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效能研究
2021-08-05娄洋张浩
娄洋 张浩
内容摘要:作为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效能研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效能理论和教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实践工作中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效能。本课题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效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对国家通用语教育效能领域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数据参考,致力于提升国家通用语教育效果。
关键词:预科 国家通用语 效能
目前,全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座谈会的既定目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延续落实自治区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位教育的预备和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此,本文以新疆最大的预科基地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当前的预科教育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效能。
一.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现状
本文依据孙河川教授《关于我国教育效能的研究》将教育效能划分为四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层面、课堂层面、学生层面,探究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少数民族预科在生国家通用语教育方面的现状。
宏观层面:2015年,教育部对预科教育做出重大调整,将部分内地协作院校的预科生的培养工作放在新疆,新疆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勇担重任,从2015年秋季开始至今,接收的学生由原来的69所增加至77所(包括985/211院校21所,部属院校、省属院校等),其中民语言协作计划院校45所, 民考汉协作计划院校43所,双语类协作计划学校11所。
学院层面:我们把教师层面及教材层面都纳入学校层面的范畴进行探讨。进一步剖析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课本选择,以及教师能力的考评以及教师培训,等等。
预科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208人,其中专职教师171人,辅导员23人,行政岗教师1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9人。师资总体来说青年教师居多,流动性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建院伊始对青年教师的管理采用导师传帮带及年底考核末端淘汰制,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院自成以来每年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教案大赛,三笔字大赛等活动,今年6月预科教育学院第6届教师技能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并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每学期甄选优秀教师进行课程示范,以及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学术讲座,进行文化性综合实践课程培训等。
学院以预科部(本校、内地一年、内地两年预科部)、教研组为单位(大学语文、英语、数学,公共教研组),3个服务中心(行政事务管理中心、学生事务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形成了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课本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和体现,自预科成立以来,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专业课程在课本使用上经历了汉语精读-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转变。为满足学生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下同)及普通话过级需要,开设MHK辅导课,选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MHK(三级)考前强化》和通话水平测试教研中心所编《普通话训练与测试专用教材》为教材。
课堂层面:内地两年制预科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预科在课堂层面进行了一次大变革,结束了自成立以来以汉语为依据的分班、分层教学模式,重新以目标院校为分班依据进行预科阶段的学习。针对理科班和文科班课程开设各有侧重,但均开设汉语文、英语两门主要专业课程。思政、中华文化、计算机课程作为公共课开设。数学、物理、化学针对理科班和部分医学类专业开设。
学生层面:由于新疆地理因素的制约,人才和教育资源的相对滞后,特别是南疆地区,即使到现在很多乡镇仍然无法保证国家通用语教育的质量。但为了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在高校统一招生时。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降分招录,这使得预科学生整体文化知识水平相对低于其他统一录取学生。以2019级内地两年制1462名预科生高考成绩为例语文(国家通用语)平均分为70.4,数学平均分为50.4。通过进入预科学习后同年11月份进行的MHK成绩来看,学生国家通用语水平差异大,部分学生国家通用语水平低,国家通用语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掌握情况。
二.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成效
按照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高考的身份(民考民、民考汉和双语班)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分为一年制预科和两年制预科,其中民考民学生预科两年,民考汉学生和双语班学生预科一年。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掌握为预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已分别向内地协作院校和本校输送合格预科生7000余人。本文以学习时间最长,学生数量涉及最多的民考民学生两年制学生为主要数据参考。
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下同)是预科生是否能够顺利结业的重要指标,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委员会颁发的一项成绩认证,MHK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考量学生的语言水平,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自2015级到2019级,协作计划预科学生和本校预科生的MHK成绩获证率逐年提升,未過级率逐年递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为了能更直观的呈现预科阶段国家通用语言的提高程度,下表统计了2017级(已结业)内地两年制预科生在预科学习阶段的4次MHK成绩。
根据图表数据显示,通过一到两年的预科学习,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水平得以迅速提升,为进入目标院校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三.提升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效能努力方向
3.1加强学校综合能力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效能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建设到学生个人,各个维度,各个层面持续关注,坚定发展方向,为提高预科生学业成绩,切实打好国家通用语教育,提升语言教育效果不断深化研究内涵。
指导思想:新疆师范大学作为疆内重点师范类学府,要找准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明确预科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成立的5年里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新修定了培养方案,还要在硬件上下功夫,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具体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启动“三强班级”“三好宿舍”建设达标与评优活动实施方案,随着方案的实行将立足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良好班级及宿舍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目标院校为基准的分班模式代替了传统的以国家通用语水平为基准的分班教学模式,在同一个教学班级以同等的核定标准应对结业时的专业选择问题,以竞争激励学生学习。
3.2提升课堂效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这一要求,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以期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进行提高。
具体来说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雨课堂、学习通、蓝墨云班等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提前发布学习任务,进行学习驱动,提高预习效果,为学生自主思考提供有力保障。课后及时检测,提交讨论、视频等作业,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每名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打下基础。既能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课堂实效,还可以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思考提供有力条件。
3.3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能
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教育对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的压力和挑战,还有对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来推动教学的动力。尤其对于刚刚从语言转变到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这需要教师能够认识到自身在语文专业及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能够进行专业素养的汲取,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核心素养,政治理论常识,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让思政进课堂,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教育教学的今天,我们还要重视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从而提高国家通用语的教育效能。
3.4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入手,引导预科生建立自信的学习观,尤其需要鼓励语言基础薄弱的同学。适时通过目标院校的师生座谈会,进一步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投入。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只有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孙河川.我国教育效能研究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5).
[2]孙明霞.新形势下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现状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4).
[3]梁宇頌.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4]熊丹丹.对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J].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0(2).
基金项目:2018年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课题,项目编号:ykjykt201802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