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AS评分的规范化疼痛管理对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轴性疼痛的影响

2021-08-05陈莹谈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轴性后路椎管

陈莹 谈晶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430000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是临床治疗颈椎疾病的常用方法,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发现,部分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术后伴有以颈项部、肩背部疼痛为特征的轴性疼痛,其发病率为5.2%~80%,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手术疗效产生了极大影响〔1〕。关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轴性疼痛机制临床尚无确切解释,且对其影响因素缺乏统一认识,多认为其与韧带复合体损伤、背根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2〕。VAS评分即视觉模拟评分法,是临床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基于数字0~10描述疼痛程度,数字越大,则疼痛越剧烈〔3〕。本研究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应用基于VAS评分的规范化疼痛管理,旨在探讨其对术后轴性疼痛及生理应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②术前半年内未行颈椎部手术,③术前无心、肾等脏器功能异常,④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颈椎手术史,②与后路手术治疗适应证不符,③术后行其他颈椎手术治疗,④伴有认知、沟通障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62岁,平均(52.3±5.2)岁;疾病分类: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1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2例,其他疾病14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1~63岁,平均(52.4±5.3)岁;疾病分类: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1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3例,其他疾病11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心理疏导、常规疼痛管理、引导检查。观察组采用基于VAS评分的规范化疼痛管理。

1.2.1规范化疼痛管理培训

1.2.1.1疼痛评估模拟培训 科室护士长引导开展疼痛评估模拟培训,创建模拟情景主题,即“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轴性疼痛评估”,护理人员根据规范化疼痛管理要求实施评估,包括选取评估工具(选VAS评分法)、确定评估时间(包括术前、术后)、明确评估流程、选择镇痛措施,护理人员在模拟演示过程中,就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强调操作注意问题,培训人员对各护士模拟演示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导纠正,以规范疼痛评估,共2课时〔4-6〕。

1.2.1.2疼痛记录案例分析 从科室2017年度“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疼痛记录”中选取1份规范疼痛记录、2~4份问题性疼痛记录,培训前2 d,发放“问题性疼痛记录”复印件,3人1组,指导护理人员阅读并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包括记录完成度、记录规范性、记录全面性,并提出修改意见;培训当天,各小组选派1名代表汇报本组发现的疼痛记录问题及修改意见,培训人员听取各组汇报成果,并对“问题性疼痛记录”进行全面分析,强调疼痛记录重难点,展示规范疼痛记录,引导护理人员学习,共2课时〔7〕。

1.2.2创建规范化疼痛管理流程 选本科工作年限超过5年,主管护师级别以上护士为组员,由本科护士长主导构建规范化疼痛管理小组,组员以本科基础护理程序为基础,通过文献查阅法、临床经验法明确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轴性疼痛管理步骤,据此制定规范化疼痛管理流程,得到规范化疼痛管理4步流程,即“教育-评估-干预-评价”,并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8-9〕。

1.2.3开展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

1.2.3.1视频案例疼痛教育 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即面向患者开展视频案例疼痛教育。通过网络搜集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 疼痛管理”相关的案例视频,时长为8~10 min,视频内容包括轴性疼痛机制、轴性疼痛影响因素、临床镇痛药物种类、镇痛药物使用反应、镇痛新观念、轴性疼痛与生理应激等,引导患者及家属观看视频,并配合介绍临床镇痛护理项目,说明护理配合要求,以强化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配合意识,确保镇痛管理效果,共20~30 min〔10-11〕。

1.2.3.2术前术后疼痛评估 ①术前疼痛评估。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即借助VA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并规范记录评估结果,如术前VAS评分≥4分,则实施超前镇痛,即术前30 min静脉推注“40 mg帕瑞昔布钠+20 ml生理盐水”,并明确疼痛对患者睡眠、情绪及饮食的影响,如疼痛严重,则需提高痛阈,并发放疼痛知识宣教手册,督促家属引导阅读〔12〕。②术后疼痛评估。麻醉失效后,借助VAS评分标准实施评估,如VAS≤3分,则实施非药物镇痛,包括呼吸放松减痛、移情转睛止痛,每8 h评估1次;如VAS≥4分,则实施药物镇痛,VAS为4~6分,则每4 h评估1次,VAS≥7分,则每小时评估1次〔13〕。

