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创新教学思考
2021-08-03赵佳妮
赵佳妮
摘 要:文章介绍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课程特性,总结了目前高校在该课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现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阐述了产品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产品设计角度,用案例化、对照化、拓展化解读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创新教学策略,并举例进行了说明。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感官化、游戏化、叙事化,以形成从直觉、行为到认知层面多维度的立体教学,希望为各位同行在艺术理论教学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5-0109-05
《中国工艺美术史》属于高校艺术设计基础理论课,尽管多数高校都认可开设课程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类课程总存在着难以言喻的割裂感,与后期专业设计课程衔接比较困难。中国工艺美术史中集成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之经典,是我们创造“中国化设计”的丰富资料宝库,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思考,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策略,如何让理论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在当今的设计理论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工艺美术史》既有其历史客观性也有教师对工艺品进行审美解读时的个人主观性,在教学中既要遵照史实,把握各项工艺、材料、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要尽可能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工艺品造型和审美上的特征。课程系统地反映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具有艺史结合的二重性。另一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包含的工艺品类型广泛,内容综合且具有一定专业性,涉及多学科领域,是材料与工艺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知识的有机融合。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问题和研究现状
由于课程自身的特性,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知识体系庞大。课程系统介绍了中国从史前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工艺美术的演变和发展,包罗万象,内容复杂,概念分散。就笔者所在学校看,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采用田自秉先生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13章,每章均涵盖6节及以上小节。而理论课时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与考研培训班的应试模式不同,高校理论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填鸭式的罗列书本知识,应在讲解中进行一定的发散,庞大的知识体系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习成本。
二是,缺乏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联系。课程重点围绕工艺品去还原其背后各时期人们生活用品的审美演变和设计、生产的发展,力图通过理论启发设计实践。而目前理论教学缺乏和设计案例或实践的联系,在教学中易产生两种极端,一是“考古化”,即过于遵从考古材料的讲解,造成授课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氛围单调;二是“艺术化”,即过分注重审美分析,仅仅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授课。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内容很少能够相互衔接,普遍存在理论和设计实践课程脱节的现象。
三是,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就笔者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兴趣缺乏。经调研后发现主要是由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年龄特点决定的。艺术类在校生都进行过一定的绘画基础训练,通常对于图像化内容比较敏感,而难于接受抽象、零星的理论概念。此外,大学生普遍喜好新鲜事物,对于网络或流行事物比较关注,更愿意学习实践课程,很难静下心来感受书本,内在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足,形成“重技法轻理论”的学习状态。
上述问题引起了有关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并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有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教学改革探索型。这类研究占比最大,多数从教学设计和教育规律方面入手,探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如:刘宇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中分别从教学目标、形式、内容和考核方式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1];张晓青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方法探究》中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小班教学等[2];陈静在《美的历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初探》中提到注重“古为今用”的教学思想[3];张小燕在《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中提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发散等[4]。
二是地方院校案例型。以地方院校的教学实践或跨学科观点为案例,总结出一套创新教学模式。如:周亚辉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中结合自编教材总结了内容架构特点和教改措施,尝试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探索[5];傅克辉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探索——以四川美院为例》中就互动教学法的三个实践环节进行了阐述[6]。
以上研究对于本文的形成有一定启发,笔者基于课程特性、教学问题和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科背景,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几项创新教学策略的思考。
