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2021-08-04王婷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发展策略

王婷婷

【摘要】园本教研是幼儿园以解决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的各种研究活动的总和。园本教研是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保障园本教研实施和组织的有效性,需要基于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在组织与实施园本教研时运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本研究基于园本教研的组织和实施经验,从教研步骤明细化、教研模式多样化、教研策略丰富化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园本教研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发展;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专业生活所依存的第一场所,教研活动是幼儿教师用以解决实践问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园本教研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化。我们以往的教学重点更关注的是教师的“教”,现在需要转变为关注幼儿的“学”和教师如何支撑幼儿的“学”。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研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对教师的知识构成以及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如何通过教研活动研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和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本教研虽然是每所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但是对园本教研的意义、作用和组织与实施的方法的研究和探讨相对缺乏。虽然全国多数地区、大部分幼儿园都在大力推进园本教研的研究,但是能借鉴的相关经验依然很少。

本文试图在全面了解“园本教研”意义、作用、组织和实施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本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的现状和实施过程和开展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从基层幼儿园的层面出发,探索开展园本教研的有效组织策略,希望对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促进策略

(一)教研步骤明细化

教研活动的开展一般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明确教研目的,第二步是细化教研内容,第三步是组织教研活动,第四步是关注教研成效。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三个目的,分别是促幼发展,促师发展和促园发展。在促幼发展中,我们关注幼儿能力水平的全面发展;促师发展中,我们关注教师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园发展中,我们需要关注教学活动,课程质量的提升,探索适合自己的园本发展特色道路。细化教研内容方面围绕三个取向,即素养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分别就是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来制定教研内容。教研的基本流程是灯塔,为教研推进指明方向,选择合适的教研模式则是引擎,助力教研走得更深、更远。

(二)教研模式多样化

我园常用的教研模式有四种,分别是“世界咖啡式”教研、“问题导入式”教研、“体验式”教研、“同案异论式”教研。

1.“世界咖啡式”教研

“世界咖啡式”教研也被称为咖啡论坛,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对话和面对面交流,也是一个所有对话者参与和分享智慧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共识,并产生集体智慧。在这种教研活动中,教师能参与到其它组的谈论中,能相互学习,形成智慧共享。

2.“问题导入式”教研

“问题导入式”教研是指围绕教师在课程实施和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组织教师集中研究探讨,构建学习共同体。从而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和问题,达到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在幼儿园常用的教研模式。在开展问题式教研活动中,我们要注意三个点,即“真”“小”“实”,只有关注到这些事项,才能真正找准问题,把握方向。

3.“体验式”教研

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说教式的培训方式,它把学习者定位为体验者和参与者,要求学习者在心态调整、欣赏他人、分享和交流、挑战自我等方面做积极参与。这种教研形式更重视教师的参与和体验,鼓励教师在体验中感知和提升。“体验式”的教研活動能让教师参与和感知,是教师们普遍喜欢的一种教研形式。在召开体验式家长会之前也会组织教师先进行“体验式”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以家长的视觉看待问题。模拟家长会现场,预设问题、情境,研讨出解决方法,更直观、生动地再现家长会现场,提升家长会的质量。

4.“同案异论式”教研

“同案”是指针对同一观察对象、活动、记录文本,“异论”指的是教师在研讨过程中发现的不同的观点、指导方法等。幼儿园常组织的听课、评课和活动观摩等均属于这一教研形式。这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班级三岗分工配合等方面常用的教研形式。第一步是活动准备,围绕主题或目的,准备观摩内容。第二步是观摩活动,这里的观摩一般是观摩同一视频、同一课例,修改同一篇记录文本,同时观察同一对象的同一活动。第三步是评析活动,展示者和观摩者围绕同一观摩活动进行评析、针对记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教研策略丰富化

1.基于实际情况

任何教研活动的开展一定是围绕教研目的进行的,教研活动的内容也一定要依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比如,园所的特点、教师和幼儿发展的目标或现阶段教学活动中,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遇到问题或者困难不要害怕,这些问题往往就是一次有效或者精彩的教研活动的来源。

2.采用多种教研形式

教研形式并不是单一的,也不仅仅是刚刚和大家分享的四种,还有很多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形式。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需要围绕主题进行选择。基于幼儿园的实际经验,发现体验式、观摩式、研讨式的小组教研能有更好的教研效果,也更获得教师的喜欢和参与。在组织教研活动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鼓励教师多参与、多体验、多反思、多分享。这样就能不同形式相互补充,最后达到整体较好效果,也能让教师避免出现教研的疲倦感和抵触心理。只有教师自己主动参与到教研当中,才能真正发挥教研的价值。

3.关注整体发展和个体化差异

幼儿园教师的经验水平、能力特点是不一样的,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下就需要考虑如何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提升。为了避免出面经验浅的教师学不透、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够学的现象。在开展通识性、覆盖性教研的同时也要关注不同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在组织教研的时候,可以多开展小组教研、分岗教研、分科教研。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制定自己的学期成长目标,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规划教研,帮助教师提升。

责任编辑  汤炎忠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教师发展策略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