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经济成因及发展分析
2021-08-04李岳
李岳
一、 引言
目前,单身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且正在持续增长。据有关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单身人口保持着每年约1000—2000万人的增长规模,相当于每年新增的单身人数可达一个超级城市规模,2019年中国的单身人口数量高达2.6亿,这意味着,每天和你擦肩而过的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单身。
在90后、00后的外卖订单中,单人用餐的比例分别是 65.4% 和 73.7%,呈现出越年轻越爱一人食的特点。而这些“孤独”的年轻人也撑起了一个千亿级规模的外卖市场——2019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4.6万亿元,其中外卖产业规模为6535.7亿元。
随着单身人群的不断壮大,“一人食”饮食文化悄然兴起,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也引领了新形态消费方式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和这群年轻人一起发展的,不仅有餐饮、电商、外卖,还有因他们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单身经济。
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外需和内需的推动下,市场步入精细化运营期,针对不同人群的细分市场应运而生,一人食经济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从以生存式消费为主转为以发展型消费为主。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开始追求消费的品质、体验、便捷和个性化,一人食经济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二、 一人食文化发展促生了一人食经济市场
新冠疫情期间,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的呼吁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实在宋代以前,中国的饮食文化应该是分餐制。
(一)分餐制是中国最古老的用餐方式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主要靠群体狩猎、采集野果为生,他们共同劳动、消费,把得来的食物平均分成每人一份再吃,这其实就是分餐制的最原始模式。
在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食物,家庭和私有制开始形成,但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发生争斗,食物仍然采取分而食之的形式。
后来随着等级制度的出现和不断森严,食物的分配及用餐方式也逐渐出现在封建等级观念中,在用餐过程中分配食物内容、数量以及用餐时的座位、餐具因身份不同而各异。最典型的比如帝王宴请百官,一般都是根据身份地位不同分案而食。
《周礼》中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天子豆百有二十,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二,子男豆二十四,上大夫豆二十,下大夫豆十六”。这些鼎、豆在当时的礼制下是食者政治地位、尊贵等级的体现,但也反应了当时的饮食文化是按身份等级分给每人不等的食物而自食。
现在出土的汉墓壁画《宴饮观舞图》中可以看见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在出土的实物中也有一张张低矮的小食案,足以证明分餐制在我国历史上确实存在。
(二)和餐制背后的弊端
和餐制源自桌椅的出现,汉朝时胡床流入中原并逐渐演变为椅子,隋唐时期随着桌子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椅子围桌就餐。但因为桌椅、餐具、食物等资源短缺,大部分老百姓开始采用和餐制。
但聚餐、合餐制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弊端。2003年,非典的突然来袭,使人们开始反思餐饮方式该如何改进,“分餐制”再次走近百姓生活。2011年,可通过唾液传播的人类疱疹病毒让“分餐制”再度升温,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追溯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时间轴,2020年1月18日武汉百步亭“万家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万家宴”活动结束仅仅两天,武汉新增136例确诊病例,累计确诊人数猛地跳到近200例。当晚,钟南山首次在镜头前严肃表示肯定存在人传人。
合餐制时大家可以在一起分享菜肴、现场气氛热烈,特别适合庆典场合,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传染疾病、造成食物浪费等。
(三)一人食文化的形成
“一人食”这个词第一次由曾从事媒体行业的蔡雅妮在2012年创建的视频频道时提出的,这个词如今已是网络流行语。“一人食”合伙人Eddie Cheng说,很多人背井离乡独自到大城市读书或者打拼,“一人食”的概念是给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一个人生活也要好好对待自己,提升自己的身心状态。当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时,食品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比如购买简单、食用便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8.1%单身人士表示一个人吃饭为常见的情况,其中32.9%人群表示工作日以外的时间也以一人吃饭为主。在一人食的情况下,选择外卖的单身群体占比45.7%,其次是吃方便食品占比42.7%。21.6%单身女性的月均饮食消费控制在1000—2000元内,占总比最高;而男性单身群体的月均饮食消费在2000—3000元和3000—4000元区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单身女性,各占17.4%和5.2%。
三、 一人食经济成因分析
(一)单身族是“一人食”经济消费的主力军
随着互聯网虚拟社会的普及和年轻人的个性化追求攀升,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个人从出生后对父母的依赖到独自生活、再到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组建家庭、最后到晚年养老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多数人都会有过一个人生活的经历。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达、福利保障制度越完善,单身人口占比越高。进入21世纪后,全球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单身时代”,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超过适婚年龄但仍然独身的人越来越多。北欧瑞典被称为“独身主义者天堂”。据BBC报道,2019年瑞典有超过一半的居民独居,其中20%属于18—25岁的年轻人。
据民政部统计表明,截至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数量已经达到了2.4亿人,其中一人独居状态的成年人有7700万人,根据专家的估算与推测,这一人数在2021年会上升到9200万人。这说明我国的单身人群在不断地壮大,单身人口在不断地增多,而这样的变化也投射到了社会经济的反应。
单身群体的增加也促使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独居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家庭正呈现单身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一人户”占比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13.1%提升到了2020年的20.2%,增加了7.1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
