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故宫执壶研究
——以金银珐琅为例

2021-08-04孙秋爽

河北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银器器型珐琅

孙秋爽

上海建桥学院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清代金银珐琅器用料奢华,种类繁多,工艺精细,传世作品极多,而在传世的作品之中,又以故宫馆藏金银珐琅器为翘楚。故宫馆藏金银器器型丰富多样,实用性很强,涉及生活、典章、佛事、祭祀等方方面面;宫廷自制金银珐琅器主要由养心殿造办处金玉做承担,做工精细、精巧华丽,有着深厚的皇家格调;众多器皿器型别致,成型工艺复杂,并在前朝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现出我国金银工艺的高超水平;器物纹饰生动形象,除了传统纹饰之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出蒙、藏民族的文化特点。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清代故宫藏金银珐琅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执壶这一有代表性的清代宫廷金银器研究,能够深入了解清代金银器工艺与材料上的不足,为我们金属艺术研究与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二、 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概述

(一) 金银珐琅器的出现与应用

1.金银器

清代金银器继承了明代金银器工艺的做工,同时艺术风格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使得清代金银器拥有着浓郁的西藏色彩,又有着传统的汉族制式,再加上满族自身的民族风格相互融合,而在后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有了西方金银器的形制和图案,这些综合因素使得金银器在清代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

2.珐琅器

珐琅,古文献中又称“拂郎”“发蓝”等,是外来工艺在我国的音译。清代内廷已经专门设立较为完善的用于烧造珐琅工艺制品作坊“珐琅作”,根据材料、工艺的不同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等不同的工艺品种。珐琅工艺从西方传入我国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并在清代珐琅工艺得以发展。

(二)执壶的概念界定

笔者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关于执壶名称的来源:首先,唐代以前出现的执壶,文献资料中称为“注子”“注壶”“偏提”。“注子”是一种斟酒用的酒壶。其次,有学者认为“执壶”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宋朝,将注汤点茶的壶命名为“执壶”。另外,有学者认为“执壶”的命名因其取拿的方式而定。根据资料可以断定,“执壶”这一概念并非伴随器形的出现而命名,同样的器形,唐代之前又名“注子”“偏提”等。

(三)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作坊——造办处

清代造办处是专门掌管宫中器物的制造、修理和贮存的机构。雍正至乾隆初期是造办处的发展阶段,机构和设官都有很大变化。雍正元年开始设六品库掌和八品催总,七年铸给圈记,十二年开始设委署主事。乾隆五年设主事,十一年奏准于内务府郎中、员外郎内拣选二人给造办处,专管造办事务。二十三年奏准额定郎中三人,员外郎二人。二十四年奏准管辖匠役之催总改为司匠。五十七年裁郎中一人拨庆丰司,造办处郎中减为二人。其后,造办处设官交化很少。据光绪《会典》98卷载,造办处设 管理大臣二人,于内务府大臣内简充;总管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库掌十人,委署库掌十四人。

三、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要素分析

(一)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形制分析

金银珐琅执壶的种类繁多,器型变化多样。本文选取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中“金银器”和“珐琅器”两个条目中的“执壶”进行检索,并在搜集故宫藏金银珐琅执壶造型和命名的同时将执壶器型分类,以达到易于辨识和研究的目的。

1.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器型比较研究

金银珐琅执壶的器型变化多样。本文在搜集大量故宫藏金银珐琅执壶造型和命名的同时将执壶器型分类,以达到易于辨识和研究的目的。在器型上,主要分为葫芦器和玉壶春式这两大器型,另外还有包括方器、圆器、扇形器等其他器型存在。

2.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之壶流

清代执壶中的流多二弯流,流的底端变大,流口处变细,整体线条看起来更加修长飘逸。壶流大致与水平面呈90度角,有的壶流甚至略内倾。这样的流能够更好地控制壶内液体的流速和流向,使得液体准确注入。有部分执壶在壶流的中部有纽带与壶颈部连接,连接部多呈一字型,在连接的位置上多与壶把连接的位置相对应在一条水平线上。

3.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之壶盖

清故宫金银珐琅执壶壶盖的形制主要分为覆扣式和连接式。覆扣式壶盖是指壶盖外侧将壶口包裹覆盖住,这种覆盖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和防尘作用。清代执壶上的覆扣式壶盖的盖钮多为宝珠形,盖形则多为帽形和半球形。关于连接式壶盖,盖子在盖合之后,与主体的外轮廓线连成一气,有较好的整体感。

4.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之壶把

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壶把的造型与明代差异不大,造型多耳形壶把。与前朝差异较大的是耳部上部分前端的连接处拉长,呈一字型与壶身连接。壶把下侧位置的下移也与壶身器型的变化息息相关。玉壶春式壶型壶颈部变细,壶腹变鼓变大,壶把的下移即可满足使用把持的需求,也在视觉上考虑了壶身整体的对比关系。

(二)器物图案分析

1.龙纹

在清代以龙做装饰的甚多,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以行龙、双龙和盘龙等多种形式构成。清代龙纹龙头更大,龙鼻缩小,前额更为宽大,龙眼较为凸起,较明代细而拉长。在这一时期,龙纹常和祥云、宝珠等组合成云龙纹、二龙戏珠等,具有吉祥寓意。此外,在清代故宫金银特别是珐琅执壶中龙作为流与壶身连接处的装饰较常见。

