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2021-08-04丁胜红胡俊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丁胜红 胡俊

【摘要】人工智能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有助于企业生产力的提升, 而在会计领域, 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更是完全有必要且十分迫切的。 以人本经济发展为背景, 在信息非对称的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和信息对称的买方市场体验需求两大阶段下, 采用不同人工智能创新分别构建促进不同人本经济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 以期为相关创新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信息系统;信息对称;人本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08-0098-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程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所引爆的“失业危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1,2] 。 2017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基于剑桥大学学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研究数据分析了随着社会的发展, 365类职业在未来被淘汰的可能性。 其中, 会计以97.6%的概率位居第三。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企业面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买方市场个性需求, 截至目前, 以手工或电算为主的传统会计核算标准化会计信息系统所输出的通用会计信息, 已无法满足企业应对人本经济阶段信息非对称的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和信息对称的买方市场体验需求所需要的个性化会计信息。 为了满足买方市场个性化需求的企业信息决策需要, 需革新物本经济阶段标准化会计信息系统为人本经济阶段定制化会计信息体系, 进而促进以会计信息为载体的通用会计报告模式转变为定制化会计报告模式。 为此, 笔者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本经济发展背景, 思考在不同的买方市场用户需求阶段, 人工智能如何参与到人本经济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中去, 对于拓展会计信息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也丰富了人工智能的经济研究领域。

一、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既取决于会计工作和人工智能发展所处的阶段, 也取决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不同时期[3] 。 截至目前, 国内外会计学者对于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已达成共识:具有大批量、高重复性、标准化且规则明确特点的会计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4] , 而具有个性化、价值甄别、专业判断特点的会计工作将与人工智能并存[5] 。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互联网+”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和去信用化催生了共享经济, 追求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共享价值已成为共享经济新常态, 要求会计在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采取系统论整体法为利益相关者或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定制化会计信息[6] 。 因此, 未来以机器学习为研究核心的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会计人员能力的延伸部分, 并将采用系统论整体法完成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的智能化会计职能, 实现人工智能与会计人员工作的创新融合(即“人工智能+会计人员”)。

二、人工智能之演變

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具有智能性, 通过知识表示、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赋予机器人类智能[7] , 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8,9] 。 该定义传递出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定义自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后, 经历了三起两落的发展历程[10,11] , 并形成了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交叉的一门边沿学科[12] , 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之产物[13,14] 。 从人类的思维观点来看, 其涵盖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基于这三种思维, 又产生了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以及人工智能的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 在标准逻辑基础上开发弱人工智能, 在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基础上开发强人工智能。 在经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转变为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过程中[15] , 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使生产力的要素和结构得到颠覆性改变, 使人们从异化劳动与不合理的经济关系中解放出来[16] 。

以创新人工智能为代表技术之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 对于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 其基本需求价值具有货币量化特征, 其高需求价值具有非货币量化特征。 而以更成熟的人工智能为代表技术之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 买方市场体验需求价值具有去第三方数据货币量化特征。 为了更好地凸显企业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功能, 有必要针对不同需求价值量化特征选择具有不同主义和不同逻辑的人工智能, 将其应用于人本经济阶段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中, 从而使以人类价值为本的定制化企业会计信息替代以物类价值为本的标准化会计信息系统。

本文认为, 现行会计最大的缺陷为现有的会计信息功能简单, 且与用户联系不紧密。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需求决定供给, 不再是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 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 如此一来, 资源配置率大大提高, 且减少了企业成本, 有利于创造并实现价值最大化。 会计改革的基本方向, 是在信息化时代下, 从用户体验出发, 对会计反映监督的对象进行全新的认识与定义, 从而从信息指引与保障这两方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集专业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的跨学科系统, 是企事业单位极为重要的信息系统, 不仅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 也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 会计信息系统等同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即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 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 完成会计核算任务, 并提供会计管理、分析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其实质是将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 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 最先是由企业自制, 后来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完善。 20世纪90年代末, 传统会计运算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不再满足单一的会计核算功能, 也不再局限于记账与报表输出这类基本需求, 而是对相关业务收益、成本等多方面信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 也促使了原先的财务软件逐渐转化为ERP等高度集成化软件, 相应的, 全国各地的财务软件厂商也不约而同地转型为ERP厂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在满足了ERP会计信息系统阶段提出的网络性、即时性和共享性等新要求后,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开始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阶段(MAS)发展。 基于大数据背景, 相当多的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展开了新的思考探索, 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海林[17] 认为,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并提出应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等五部分构建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 马立民、肖宏伟[18] 指出, 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实现法制化, 主要路径包括专门会计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会计法治文化的培养等。 现如今,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应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特点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系统[19] 。 “互联网+”技术具有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创新驱动等特征给会计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推动了会计智能化发展, 还更深层次地增强了人本经济发展之动力[6] 。

