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探究

2021-08-03徐绿林

考试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徐绿林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培养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除了要指引学生不断进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还要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对于思维的发展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思维能力,其重点是要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培养,让学生的不同思维角度形成一个整体。

二、 在阅读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阅读当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阅读时要注意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教学内容足够丰富,在对于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注意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在对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进行学习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之上除了要注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充分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外,还要让学生对于文中发生的事情和主要人物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解析,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尝试着总结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还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从而高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提升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视

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力,并且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么样。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和阅读当中教师一定要指引学生对于遇到的优美句子和词汇进行积累,并且要在日常是实训当中注意使用这些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三)重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的有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时,必须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因为个体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所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无法达到同一高度。因而,在这种时候教师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

(四)提升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

感受指的就是对于外界事物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变化,感受力指的就是对于外界事物变化的敏感程度和心理活动产生的程度和方向。小学生在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之后,已经能够依据教师的指引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了。但是是否能够理解自己掌握的这些知识,就要看学生的感受能力程度了。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例如,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所读文章进行留白教学,让学生根据作者文章中描述的内容进行想象,这样就会让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领悟,除此之外还能够形成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看法,还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提升。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教学当中能够真正地让自身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一定要在文章阅读完成后指引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三、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增强学生对于语句的理解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最重要阶段,而小学语文阅读的开展也是锻炼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方式之一。因此,教师想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高效的培养,首先就是要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水平,而想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就要培养学生的对于文章中语句的含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句环境当中想要表达的含义都有所不同,而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于字词的意思没有较好的掌握,就导致小学生对于说出来的词句理解较为容易,而到了书面当中对于一些用法特殊的词句就很容易理解错误。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就应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首先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的阅读学习过程当中要对于一些优美字词进行积累,并且要明确其含义以及在句子中的用法;其次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语法要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对文章中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句进行熟读背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自身的语感。在文章当中作者经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修辞方式来让自己的文章表达看起来更加得生动多彩,而不是直白的敘述。这时,老师就到带领学生对于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在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进行理解并运用时,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拓宽,在日后的阅读当中也能够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在对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山雨》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进行通篇阅读,对于文章所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指引学生对于文章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还可以对于学生进行提问,如:“为什么要在文章当中的这一部分使用这一修辞手法?”“通过作者对于春雨的描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自由地说出自己想到的答案,在表达完成后由教师对于这些内容进行汇总,让学生结合其他同学的思想在对文章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重点进行掌握,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融合多方面的思想进行完善和丰富。

(二)指引学生把阅读和思考二者相统一

阅读不仅仅是对于文章的表面意思进行掌握,每一篇文章都是饱含作者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这些情感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次沟通,作者将文章作为载体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因此,在阅读时,学生要不断地对于文章进行深刻的思考,才能够正确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和情感。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将自己的真实经历或是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阅读当中,因此来对文章产生自己的见解。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