独自在城市打拼、一个人居住、一个人吃饭的单身人群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挑战传统价值观,他们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被其他人左右,而且当下社会也慢慢对这类人有了更深地理解,单身不再是否定一切努力的标准。
目前,身居大城市的单身人群占80%,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经济独立、思想丰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很高,从而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这个单身人群正在影响经济的变革。
单身生活催生出多种新兴需求,其中就包括众多单身者亟待解决的一人食问题。从在网络平台订餐数量可以看出,独居青年的确成为了一人食的主力军,随着独居人士人口比例增大,也给一人食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某网络购物平台双十一单品销量十年增长数据显示,“一人量”消费市场正在悄然走红。其中,迷你微波炉和迷你洗衣机的购买率增长最快,2017年至2018年期间分别增长了980%和630%,一人火锅同比增长200%,迷你洗衣机的销量增速比普通洗衣机高出15%,同时线下的小包装产品也越来越普遍,500克装的大米、200毫升的红酒、60克的杯装方便面占据了较多的货柜空间。
(二)步入职场的年轻群体,大部分还处于单身拼搏阶段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51.5%一人食消费者年龄在19—30岁,其中19—25岁消费者占22.3%,而26—30岁消费者占29.2%,31—40岁的消费者占30.3%。
58同城《2019职场单身人才调研报告》显示,职场单身人士整体比较奋进,愿意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93.5%表示可以接受加班,男性“工作狂”的比例要高于女性。他们注重个人生活品质,所以在个人消费上大都舍得投资。
另外,刚步入职场的青年人一般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单身状态。而这部分人的饮食消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倾向于简单、便捷、营养搭配合理的一人食餐厅。
这一阶层的人大多数有着共同的特性,即“学历高、收入高、工作忙、注重生活品质、对未来有追求、愿意提升自我”,所以他们愿意花钱投资自己的生活或者提升自我。
在单身群体中,适婚高学历人口中女性占比已超过男性,并且这一趋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为明显。作为消费的主力军,高学历单身女性收入高,同时她们来自家庭、社会的负担相对较少,更没有来自婚姻的经济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因此,高收入、低成本的消费结构,加上超前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成为单身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
(三)单人背包客旅行行业兴起促生了另类的单身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饱穿暖后开始想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享受,旅行就是其中的一项。
过去的旅行社考虑更多的是针对家庭或老年人的出游设计,但是现在随着单身年轻人可支配的时间增多后,他们便开始更多地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希望可以在闲暇时间离开城市亲近大自然。旅行社们看准了其中隐藏的商机,开始大力宣傳和推出单人背包客的出游套餐、单人自驾游的私人规划设置或者是单人出游管家服务等相关业务。
背包客提倡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背包客是一种跨越传统与无限自由的旅行方式,全程只需要一个背包、一个睡袋、一张防潮垫,没有酒店、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目的地只有前进和后退。背包客旅游方式除了旅游也是一种学习,欧美的大学毕业生都会经历游学之后才进入社会工作,旅途中除了旅游还包括学习如何适应新环境、与人相处及挑战新生活,这些在学校无法体验的经历都可以在当一个背包客的过程中亲身体会。
途牛旅游网日前发布的《90后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18年“一人游”总人次相比前年增长10%。携程发布的《女性独行侠安全报告》也显示,年轻女性独自出游比例大于男性,并在逐年提升。而且这些人群从背包装备、行程规划、饮食习惯、消费理念、生活态度等方面正在引领着更多人们的加入。
(四)便捷的外卖、快递行业为一人食经济提供了一个消费平台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为5779.3亿元,同比增长36.0%。2020年受疫情影响,“宅经济”快速升温,在传统餐饮销售和客流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外卖等“上门经济”逆势上扬,市场规模达6646.2亿元。其中快餐、简餐依然占据外卖黄金赛道,2019年占总体订单量的23%,90后、00后外卖群体占比超过60%,未婚单身人士是外卖的主力消费人群,占比高达44.6%。而年轻群体的单身经济需求,则使一人食成为主要就餐方式。这种独立而不孤独的就餐方式与我国独居人口数量的增加紧密相连,单身经济正在撑起一个千亿规模市场。
报告还指出,无论是甜点饮品类订单的迅速增长,还是生活用品、生鲜蔬菜等非餐饮品类的扩充,都在推动外卖生态的泛化扩张。而随着“万物到家”趋势的突显,外卖正在向更大人群、更广品类、更多消费场景拓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互联网推动行业变革、打破业态壁垒的本质。
这种便利的外卖、快递行业为一人食群体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保障,成为这种群体生活的心理依赖,也从某种程度上滋生了他们的心理舒适度和群体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也引领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模式。
四、总结
毫无疑问,目前单身消费人群已经成为一股消费新势力,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未来的单身人群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细分市场,单身经济已经完全可以和婴童市场、银发经济、她经济等市场相提并论。单身人口的增多,提供了产业创新和转型的更多可能。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单身经济的不断成熟,对餐饮外卖行业、宠物行业、迷你房屋三大领域的影响较为深远。
单身经济迅速崛起,无疑会迸发出大量新场景、新消费形态。单身人士消费主要体现在饮食、电子产品、化妆品、服装和满足其爱好的物品上,他们舍得为自己花钱。同时,在物质富裕、媒介丰富的时代,单身人群也会在网络上花费相对更多的时间,以满足他们休闲、社交等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费。他们常常积极通过各类社交媒体进行网络化、互动化社交,增进沟通频率、扩大交流群体,即使打游戏也更愿意跟其他人“组队”,除了休闲消遣,这也是单身人群的一种生活寄托。
单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实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也从侧面体现出了社会的逐步转型。商家则应该敏锐地抓住这一发展机会,为单身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以拉动相应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201024013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