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岗会师的拥军情
2021-08-05祖国程东建彭世繁
《祖国》/程东建 彭世繁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河南日报(农村版)等新闻媒体刊发了《杜岗会师》的通讯,回忆了那炮火纷飞的年代人民子弟兵不怕流血牺牲、消灭战胜日寇的大无畏精神,歌颂了人民群众热爱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特别是河南省西华县杜岗村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宣传“杜岗会师”的“幕后英雄”。为此,记者再一次深入杜岗村,采访80岁以上老人,请他们讲述人民群众支持子弟兵的真人真事。
杜岗会师意义重大
杜岗村党支部负责人对记者采访非常欢迎。记者入村,党支部书记蔡永刚把80岁左右老人集中在村委办公室,便于记者采访。老党员李新义向记者介绍杜岗会师情况时说,(多年前,我听父辈说)1938年10月11日,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和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肖望东率领的游击“先遣大队”在杜岗会师。三支部队进行了整编,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部队人员有1200多人,步枪557支,马枪90支,短枪73支,手榴弹639 枚,手提冲锋枪9 支,轻机枪12挺,骡马32匹。
中国老促会副会长曾广超一行参观杜岗会师纪念碑
张震为杜岗会师题词
部队在此休整的半个多月里,人民群众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了部队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尽管当时西华属于黄河水泛滥的重灾区,人民生活极其困难,但在此情况下,西华的党组织和西华人民想尽办法,很好地解决了1200 多人的吃住问题,而且在他们离别东征之时,又赠送粮食3 万多斤、鞋袜200 多双、现金(钢洋)2 万多元。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这支部队点燃了豫皖苏边区的抗日烽火,并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中敌后抗日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第四师。
杜岗拥军群英谱
记者问起杜岗会师后部队吃住安排情况时,杜岗村老人们争先恐后地介绍。原村党支部书记、80 岁老人李文庆早年听父辈说,杜岗村处于“三岗”根据地,党组织健全,群众基础好、觉悟高。部队到村时,家家户户要求部队到家中居住。部队和当地党组织为便于工作,采取集中驻扎。村里蔡明武和李连成是大地主,每家有土地500 亩以上,有深宅大院,有钱有粮,党组织就把彭雪枫的司令部安排在李连成家,把张震的部队安排在蔡明武家。这两家地主积极主动,把佣人遣返回家,腾出房子让部队住,并负责部队一日三餐。村内50 多家地主,也积极主动为部队送粮食,少则几十斤,多则几百斤。当时,贫下中农少吃缺穿,出于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也纷纷为部队凑粮,有的三、五斤,也给部队送去了。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部队修整期间千余人、10 多天的吃饭问题。
李文庆还介绍了1984 年至1990 年他以村党支部名义,代表杜岗村村民5 次进北京找张震,要求在杜岗修建杜岗会师纪念碑、纪念馆的情况。经张震与相关部门协商批准,同意在杜岗修建纪念碑、纪念馆,并拨出了专项资金。杜岗村及时调整土地15 亩,无偿用于修建纪念碑、纪念馆。
记者问起当年为部队捐献军饷2 万多块大洋时,老人们个个面露难色。76 岁的老人李芳举说,听父辈们讲,杜岗村能解决部队吃饭问题,已经尽心尽力了,再为部队捐钱,实在无能为力。听说为部队捐钱,是当时的国民党西华县县长楚博在县城组织开展的,你们可以到县城调查了解情况。
为筹军饷,弟拔刀刺中哥哥
1990年,杜岗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庆(右一)到北京向张震(中)汇报建设杜岗纪念碑后合影。
为调查了解当年西华县城群众为杜岗会师部队捐款的人和事,记者在县城进行了几天的采访,走访询问了10 多位80 岁以上老人。经过认真调查,真实准确地掌握了当地一批为部队捐钱的典型人、典型事。
县城北关86 岁的老居民肖保金,讲述了为筹军饷,弟拔刀刺中哥哥的故事。肖保金对记者说,听父母讲,30年代,我家邻居的安家家族30多人,有土地百亩以上,深宅大院3 处,楼房两所,其他房屋60 余间,有酒馆、饭店、油坊、卷烟房、浴池、煤行、牙行(牲畜市场)等10多种生意行业。当时安家三兄弟都30 多岁,正值年富力强,老大安翠府,老二安云中,老三安云喜。安翠府时任县城联保主任,德高望重;安云中热情爱国,曾与王其梅、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候香山等人,义结金兰,多次冒着危险为他们提供情报、安排会场和饭菜等,3次卖掉生意,为我党和军队买枪,还多次到东夏袁老八、西夏朱家等大财主家,动员为我党和军队捐献粮款;安云喜勤劳持家。
肖保金说,为杜岗会师部队筹集军饷的任务,县长楚博具体交给了县联保主任安翠府办理。安翠府对二弟安云中讲,县城全面捐钱,由他组织、发动、亲力、亲为;家中、家族的捐款由安云中负责,要积极主动,带好头,全家力争捐钱2000块大洋。安云中与家人协商,拿出了家中积蓄,并与家中开办的10多个生意负责人商定,生意在打紧开支、保证运营情况下,尽可能多挤出钱捐献部队,很快筹集了2000块大洋。但是,安云中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三弟安云喜坚决不同意捐钱,他要求分家,他的留下,其他人的钱财任意捐。最初没有达成协议时,安云喜拔出匕首,在二哥安云中的屁股上通了一刀。无奈,安家三兄弟分了家,安翠府、安云中兄弟拿出了钱财,又卖了酒馆、木料行,才凑够了2000 块大洋,捐献给了杜岗会师部队。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县城的老年人异口同声地说,在楚博县长周密部署下,在安翠府、安云中兄弟的带动下,县城一次性为杜岗会师部队捐献2 万多块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