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08-05刘涛

祖国 2021年8期
关键词:张九龄弘扬中华民族

文/刘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 年5 月4 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主要包括:(一)天人合一。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是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和人的对立,而主张天和人的协调。(二)以人为本。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肯定人是宇宙的中心。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不重视彼岸世界,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的有序和谐与人生理想的实现。(三)崇德尚义。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历来高度推崇那些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士。

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都是认为道德信念的信守和道德理想的坚持可以不受物质条件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比生命还重要。除了这些核心理念,几千年来,中国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即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1960年出生于广东韶关始兴的张祥伦是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的民间弟子,年轻时在父辈的传授下研习《易经》、古建筑等学问。40余年来,张祥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访隐士名人,体验风土人情,以寻求国学文化真谛。张祥伦现为全球华人联合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行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古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张九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九龄故居始兴宗亲会副会长、张九龄(韶关)研究会始兴分会总顾问、张九龄后裔始兴宗亲会总顾问、广州元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特邀顾问、上海雷盎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战略顾问。

多年来,张祥伦先后应邀出席在北京等地举办的多个高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演讲,在多个权威网站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并在评选中获得多次奖励。张祥伦博学善思,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以书为伴,在学习大量传统文化书籍经典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坚持去伪存真,通过实践检验真知,同时虚心向前辈名家求教,取长补短,从而使自己在传统文化理论研究方面不断进步和得到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而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深层动力和总体精神。《周易》中的两句话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主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永远前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坚韧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兼容并包”“以和为贵”,崇尚和谐统一的宽厚胸怀。

张祥伦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传统文化研究道路上步履坚定,踏实从容。未来,他将继续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在传承和践行传统文化的征程中笃定前行。张祥伦说:“不管有多么艰难,毕生将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一生研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会停息,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为构建和诣社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张九龄弘扬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张九龄借棋劝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张九龄与禅宗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