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1-08-03潇湘客
潇湘客
见到“荒诞”一词时,如果能马上联想到加缪或者西西弗斯,那说明您具有相当的西方哲学和古希腊神话知识修养。但如果有人用一本四十万言的著作告诉您,“荒诞”也有一个意思是说荒字是如何诞生的,您或许错愕,但还能够不动声色,认真聆听和翻阅;那么您就是在“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这是一种“伟大的阅读”?(余华语)。
结果几乎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哪怕是精通几门外语的专业人士,读完这本书,都会收敛其自诩深谙语言文字的沾沾自喜,谦虚地承认:中国方块字,其实,我们认识得并不多!
田炳信先生最近出了一本新书,书名就叫《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是一部用文字解构文字的著作。举凡著述,大抵使用文字。而使用文字的著述,古往今来,汗牛充栋,无外乎明理状物,所用者文字,所言者其他。纯粹用文字解释文字的著述,只有辞书一类。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洋洋洒洒四十余万言,从大巟年代讲起,以甲骨文、史前岩画、《说文解字》、《尔雅》、《山海经》、《易》、《史记》等先人遗存和古籍为依据,剖析解释了大约3500个冷僻不常见汉字的前世今生以及相关同形或同音字。从内容上看,涉及中国汉字的考据、训诂、声韵、符号学等专业领域,学术研究意味很浓。
作者田炳信,1978年考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师从中国著名汉语言学家梁东汉。梁先生曾著《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在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造诣很深,海内外久负盛名。受其影响,田炳信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中国方块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几十年来,日积月累,终有所获。
但是田炳信显然无意将自己的研究化作纯文字学的成果。《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也不是一部字典辞书,既无字词索引,也无义相排列。对汉字字形字音的研究只是基础或者铺垫,表达多年的思考和探究才是主旨。3500字的解构可以看作相当数量的举例,例证多几个或少几个,并不妨碍思想观点的伸张。也由此,作者获得文字表述上的极大解脱,足以无拘无束、汪洋恣肆。在这个意义上,《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可谓开创新一类著述的先河:用文字解释文字但又有别于辞书字典。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是一部诗性洋溢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开篇引言、后记结语直接的诗句,还是各个篇章中时隐时现的灵动跳跃的意象,描述远古先民农耕渔猎生活场景的想象,都使我们常常在阅读中感受到诗的气息或者氛围。
或许我们读到了朦胧诗般的隐晦和叛逆;或许我们读到了太白古风般的桀骜和狂放;或许我们读到了《离骚》《天问》般的宣泄和不忿;或许我们读到了《格萨尔王传》民间史诗般的辽阔和久远。诗性的文字,总是令人怦然心动。
六十多年来,田炳信这个名字前面加过无数前缀。现在常被人提到的,也有博士、新华社名记者、上市公司董事长、灵意画创始人、作家等等。比较起一个行业多个职务头衔的名片,田炳信的经历和成就,已非常人能及。但是,据说田炳信曾表示,待到盖棺论定时,他只希望人们称呼他:诗人田炳信。
在大学读书时,田炳信就开始写诗,还担任过学生诗社的社长直到毕业。毕业后,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先后由专业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过《田炳信诗集》《狄野蛮声》等诗歌专辑。值得指出的是,如同汉字研究和灵意绘画,写诗并不是田炳信的本职工作,完全属于兴趣爱好。在田炳信看来,无论在北国草原还是在南国改革开放之窗的职业采访,无论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地区的游历考察还是在商海经济领域的竞争与拼搏,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挥笔作画,没有诗神眷顾和陪伴,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是一部追溯华夏文明源头、弘扬中国文化的著作。在汉语言文字专业领域辨析同音同形字体验新鲜好奇的同时,在大开大合意象纷呈文采中感受诗意审美的同时,读者稍加留意,就能够体会到作者认真严肃的思考和理性分析批判的力量。
首先,作者认为,“文字背后的文化含义”值得认真关注和探究。作者批评了一种当下社会常见的现象,“仅仅把文字看成是一个记录的工具、交流的符号,文字后面的秘密,被忽略在实用主义的背景墙之后”。作者引用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名言,明确表达了自己撰写本书的良苦用意。
其次,作者明确并示范了探究文字背后文化意义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形象一点说,作者用传统的“小学”方法,研究讨论了“大学”课题。作者给自己的著作起了一个副标题:“文字考古现场”,耐人寻味。文字,表示研究的对象。考,表示方法,考证、考据、考核、思考。古,表示时间范围,追根寻源,上溯到大荒时期洪水滔天时期盘古开天地时期,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皇”和“朕”。现场,表示当下性,此刻、现在、你和我。短短六个字,信息量巨大,展现了中国方块字言简意赅的魅力。
第三,作者正面肯定了中国文字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且如作者明确指出,华夏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形态,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旧充满活力的非拼音文字。这个基本事实是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主张不能诟病和抹杀的。同时,中国文字是理解中国社会的活化石。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显现了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龚鹏程语)。一音一世界,一字一图腾。中国几千年文明变迁发展的进程和脉络,通过文字的发掘考古,可窥一斑。
第四,作者贴近时世、直指人心,真实表达了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人生感悟。有一句坊间流传的玩笑话说,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能在某位智者的著作中找到解决答案,关键在于您是否真的想祛除烦恼。翻阅《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一书,仿佛与智者聊天对话,话题海阔天空,主旨却始终围绕人、人性、人情、人所处的环境展开。远的诸如开天辟地、农耕渔猎、母系社会、鬼神巫觋,近的诸如生老病死、饮食男女、公与私、信与骗,都是世人关心的道理。作者循循善诱,侃侃而谈,其情也真,其言也切,确系年轻人开启心智的良师益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此学术性专业性的著述,没有多年的关注多年的积累是不能完成的。简单的抄袭与拼贴,不足与倾注心血的原创相提并论。而纯粹的学术专论,不与社会关心的话题挂鉤,又容易钻进象牙之塔被大众束之高阁。田炳信先生精研先秦古籍几十年,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工作几十年,学识和阅历相辅相成,可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如此诗性的著作也是不可多见的,田炳信先生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遣词造句浸淫中,自能把握文字的节奏和色彩。可以预期,《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一书问世,定能得到各业界各年龄层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