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愈做愈乐

2021-08-04崔君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作业小学数学

崔君

[摘  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了有效地巩固与反馈,更为了拓展与提升。而作业的精准性、科学性、激励性将大大提升作业的价值,并促进学生在作业环节的兴趣与思维。因此,不一样的作业,将开启学生的幸福学习之旅。

[关键词] 作业;小学数学;价值;策略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业过程是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的过程。毋庸置疑,作业的成效并不取决于量,而是取决于质量,作业的设计及选题是决定作业质量的首要因素。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设计高质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尤其对于即将踏入中学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更有着长远的意义。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是教师所需斟酌的,下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设计高质量的作业应遵循的几点原则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们作为参考。

一、内容多元化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传统的数学作业内容单调,学生更多的是对作业感到乏味。内容多元化原则是对传统作业内容的颠覆,它不但要求作业内容丰富,而且力求辐射面广,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面对作业有足够的兴趣,也能真正体现作业的价值。

如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下同)第8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移、旋转、轴对称》,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不同变换方式,初步形成几何图形的意识。掌握本单元知识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因此笔者设计了“寻找教科书中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的作业,让学生在各科教科书中寻找有关三种变换的图形或文字,并拍下照片让家长帮忙制成PPT,在作业讲评课上进行展示。作业完成后展示环节效果理想,学生在语文课本上找到了轴对称的文字“凹”“凸”“韭”等,在英语课本的单词“pop”“mum”“dad”中找到了平移的痕迹,在科学课本上找到了旋转的风车、成轴对称的奥运会会旗等,这样不仅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更是让数学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在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多边形的内角和》预习中,设计“制作不同边数的多边形,并用你自己的方法求出它的内角和”的作业,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发展其对知识的探究精神,部分学生在思考与钻研中找到了多边形内角和的多种求法,使得思维得到发散。

在实施新课改、提倡全面发展的当下,作业的内容不应再由单一的课本问题或者教辅用书的现成题目组成,而应该包含更多、辐射更广。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实际,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内容多元化的优势。

二、形式多样化

作业的形式即作业的表达方式,传统的数学作业以作业本、习题册等书面作业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对巩固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期的单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产生对作业的反感。因此,多样化的形式是确保学生乐于做作业的重要方式。

如学完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我布置竞赛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线上计算能力比拼,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有效训练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同时彼此间的竞争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的教学中,让学生寻找自己房间里不同物体的长度比例,并做好记录,到校后与同学交流,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五年级上册第8單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多次实践作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统计图,并学会统计生活中的数据;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面积的变化》的预习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自己借助各种学习资源探究正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随边长或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水平。

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从低阶的“概念学习”上升到了高阶的“问题解决”,具备一定的钻研能力及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自创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得到多方面官能的训练和提高。

三、方式趣味化

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特征现处在爱玩的阶段,“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学生对学习的最理想化追求。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趣味化的作业也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课是冲刺阶段的重要课型,不可避免地要增加题量,题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负面的情绪,这时如果换一种表现方式,给问题增加些许趣味,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如在复习分数的混合运算时,需要对易错题进行强化训练,在作业设计时在各部分题目前加上“我是小小科学家,我很仔细”“我是小小分析师,我会分析题中的每一个条件”“我是小小医生,我会诊断每一个错误”等鼓励语句。以这样的形式缓解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同时让学生引起对问题中易错点的认识,提高练习的效率,要实现作业的趣味化并不难,只需稍加润色,让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爱好。趣味化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信心。

四、问题开放化

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是新课改对学生所提出的新期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心理品质。在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作业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

如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完成后设计如下开放性作业:

1. 已知一根绳子长1米,请你利用本单元的知识自己编一道用分数来列式子的应用题自己解答。

2. 已知有两根长为1米的绳子,请你用自己的智慧编一道用分数来列式子的应用题自己解答。

3. 请你根据下面的线段图自己提问自己答。

让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编制及解答一方面是分层教学的体现,学生会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之上编制问题,这样是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是学习主动性的落实,学多少、怎样学本就应由学生决定,教师不能替代。上文提到,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尝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需要依靠问题的解决,开放性问题不仅有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难度阶梯化

问题的难度是教师设计作业时所需关注的重点,问题简单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太难则会打击学生的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早有专家提出了“分层作业”的理念,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得到一次提高,同时分层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班级授课制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缺憾。

分层作业的形式也可以有多种,分层作业可以是“分类”作业,就是将作业按照问题的难度进行分类,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类别的作业;分层作业也可以是“自选作业”,就是在每个题目前标上相应的能力要求,如“A组、B组、C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部分完成,也可以全部完成;分层作业还可以是开放作业,就是将作业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各类学习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作业并完成。

“分层”的关注点在于对问题难度的分层,而非学生能力水平的分层。分层作业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作业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高于自身能力的问题,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潜力。

作业是学生内化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作业就是思维提高的跳板。作业应该承载着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能够让学生找到快乐与成就感,而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排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创造能力,有心的设计能够让作业充满吸引力,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助推学生的发展。不一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愈做愈乐,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猜你喜欢

价值作业小学数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小黑羊的价值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