2.植物图案

缠枝花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极为流行,至宋、元、明、清时期内容更加扩大,构成形式更为多样。春秋战国时期整体装饰风格由神秘主义转向浪漫主义,出现了植物、动物、几何纹穿插组合的装饰纹样;隋唐时期吸收外来文化的题材如莲花、忍冬、葡萄纹等,其中缠枝花是唐代装饰纹样的典范。至宋、元、明时期的缠枝花穿插自然,富有动感。

3.人物故事图案

清代人物图案与这一时期画珐琅工艺的成熟息息相关。乾隆年间画珐琅的绘画风格中西合璧,西洋油画技法被更多的吸收至画珐琅的绘制当中,画面的内容也逐渐出现了如西洋仕女、建筑、港口等新元素,画面处理注重渲染,加强画面的光感和立体效果、层次变化等。清珐琅执壶上的人物故事图案严谨工整,画工精美,色彩艳丽,极具皇家气派。

4.边饰图案

边饰图案主要分为海水江崖纹、回纹、莲瓣纹、莲瓣纹、蕉叶纹等几大类,多为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加以演变。其中清代执壶中的海水江崖纹常见于执壶的圈足部位,表现形式有平錾、浅浮雕和珐琅等。回纹多为一笔连环型,以不间断的线条一气呵成、回环往复。莲瓣纹装饰在执壶的塔型壶盖上,分上下两大层,中间由连珠纹相隔,下部多为一层莲瓣纹连续排列。如意纹以心形如意纹和灵芝如意纹造型为主。蕉叶纹于元、明、清时期颇为盛行,装饰技法以彩绘为主,多绘于瓶、罐、尊等器物颈部或近底部。

(三)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工艺研究

1.成型工艺

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铸金、锻金、和焊接工艺。铸金工艺是指用蜡塑好造型,再将金属利用高温溶解后,注入预先制作好的蜡型凹形中,而得到与蜡型相同造型的一种金属工艺。锻金制工艺是手工将金属块,利用各式不同的铁锤,加以打造成型,有时还需要同时反复加热处理。清代金银珐琅执壶结构复杂,构成的零件众多,对焊药温度的控制要求极其严格。在焊接时主要为大面积的纤焊和部分焊点面积较小的软焊。

2.装饰工艺

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的装饰工艺主要包括鎏金、錾刻、镶嵌、珐琅等几类。其中鎏金工艺的制作流程主要为制作金汞齐、器物表面处理、涂敷、压亮压光等。錾刻的基本技法为勾、落、串、点、台、压、踩、丝、錾刻工艺表现技法多为阳錾、阴錾、平錾、镂空。 镶嵌工艺同錾刻、鎏金等工艺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镶嵌工艺又分为嵌金丝、银丝的金银错工艺和宝石镶嵌工艺。传统的金属胎珐琅一般以紫铜、银或金作为胎体,在设计好基本的形制之后用锤揲的工艺来打制胎体。珐琅工艺的制作步骤主要分为制胎、掐丝、焊丝、点蓝、烧制、打磨等几个步骤。

四、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与宫廷礼仪文化

(一)清代宫廷礼仪文化简述

宫廷文化在清代发展至极致,而宫廷文化是围绕着皇帝的日常生活产生的一套完整的文化现象。在众多围绕皇帝日常生活的宫廷文化中,宫廷的用酒礼仪是各类典章、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使用的酒具华丽讲究,通过对宫廷用酒礼仪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了解到清代宫廷文化以及透过宫廷文化来探寻器物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清代宫廷用酒礼仪与酒具

清宫筵宴中在沿袭历代礼仪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规范。在筵宴中,酒具引人注目,并根据用酒礼仪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在重大筵宴中皇帝御用酒具多为金制,器型大而多与宝石相结合。而珐琅酒具以黄金为胎,工艺精美,画风细腻,一般只用于重大的筵宴中,在宫廷用酒礼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宫廷礼仪文化对清代故宫金银珐琅器的影响

通过对清故宫珐琅执壶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期宫廷文化对故宫金银珐琅执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料、工艺、图案等方方面面。

最高统治者的审美需求也要求了造办处工匠工艺的提升,在錾刻、花丝镶嵌、鎏金、珐琅等工艺均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工艺更加繁缛,与材料的结合更加精妙。清代金属工艺的精湛还体现在多种工艺的结合,一件錾胎珐琅执壶上可以集锻造、焊接、錾刻、珐琅、鎏金、镶嵌等多种工艺于一身,这是清代以前的金属器皿中所没有的。在宫廷文化的影响下,吉祥图案的运用也是一件器物中的重中之重。清故宫金银珐琅执壶中的图案追求满装满饰,追求富丽堂皇。图案对于“龙”“凤”这一类象征着统治地位的符号加以强化,并衍生出丰富的图案形式装饰于宫廷的器物之上。在这一时期,由于联姻蒙古,同时藏传佛教的引入,使得蒙藏文化对宫廷文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以上对于宫廷文化对图案的分析可以得知宫廷文化服务于清王朝巩固自身统治,这种服务于自身统治的需求也决定了这一时期宫廷器物特别是执壶上图案的特点。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的研究,对清代故宫金银珐琅执壶的工艺、图案等元素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梳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能够发现宫廷礼仪文化对于宫廷器物的影响深远。器物是文化的具象表现,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掌握我国传统金属艺术发展的脉络。

毕业设计和创作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前期的研究和分析,我对器型特别是壶型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和感觉,特别是提取出的自然形,以及从文化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成为了我创作的来源。创作与研究,二者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金银器器型珐琅
吐蕃金银器纹饰中鸟形象的起源与文明演变试论
故宫博物院藏景泰蓝欣赏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明清金银器,低位反弹可期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