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TCD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1-08-05褚会娟

婚育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早期诊断应用效果

褚会娟

【摘要】目的:探究TCD技术应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录的7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利用TCD技术进行早期诊断,以头颅CT检查结果作为样本分组依据,总结患者脑梗死面积情况。结果:78例患者进行有效诊断,70例患者的梗死病灶出现异常,其中大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异常人数分别为38例、32例,与大脑动脉健康一侧相比,大脑前、中动脉患侧平均流速、收缩峰值流速更慢,而大脑后动脉与其相反,组间数据差异经P值判定显示为P<0.05。结论:早期诊断TCD技术应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可以清晰掌握病灶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TCD技术;应用效果

TCD中文名称为经颅多普勒超声,该技术属于临床进行血管疾病检查的一种常用无创诊断方法,工作原理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查颅内脑底各个动脉处的血流生理参数以及动力学,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属于重要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临床为了验证TCD技术的应用价值,选择我院近1年收录的7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TCD技术应用其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均为在我院近1年诊治的7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入选的所有患者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重症器质性病变、资料数据不完整、中途脱落实验、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资料。经头颅CT诊断,依据梗死面积可以将患者分为大脑前动脉大面积梗死组9例、大脑前动脉小面积梗死组4例、大脑中动脉大面积梗死组23例、大脑中动脉小面积梗死组24例、大脑后动脉大面积梗死组12例、大脑后动脉小面积梗死组6例。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78例患者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1.2 方法

78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对患者进行TCD早期诊断,仪器型号为TCD-2000E,提供厂家为北京悦琦创通科技有限公司,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之后对探头频率进行调节,具体数值维持在2mHz,通过双侧颞窗观察患者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对血流方向与速度、血管弹性、超声图像等予以记录,判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存在的异常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梗死病灶异常情况,见表2。

2.2 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对比,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动脉硬化是诱发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患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因素的影响下,动脉管壁会出现不规则增厚情况,从而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若疾病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甚至会诱发管腔狭窄,导致患者脑部的整个血液流速降低,影响脑部的远端血供情况,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血小板会聚集在一起,最终诱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采用TCD诊断技术可以在颅内大动脉血流动力学处进行无创性检查,以此来评估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风险,在声像图中反映出脑动脉血管弹性、血管狭窄状况以及血管顺应性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大面积梗死血管的异常率稍高于小面積梗死患者,说明梗死面积与异常率成正相关,且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在健侧、患侧具有较大差异,前两者患侧在这两项指标中的数值更高,后者的收缩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的数值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时,配合应用TCD技术,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精准评估,以此为依据科学选择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水平,因此TCD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早期诊断应用效果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