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老年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IFN-γ、IL-2、TNF-β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1-08-04刘海涛焦洋王乐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卡培奥沙利进展

刘海涛 焦洋 王乐增

胃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受该病临床特征的影响,患者发病初期症状表现均较为隐晦,进而导致多数患者在疾病确诊后病情均已发展至进展期阶段,从而错过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机,因此仅能通过化疗或放疗方式进行病情控制干预[1]。依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可知,老年人群现已成为胃癌的主要构成人员,受该类患者的生理机能水平及身体状态影响,其在接受常规化疗干预期间易出现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进而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健康水平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因此,为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选用一种更为有效的化疗用药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 年12 月~2020 年1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65~79 岁,平均年龄(71.4±6.3)岁。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66~81 岁,平均年龄(71.6±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疾病类型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胃癌,且病情已发展至进展期;②参与研究前未接受病情相关治疗干预;③预估生存期>6 个月;④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3]:①合并患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②对本研究所应用的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反应;③中途无法继续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卡培他滨治疗,用药剂量为1000 mg/m2,2 次/d,口服,连续用药14 d 后需间隔7 d,再次用药;治疗3 周为1 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 个周期。观察组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卡培他滨用药剂量为1000 mg/m2,2 次/d,口服,连续用药时长为14 d;奥沙利铂用药剂量为130 mg/m2,1 次/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时长为21 d;治疗3 周为1 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治疗后,全部病灶均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治疗后,病灶面积缩小>50%,且未出现新病灶;病情稳定:治疗后,病灶面积缩小<25%,且未出现新病灶;病情进展:治疗后,病灶面积增加>25%,存在新病灶,且机体症状表现有所加重[4]。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②治疗后细胞因子相关指标,检测方法: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采集5 ml 空腹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并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之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2 及TNF-β 水平。③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障碍、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④治疗后生存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C30)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进行评定,量表评估内容包括躯体功能、情绪状态、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水平呈正比[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后细胞因子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IFN-γ、IL-2 及TNF-β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2 及TNF-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FN-γ、IL-2 及TNF-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细胞因子相关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后细胞因子相关指标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水平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情绪状态、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后的生存质量水平对比(,分)

表4 两组用药后的生存质量水平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 岁以上年龄人群,手术治疗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多数老年患者在确诊后其病情均已发展至进展期,因此无法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仅能通过化疗或放疗方式对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进行病情控制[6]。受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的身体状态及免疫力水平影响,多数患者在化疗期间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不耐受表现,进而可对其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选用一种适宜的用药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抗癌药物,其可通过与机体DNA 展开交叉联结,进而有效控制癌细胞进一步分裂,同时可有助于缓解机体毒性反应,但由于上述药物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因此治疗前应提前服用适量止吐药物进行预防,以免发生胃黏膜受损情况[7-11]。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了血液系统相关毒性反应,则应立即推迟用药周期,待机体血液系统恢复正常后可继续治疗。卡培他滨则是一种新型的骨髓抑制剂类药物,其可在进入人体后经肠道吸收,进而有效抑制癌细胞进一步裂变扩散,但由于该药物仍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需定期接受肝功能相关检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时长及剂量[12-14]。相关研究[15]指出,通过对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于化疗期间联用上述药物开展治疗,可在提升疗效的同时显著减轻机体毒性反应,进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2 及TNF-β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FN-γ、IL-2 及TNF-β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情绪状态、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总之,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有助于提升IFN-γ 等细胞因子相关指标水平,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培奥沙利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