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红土地上书写初心

2021-08-05彭镇荣

老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央党校教研室党校

彭镇荣

他,少有志向,不甘平凡,抓住机遇,勤奋耕耘,终有所成。

他,淡泊名利,潜心教研,甘当人梯,谦虚低调,广受好评。

他就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原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吴云俊。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笔者数次前往吴云俊家中,听他讲述他与党建研究工作结下的不解之缘。

好学向上不甘平庸

1936年9月,吴云俊出生在鄱阳县石山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先在私塾受教三年,后转到田贩街小学求学至毕业,1948年考入浮梁师范简师部。求学期间,他积极向上,主动接近入驻学校的解放军军代表,经军代表介绍,他于1950年5月加入共青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1952年师范毕业时,吴云俊被组织上分配到鄱阳县城的徽州小学(今建设小学)当教员。

当时,进入县城小学当教员是许多老百姓心目中工作的上上之选。然而,年轻气盛的吴云俊志不在此。看到当时国家各项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他的心中激荡着建功立业的激情。在师范读书期间,他就曾报名参军,却被劝止,他想即使不能扛起钢枪到边关保家卫国,也要做一名铁道兵,为国家修建铁路也是一件荣耀的事。然而,由于吴云俊读的是简师,这些对于他来说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吴云俊那颗滚烫的心,处于莫名的煎熬当中。

怎么办?下面的路要怎么走?

经过思量,最终,年轻的吴云俊下定决心向更高的学府迈进。他认为这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方式。于是,吴云俊教学之余发奋学习,常常是半天教书,半天学习,即使受到嘲笑,遇到反对,也不间断。如今回忆起那段苦读时光,吴云俊还是感慨不已。

1956年,国家需要扩大飞行员队伍,80多人参加体检,却只有4个名额,机会难得,县委组织部推荐吴云俊去应征。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他的人生轨迹可能就此转弯。然而,这次机会在他参加体检后便再无下文。

正当他暗自伤心之际,命运女神笑着给他伸过来另一根橄榄枝:大学扩招,允许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吴云俊得到消息后心花怒放。这次,吴云俊没有让机会溜走:一番努力后,他顺利进入江西师范学院(现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习。

想到自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中教育,自认文化底子薄的吴云俊倍加勤奋苦读,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思想上,他要求进步,大二就被选为班上团支部书记,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肯定:1960年7月,他毕业前夕成为预备党员,也因为表现优异,被组织安排到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工作,党组织关系在1961年按期顺利转正。在省委党校,吴云俊这颗躁动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敢于挑战专注党建

刚到省委党校的吴云俊,报到第二天就被学校安排下乡支农,他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出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之余,吴云俊不忘学习,结合工作总结思考,向校报投稿,多篇文章得到刊发。由于表现优秀,吴云俊被组织正式分配到党史教研室从事党史研究和教学。党的历史丰富多彩,让吴云俊沉浸其中。他从最基础的资料员做起,向党史研究前辈虚心学习,跟随时任教研室主任戴向青到井冈山、赣南、闽西、湘赣边界等原中央苏区开展实地调查和学习,为从事党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党史研究的热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开启了吴云俊人生的新篇章。1979年,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理论宣传干部班,经组织推荐并经参加入学考试,吴云俊成为幸运儿,于当年3月进入该班的中共党史专业学习一年半。正当他在党史专业做得顺风顺水时,1983年,党中央根据需要,决定加强党的建设的研究和教学,从中央党校到省、市各级党校纷纷准备成立党的建设教研部。于是,组织上准备调他担任新成立的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承担起开疆拓土的重任。在组织征求本人意见时,吴云俊二话不说,决定听从组织安排直面挑战,去中央党校“回炉”,从1984年3月至1984年7月,他在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建专业师资班学习。

其时,有人劝吴云俊多考虑一下,毕竟,他已人到中年,在党史研究领域正值风生水起之时,调转学术方向,其间的风险不可不察。然而,吴云俊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便毅然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两度北上学习,中央党校教师们的渊博学识、精进精神,和蔼可亲的态度,春风化雨般的教学,让吴云俊赞叹不已。这让他立志成为像中央党校教师那样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也进一步夯实了他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1985年,吴云俊担任党建教研室主任;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4月,晋升为党建专业教授,同时兼任江西省党建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省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这一连串成绩的背后,是他迎难而上的辛勤付出:在吴云俊转向党建教学之初,党的建设相关教材奇缺,于是他和同事决定自编一本《党的建设简明读本》。由于多种原因,吴云俊顶住压力,成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即使在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建专业师资班学习期间,繁重的学习之余,他也不忘该书的撰写。他带上书稿,有空就向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虚心求教,对书稿进行修改和完善。该书最后由他定稿。很快,《党的建设简明读本》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看中,修改完善后于1986年出版。因为体例得当、内容通俗易懂,这本书刚上市就受到广大党员读者特别是县级党校教师的欢迎,1988年再版,并被列为全国县级党校、干校党建课程教材,1988年还被推荐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展。可以说,这本书奠定了吴云俊在全省乃至全国党建研究者中的影响和地位。

198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决定邀请北京、河北等九省(市)委党校党建专家合作编写《新时期党的建设教程》一书,吴云俊受邀,担任该书第三章“加强党的领导”的撰稿人,这是对他党建研究水平和成果的莫大肯定。该书1988年出版以后,曾获当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二等奖和首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一等奖,后来修订5版,各版均多次重印,被全国很多党校、干校、学习班和部门、单位采用作为党建教材,并得到很多领导同志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吴云俊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他怀着对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赤诚之心,直到退休前也没有停止在理论上的辛勤耕耘。退休前,他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有10本,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6本,先后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发扬三湾改编精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等多篇论文获奖。在教学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从未发生过上课迟到、早退和缺课现象,得到了学员的积极评价,任主任的教研室的教學质量始终稳居全校前列。

吴云俊本应1996年退休,但因能力突出,被组织要求担任重大党建课题负责人,遂被学校延聘5年,直到2001年才正式退休。即使在延聘期间,吴云俊在承担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及研究生班的教学、论文指导等任务之余,仍然不忘紧跟时代,从事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从严治党,严肃执纪》和《面向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两篇文章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

淡泊名利不忘初心

作为江西省成长起来的最早一批知名党建专家,吴云俊本有机会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为了搞好教学科研工作,他甘愿放弃,也没有利用自己的便利为子女谋取利益。他总是提醒自己:“我是党校的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一定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担任党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期间,他慧眼识才,奖掖后辈,对年轻同志的成长关爱有加,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逐步成长为党建战线的领导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退休以后,因为身体原因,吴云俊没有再从事党史党建理论的思考与写作,即使如此,他也时刻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党的建设的发展,他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刻不停从严治党”“管党治党要抓住党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思想赞叹不已。

回望几十年党校生涯,吴云俊感触最深的就是党校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党校姓党,党校教师也姓党”,从事党史党建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研究透、宣传好、传播好,唯其如此才能无愧于党校教师这一身份。

结束采访时,吴云俊以一首小诗赠别笔者:

党校工作四十年,书山墨海苦攀登。

日夜辛勤忙教研,呕心沥血育英才。

喜看校友成栋梁,为国为民作贡献。

老夫平生无功业,不悔淡泊到白头。

猜你喜欢

中央党校教研室党校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走进大山里》
走进中央党校
党校人的忠诚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趣闻
走近党外干部“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