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考察
2021-08-04姜同仁
骆 磊,姜同仁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依靠结构转型升级驱动发展的经济转型时期。胡亚茹等认为工业结构升级是其必经之路,且迫在眉睫。[1]王伟光等认为高技术产业作为工业行业中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其引导作用和协调作用凸显,以科技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包括嵌入驱动、协同驱动、融合驱动和逆向驱动四个具有周期性的特征。[2]赵玉林等认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3]陈玲等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4]李邃等基于产业科技能力视角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较强正相关性。[5]赵霞等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演化进行分析,提出要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力度。[6]
梳理相关文献可知,已有研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和工业结构升级三者内在联系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对30个省区市进行研究,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探讨科技创新投入、技术进步水平二者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工业结构是地区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从要素密集度来看,其呈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阶梯式升级模式[7],其主要动力主要来源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向中低技术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中低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2]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引进新的生产函数,对工业的其他部门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和间接效应,从而推动工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8]综上,提出3个假设。
假设1: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从科技创新投入角度来看,包括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本身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在工业行业中最高; 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在某地区集聚,会改变该地区的行业竞合关系,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传统产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或协调创新的方式来改进其生产函数或者形成新的生产函数,实现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其过程中必定造成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9]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 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激励科技创新投入,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提升效应。
从技术进步水平角度来看,动力来源于技术外溢或知识溢出,即高技术产业在通过科技创新对自身技术水平产生促进效应的同时,借助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提升传统产业升级。[10]此类技术溢出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合作研发溢出技术; 二是技术人才流动产生溢出技术; 三是技术交易产生技术溢出。[11]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假设3: 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水平提升,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提升效应。
二、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一)模型构建
考察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水平、经济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资源整合能力的基础上,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工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水平,建立如下模型:
(1)
其中,i、t分别为省份和年份;ISi, t为工业结构指数,用以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程度;GXi, t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指数,用以反映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度;controli, t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包含外商直接投资(FDIi, t)、城镇化水平(URi, t)、经济开放水(OPENi, t)、经济发展水平(lnGDPi, t)、地区资源整合能力(lnEDUi, t);μi代表地区个体效应,εi, t代表随机扰动项。
进一步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是否通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这一中介变量对工业结构升级施加影响,借鉴温忠麟等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12],构建递归模型如下:
(2)
(3)
(4)
其中,Mi, t为中介变量,分别为科技创新投入(Invi, t)和技术进步水平(Thi, t)。(2)式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其中系数β1反映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水平,若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存在显著性影响,继续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否则不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终止中介效应检验。(3)式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投入、技术进步水平之间的关系,若存在显著正相关,则高技术产业集聚可以刺激科技创新投入和促进技术进步水平,若β1显著为负,则高技术产业集聚不利于科技创新投入和技术进步水平提升。(4)式若系数β1显著,β2也显著,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若β1显著,β2不显著,则认为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工业结构(IS)。借鉴徐德云提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来构造工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13],具体指标为:
y1、y2、y3分别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2.解释变量
高技术产业集聚(GX)。使用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进行衡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
3.中介变量
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投入和技术进步水平两个方面对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衡量。科技创新投入(Inv)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来表示,技术进步水平(Th)用每万人专利拥有数来衡量。
4.控制变量
参考已有研究,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有: ①外商直接投资(FDI),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占GDP比重来衡量。②城镇化水平(UR),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③经济开放水平(OPEN),用进出总额占GDP比重表示。④经济发展水平(lnGDP),使用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⑤地区资源整合能力(lnEDU),采用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作为地区资源整合能力的代理变量。
(三)数据说明
鉴于数据的完备性,本文选取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变量的描述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检验
三、实证分析
(一)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检验
采用Stata14.0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首先进行豪斯曼检验,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其次使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全国样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如表2。模型1—模型4的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工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假设1正确。但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估计系数呈现阶梯式上升趋势,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西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从控制变量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估计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作用。城镇化的估计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效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工业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开放水平的估计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资源整合能力的估计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资源整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中介效应实证检验
进一步检验科技创新投入、技术进步水平二者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工业结构升级路径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如表3。模型1中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估计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可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模型2中,科技创新投入对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促进区域工业结构升级。同时,相较于表2模型1中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估计系数,表3模型2中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估计系数不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且估计系数变小,满足中介效应条件。由此可知,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激励科技创新投入,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提升效应。假设2成立。
模型3中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水平的估计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可以提升技术进步水平。模型4中,技术进步水平对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技术进步水平提升增加会促进区域工业结构升级。相较于表2模型1中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估计系数,表3模型4中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估计系数不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且估计系数变小,满足中介效应条件。由此可知,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水平提升,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提升效应。假设3成立。
表3 科技创新中介效应实证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激励科技创新投入和促进技术进步水平提升这两个传导机制,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提升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作用,城镇化水平、经济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资源整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高技术产业具有渗透性和辐射性的特点,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不仅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进,还可以延伸传统产业的产业链。
其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对基础领域和关键领域人员与资金投入,实现高技术产业逐步由低端向高端的转移。地方政府要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予资金和政策红利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同时,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利用技术发展带来的价值效应,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三,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水平、经济开放水平进行调整,使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加强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完善体制管理,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基础条件;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工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引导作用,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