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道健康,关乎我们生活的一切

2021-08-04谢元鸿房静远

大众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菌群粪便车间

谢元鸿 房静远

民间常说:“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这也是老百姓“病从口入”最质朴的诠释。这些俗语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消化道在人体健康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而蜿蜒在腹腔内总长超过8米的肠道,是在消化道中长度最长也是最为重要的器官。口腔、食管和胃,是上消化道。我们摄入的食物在上消化道只进行了初步消化,只有在肠道才会最终被转化为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并被身体逐步吸收。如果把消化道比作工厂,那么上消化道还只是原材料的加工室,而肠道才是真正的生產成品的车间。

万病之源,始于肠道

人们一度认为肠道仅仅吸收营养,排除废物。然而,肠道远远不只承担一“进”一“出”这么简单的“传送带”任务。肠道车间具备生产线——肠腔,工人——肠道上皮细胞,管理小组—— 肠神经系统, 甚至安保机构—— 肠淋巴系统。同时, 近些年的科学研究发现, 我们的肠道内还藏着一个独立而特殊的“ 编制外团体”——肠道菌群。

我们的肠道并不是一尘不染的,除了有食物和相关的代谢产物,还有大量的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所谓的“肠道菌群”。这些微生物与人体构成一种紧密的共生关系。正常情况下,它们非但不会让人生病,反而会促进人体健康。反过来,这些微生物的异常变化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可以说,肠道这个生产车间,除了有人体自身细胞这一“编内工人”,还有肠道菌群这一“编制外”的打工仔。他们在车间的正常生产中都极为重要,缺一不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肠道通过肠道菌群承担了内分泌激素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代谢产物转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作用,并与肝脏、肾脏甚至大脑的功能调节密切相关。因此,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和肠道、肠道菌群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因此,“万病之源,始于肠道”,不只是因为肠道“车间”要处理五谷杂粮、吸收营养,还因为它得给全身各系统提供除能量外的各类生理支持。

健康肠道什么样

借用上文的比喻,健康的肠道就是可以正常工作的生产车间,这里便包括了合格的车间工作状况——肠道基本构成没有破坏损伤,还包括了合格的“编内工人”——肠道细胞没有发炎、癌变等情况,也包括了合格的“编外工人”——肠道菌群结构功能完整。只有这些都完备了,才能算得上是健康的肠道。唯有健康的肠道,才能提供良好的营养吸收、毒素排放、免疫调节等一系列人体赖以生存的功能。

这些习惯危害肠道

肠道执行的是365天全年无休、全天24小时工作制。因此,我们如果不当心,很容易给肠道带来各类“工伤”。

首先,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暴饮暴食,进食大量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给肠道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其次,不规律的排便习惯,如厕时看书、看手机,从而导致如厕时间过长等做法,会极大地增加肠道内废物毒素的蓄积时间,打乱肠道自身的节律。再次,运动少、久坐久站等慵懒习惯,则会进一步减少肠道应有的蠕动机会。最后,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私自服用各类所谓“调节免疫”“排毒养颜”等中西药物或保健品,参加非医疗机构组织的各种“肠道清洁”“养生按摩”等活动,也会增加肠道损伤的风险。

肠道“车间”这样报警

肠道“车间”由于长度很长,即便部分肠段功能受损,也能暂时由其他部分代替,所以轻度的损害往往不会产生明显不适, 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些“ 生产力下降” 的表现, 比如偶尔的疼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佳、“ 吃啥排啥” 等。这些表现如果持续加重或者变化, 则说明肠道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马上干预。

观察粪便状态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判断方法。如果反复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立即就诊了:排便习惯明显改变,出现长期腹泻、便秘或者两者交替;粪便的颜色改变,如明显发黑、发白、发红;粪便的性状改变,如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或者粪便中见到黄白脓、黏液甚至寄生虫等明显异常物质。

同时,除了粪便的表现外,还有一些不太特异但是需要重视的情况,如突发或者长期的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等情况。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肠道“车间”工作异常的报警信号。

“车间年检”人人需要

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永远是第一位的建议。无论是粪便、血液的检测,还是肠镜或者CT检查,现在都已极为成熟,可以将肠道大大小小的情况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来。肠道受损,自己需要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有损伤肠道的不良习惯,马上纠正可以停止进一步的肠道损伤。

即便肠道的不舒服比较轻微,或者仅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就能改善,我们还是建议定期完成“车间年检”:一般来说,无症状人群50岁起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则提前至40岁。常规体检中完成粪便检查和肛门指检。这些检查可以尽早地发现异常,从而及时干预。

总的来说,规律的饮食、合理的体育锻炼和定期规范的体检是肠道良好工作的最佳保障。如果已经发生了身体不适,要尽早就诊,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猜你喜欢

菌群粪便车间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超过定额
“扶贫车间”拔穷根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A7_p69
“粪便移植”可治病
例说最优化方法解实际问题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