友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凌空高蹈,它是世俗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关心。文章对此应有充分的讨论,以打消钟芳蓉的顾虑。

赖彬:确实,正如刚刚李昕欣同学所指出的那样,这篇作文有必要就网友的观点专辟一段进行分析,予以回应。这样论述起来才更显得入情入理,让人信服。

师:同学们真棒!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目的不是自娱自乐,也不能只顾自说自话,而是心中要有读者,要有强烈的交流意识。很显然,这篇作文在这方面有待加强。

师:文章不厌百回改。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这篇作文进行修改,再完善。下课!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本心考古专业
跨年时 有所思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部分专业介绍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一人一心一山一茶
专业修脚店
考古学家
关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