1.2.3.3多维度针对性镇痛 ①药物镇痛:针对VAS评分≥4分的患者实施药物镇痛,对应方式包括口服给药法、静脉注推法。口服给药法:术后6 h,指导患者口服氨酚羟考酮片,每次1粒,每6~8 h服用1次,并观察服药反应;静脉注推法:选取40 mg 帕瑞昔布钠,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实施静脉注推,并于注推1 h后实施复评〔14-16〕。②呼吸放松减痛:针对VAS评分≤3分患者实施呼吸放松减痛,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播放轻快舒缓的背景音,指导其放松身体练习胸腹式呼吸,每组1次腹式呼吸、2次胸式呼吸,连续20组后,闭目冥想,约4~6 min;而后,指导开展踝泵运动,包括踝关节屈伸、环绕,每次6~8 min,可充分放松肢体,缓解术后疼痛不适,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每天2次〔17〕。③移情转睛止痛。根据患者兴趣爱好确定移情转睛项目,如收看戏曲节目、观看视频、互动交流等,指导患者开展相关活动,以减弱其对疼痛刺激的关注,给予其情感支持,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有助于强化其康复信念。同时,对患者太阳穴、合谷穴、头面部实施按摩干预,每天3次,每次6~8 min,能有效舒缓神经紧张,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18〕。

1.2.3.4镇痛效果评价改进 镇痛干预6 h后,密切监测患者反应,询问其自感并借助VAS复评,如评分≥5分,则上报医师追加镇痛药物,密切跟踪疗效,了解镇痛期患者睡眠、情绪波动情况,并如实、规范记录,结合反馈信息调整镇痛措施及方案〔19〕。

1.3 评价指标

①轴性疼痛。干预1 w后,护理人员借助VAS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轴性疼痛,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痛感,4~6分表示中度痛感,7~10分表示重度痛感,统计各疼痛程度的患者例数〔20〕。②生理应激。生理应激评价指标包括心率(次/min)、舒张压(mmHg),护理人员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7天测定患者心率及舒张压,并实施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轴性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重度疼痛患者占比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轴性疼痛情况比较(n)

2.2 两组生理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变化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理应激反应情况

3 讨论

轴性疼痛是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多伴有颈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研究数据显示,超过42%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伴有轴性疼痛,且应用微型钢板固定能减少轴性疼痛发生,但其发生率仍超过20%〔21〕。为此,还需加强术后疼痛管理,规范镇痛护理操作,完善镇痛管理流程,以强化镇痛效果。

本研究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中应用基于VAS评分的规范化镇痛管理,面向科室护理人员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培训,创建了规范化镇痛管理流程,并实施规范化镇痛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重度疼痛患者占比显著小于对照组。本研究创建了规范化镇痛管理流程,明确了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镇痛护理步骤,说明了各环节工作标准,为镇痛护理提供了参照依据及评价标准,能强化镇痛护理效果,可减少重度疼痛发生;术前借助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对VAS≥4分者实施超前镇痛,实现了对轴性疼痛的提前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22〕;护理人员术后借助VAS评估患者轴性疼痛程度并据此确定镇痛干预措施,包括药物镇痛、呼吸放松减痛、移情转睛止痛,能增强镇痛护理针对性,保证其有效性,可有效缓解术后轴性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变化显著小于对照组,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培训,包括疼痛评估模拟培训、疼痛记录案例分析,通过情景模拟演示、临床案例分析方法后明确了疼痛护理规范化操作,强化了其对术后疼痛与生理应激关联性的认知,可改善镇痛效果,减少生理应激;同时面向患者开展案例视频疼痛教育,向其介绍了轴性疼痛机制、疼痛评估方法、镇痛护理措施、轴性疼痛与生理应激关联性等,能强化其对轴性疼痛的认知,提升其护理配合度,增强其治疗信心,有助于减少生理应激。

综上所述,基于VAS评分的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轴性疼痛,可有效控制生理应激。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轴性后路椎管
抗阻训练改善颈椎后路术后病人轴性症状的效果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颈椎病术后并发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原因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导航系统对伴骨质疏松的椎体轴性旋转脊柱疾病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