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本经济阶段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促进人本经济的发展和方兴未艾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现代基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下文将基于人工智能从信息非对称与信息对称两个方面探讨人本经济阶段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1. 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也促进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替代信息非对称的物本经济, 进而促进人本经济发展观替代了物本经济发展观。 这就意味着, 以人类价值为本的会计理论及其指导的定制化会计信息系统替代了以物类价值为本的会计理论及其指导的标准化会计信息系统。 在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 以顾客为本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契约本质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论[20] 。 中心化人本经济主体形成中心化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主体假设。 而人本经济主体存在的持续性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价值计量属性决定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泛货币假设。 人本经济发展规律性决定人本经济主体发展周期性, 进而决定以人为本的企业固定会计分期假设。 由于会计本质决定会计目标, 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论决定了以人为本决策有用观的企业会计目标。 根据会计目标决定会计职能, 以人为本决策有用观的企业会计目标又决定了主动反映与控制的以人为本企业会计职能。 根据会计职能设计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 结合信息非对称的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价值具有泛货币量化特征, 由此可推论出适应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价值的会计核算形成准标准化会计组织程序与方法。 因此, 本文以专业化劳动分工划分以人为本的会计要素, 形成的会计等式为“以人类价值为本的资产=以人权为本的权益”。

此阶段下买方市场马斯洛层序需求中, 低层次(基本)需求价值具有主权货币量化特征, 它适应程序化会计职能, 产生结构化会计数据, 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会计人员工作。 而高层次需求价值具有非主权货币价值量化特征, 它适应非程序化会计职能, 产生非结构化会计数据, 人工智能非完全替代会计人员工作。 至此, 依据上述企业会计理论构建如图1所示的人工智能会计信息平台。

如图1所示, 在基础层中, 计算模块添加会计计算子模块、数据库模块添加会计数据库子模块并在存储模块增加会计存储子模块。 在平台层中, 增加经济业务识别、会计语言处理和会计业务处理三个子模块。 在服务层中, 会计工具和技术服务增加会计计量及其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的三个人工智能确认工具, 以及在會计信息服务模块增加能够体现会计信息作用的会计结构数据库、会计非结构数据库、会计绩效数据库、会计分析数据库和会计预测数据库等。 在应用层中, 增加市场需求特征识别, 价值计量货币选择, 会计自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自动分析等工具和技术。 该平台为形成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定制化会计信息供给奠定基础。 下文依据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信任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的基于人工智能会计平台的会计人员协调信息系统。

如图2所示, 在无冲突定制会计信息方案下, 将多个会计人员和机器人的定制任务输入人工智能会计平台, 同时接收外界对会计信息需求和实时经济信息, 根据满意度模型计算各种定制会计信息方案满意度结果, 选择最佳定制会计信息方案, 并由企业会计职能模型按照最佳定制会计信息方案执行定制任务。 而在有冲突定制会计信息方案下, 将各定制会计信息输入企业会计职能模型, 再将模拟会计职能运行结果输入人工智能会计平台, 并根据满意度模型计算各种定制会计信息方案的满意度, 由人工智能会计平台选择最佳的定制会计信息方案, 由企业会计职能模型按照最佳方案执行定制任务。 至此, 企业会计信任功能通过能够体现和谐治理功能的“会计人员+机器人”多种定制会计信息方案协调和能够体现综合绩效功能的最佳定制会计信息方案选择, 为满足争取平权定价功能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最佳的定制会计信息。 总而言之, 由人工智能会计平台与基于该平台的会计人员协调信息系统共同构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平台, 从而能够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2. 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基础信息技术进步促进了共享经济替代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 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以人为本的会计理论及其指导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替代了中心化信任结构下以人为本的会计理论及其指导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共享经济阶段, 以用户为本的企业智能超契约本质决定以人为本的企业超会计信息系统论[6] 。 去中心化共享经济主体形成了去中心化企业共享会计主体假设。 去中心化共享经济主体存在的持续性形成了去中心化企业会计持续共享经营假设。 买方市场体验需求价值计量属性决定了去第三方企业会计数据货币假设。 共享经济的体验特征形成了企业实时会计分期假设。 由于会计本质决定会计目标, 以人为本的企业超会计信息系统论决定了以人为本智能决策有用观的企业会计目标。 根据会计目标决定会计职能, 以人为本智能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又决定了智能反映与智能控制的以人为本企业会计职能。 而适应会计信息体验需求价值的会计核算形成了智能化会计组织程序与方法。 因此, 本文以智能化与智慧化的劳动分工划分以人类价值为本的会计要素, 形成的会计等式为“物力资产+人力资本+数据资产=物力资本权益+人力资本权益+数据资本权益”。

在信息對称的人本经济阶段, 买方市场体验需求价值具有去第三方数据货币量化价值特征, 它适应非程序化的智能会计职能[21] 。 强人工智能与会计人员创新融合履行非程序化智能会计职能, 才能产生“结构化+非结构化”会计数据。 至此, 依据上述以人为本的企业会计理论构建如图3所示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买方市场体验需求往往产生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 本文选择行为主义人工智能和联结主义人工智能, 依据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企业会计信任功能, 在“区块链+企业”的基础上布局人工智能。

如图3所示, 就基础层而言, 计算模块嵌入针对共享经济关系的共享计算模块和针对共享价值关系的智能会计计算模块;在数据库模块嵌入针对共享经济业务的共享数据库模块和针对智能会计业务的智能会计数据库模块;在存储模块中嵌入包括共享经济的数据存储模块和针对会计数据的智能会计数据存储模块。

就平台层而言, 企业会计主要选择行动主义人工智能技术路线, 局部感知—行动的反应机制处理模块, 确保强人工智能与会计人员工作创新融合, 这是根本性区别于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企业会计人员工作与强人工智能之间并存的方式。 因为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企业会计选择联结主义人工智能技术路线, 强调把人的大脑做成形式模型。 在以区块链为共享经济技术基础上通过区块链获取共享经济业务, 以此布局共享经济业务识别模块, 确保智能会计自动获得会计业务, 并在此基础上布局智能会计业务处理模块。

就服务层而言, 在智能会计工具和技术服务模块中, 布局适用于非持续体验经济环境下共享价值确认计量的非持续深度学习模块以及适用于持续体验经济环境下共享价值确认计量的持续深度学习模块; 布局适用于共享经济环境下会计智能计量、文本共享分析、共享数据交互化与可视化以及共享数据分析的模块。 并借助众包方式, 采取交互校对与交互标注创新融合措施审视智能会计工具和技术服务模块中各个子模块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智能会计信息服务模块中, 布局能够体现企业共享与体验信任功能的智能会计数据库、智能会计决策数据库、智能会计绩效数据库、智能会计分析数据库以及智能会计安全数据库等。

就应用层而言, 布局买方市场体验需求特征识别、会计智能契约、会计币、会计共识机制, (去第三方的)数据货币计量、会计智能核算与控制以及会计共识激励等模块, 以满足此阶段下企业会计信息体验需求的智能会计定制化供给。

五、结论

根据人本经济阶段的信息非对称与信息对称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理论, 本文结合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人工智能, 创造性地构建了展现不同类型企业会计信任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 并得出如下结论: ①在信息非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 基于“企业+区块链”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②在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 基于“区块链+企业”构建“人工智能+企业智能会计信息系统”。 研究结论为探索人工智能与会计工作方式创新融合以及会计学科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谢萌萌,夏炎,潘教峰,郭剑锋.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低技能就业——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J].中国管理科学,2020(12):54 ~ 66.

[2] Brynjolfsson E.,Rock D., Syverson 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modern productivity paradox: A clash of expectations and statistics[Z].Nber Working Papers,2017.

[3] 徐经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会计学科发展的影响[ J].中国大学教学,2019(9):39 ~ 44.

[4] 傅元略.智慧会计:财务机器人与会计变革[ 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68 ~ 78.

[5] Lacity M., Willcocks L.. Robot process automation at telefónica O2[ J].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2016(15):21 ~ 35.

[6] 丁胜红.“互联网+”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及其人本资本会计模式构建[ 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6):46 ~ 54.

[7] 张鑫,王明辉.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J].改革,2019(9):31 ~ 44.

[8] 范士雄,李立新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J].电网技术,2020(2):401 ~ 411.

[9] Aecio L. O., et al.. A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for optimal fault section estimation in power system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16(5):372 ~ 384.

[10] M.Castells. Towarda sociology of the network society[ J].Contemporary Sociology,2000(5):693 ~ 699.

[11] 黄少华.人工智能与智能社会学[ J].甘肃社会科学,2019(5):56 ~ 62.

[12] 张乾友.人工智能与公共服务的规范前景[ J].行政论坛,2019(6):115 ~ 120.

[13] 孙克,鲁泽霖.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展趋势研究[ J].贵州社会科学,2019(9):136 ~ 143.

[14] Peng M.,Qin Y.,Tang C.,et al.. An E-commerce custo-

mer service robot basedon intention recognition model[ J].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in Organizations,2016(1):34 ~ 44.

[15] J. Donald Warren, Jr. Kevin C. Moffitt, Paul Byrnes. How big data will change accounting[ J].Accounting Horizons,2015(2):397 ~ 407.

[16] 陈文捷,解彩霞.人工智能对人主体性影响的思考[ J].学术论坛,2019(3):112 ~ 117.

[17] 王海林.刍议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系统构建[ J].财务与会计,2016(17):57.

[18] 马立民,肖宏伟.会计信息系统法制化路径选择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2014(10):99 ~ 101.

[19] 牟大勇.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 J].财经问题研究,2014(S2):76 ~ 78.

[20] 丁胜红,吴应宇.基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计量方法创新探讨[ J].会计研究,2019(1):53 ~ 58.

[21] 丁胜红.大数据会计核算理论体系创新与核算云端化流程重构[ 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9 ~ 107.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我国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型初探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ERP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AIS课程探讨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讨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