二、《中国工艺美术史》创新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以产品设计角度解读传统工艺品
1.产品设计之于传统工艺美术作品
国内产品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虽在当代逐步发展成两种平行的艺术门类[7],但二者之间仍有着天然联系。我国现代產品设计主要是从对舶来品的仿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各类工艺品代表了历代艺术、审美、技术的集合,既包含了物质文化,也承载了精神文化的发展。由于传统工艺美术具有物质和精神生产二重性,因此多数作品有机融合了实用性和审美性,即便置于当下的社会语境中看,也是较好处理了形式和功能之间关系的优良设计。而现代产品设计始终离不开对形式与功能间关系的探讨,产品设计与传统工艺品在这方面存在显著的趋同性。而二者的不同点也很明显。首先,服务的对象不同。中国古代工艺品通常是为权贵所有,而现代产品设计强调多数人的利益,为大众服务。其次,生产模式也不同。工艺美术作品重视手工制作和技艺的传承,生产数量有限,而产品设计采用机器批量生产以应对大量的消费需求。因此,产品设计和工艺品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但工艺美术史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产品设计的发展史。所以,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解读工艺美术史教学中一个个经典的工艺品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前沿正确认识中国设计的根源,也能够帮助学生从古代的设计制作中获取灵感和启发,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提供借鉴。
此外,产品设计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和传承的方式之一,二者在教学中的有机融合能够加强理论课与设计实践的联系,对传统工艺美术向现代社会延伸具有重要意义。以产品设计的角度去解读传统工艺品也利于对传统工艺品的学习进行灵活转化,将民族的优秀艺术遗产弘扬出去,在创新中不断延续。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为创造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产品设计提供支撑。就产品设计本身而言,并不是要一味地创造前所未有的全新事物,而是要解决好人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传统工艺美术中充满了设计智慧,要借鉴其中造型、用材、工艺方面的特点,有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利于形成民族化设计。
2.基于产品设计角度解读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教学内容举例
(1)案例化——合理选择现代产品设计理念解读传统工艺美术作品
以田自秉先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为例,其撰述方式是史论结合[8],兼具考古学和艺术论的特点。而课堂教学过程既不是读书也不是著书,学生学习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不能光靠死记硬背。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个人的知识水平,对器物的讲解进行拓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有意选择了一些合适的现代产品设计理念来对应教材中的经典器物,启发学生于课本之外转换设计的角度来认识这些陌生的古代工艺品,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也可以为学生后续的设计类实践课程作铺垫。
以“秦汉工艺美术”一章中对铜器错金银博山炉的解读为例。教材中引经据典,从《列子》《史记》等古籍中摘录了部分对博山炉的造型、功能、工艺的描述。笔者在这一案例教学中弱化了古籍的介绍部分,创新地引入了情感化设计的理念,分层次进行重点讲解。现代产品设计提倡的情感化设计重点探讨产品在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面的设计表现。在对博山炉的设计认识中,可以分别对应它的外部形态、人机关系和文化背景。
从外部形态来看,博山炉外观犹如蛋形,底座、炉柄、炉体和盖的设计在比例上有稳定感。炉盖上的奇珍异兽和炉柄的镂空还增加了视觉造型的层次感和虚实感。而从人机关系来看,无论是古代的传统工艺器皿还是现代化产品都需要满足人的需求,具备功能上的实用性。博山炉作为薰炉中的一种,功能上有动静两种状态。静体现在薰炉在熏香的状态下不需要人为参与,静置于台面或地面上起到焚香薰屋的作用。动体现在要满足古人移动、放置香料的需求,因而炉盖和炉身制作了可以自由开合的结构,炉柄的设计上下宽中间窄,符合人机尺度,适宜人手握持。博山炉炉盖的设计一般以山形状为基准,点缀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其间根据造型的结构走势来设计散发烟气的镂空缝隙,形态、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此外,香薰的烟气加上炉体本身从视觉、视触觉、嗅觉多个感官层次与人发生互动,强化了使用和操作上的积极情感体验。从文化背景来看,博山炉是汉代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下的独特产物。此时谶纬神学、厚葬之风的盛行使统治阶级在精神上十分追求长寿、飞仙。博山炉如仙山般的炉盖和其间的神兽造型搭配上香薰的烟气,充斥着对羽化升仙的向往,满足了统治阶级在反思层上的情感追求。
该教学案例内容的特点是对博山炉的造型进行了由理论到造型的对应性介绍,从视觉造型到人机功能再到文化精神,让学生对器物产生由浅入深的认识。教材中的理论概念与现代的产品设计理念对照后加强了理论与案例的联系,课程内容的维度更加丰富,也有助于学生运用设计思维由表及里的认识博山炉这件器皿,学生兴趣和记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但教师在选择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的同时,需审慎地思考器物和所选理论之间的联系性,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2)对照化——将中外产品设计师的作品和理论与传统工艺美术的观点进行对应
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不乏形而上的中国原发性设计理念,如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有关于实用与审美、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认识等论述。这些观点对于理论联系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往往比较抽象,需要教师结合一些现代产品设计“翻译”给学生才能真正被吸收。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设计师或作品,横贯古今中西进行对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联系性和学习趣味性。
以“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一章中老庄的“道法自然”观教学为例,笔者将其和19世纪设计师克里斯多夫·德莱赛的自然主义设计进行对照。所谓“道法自然”,可以解释为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含义。这里的“自然”并不完全是指大自然,其深层含义在于把握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回归自然状态和本质,这样的理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列举德莱赛和同期维多利亚风格式的器皿进行对比。德莱赛对植物的形态、结构有深刻认识,特别反映在其金属、玻璃器皿的造型设计上,其作品常借鉴自然植物、动物形态,外观简约大方同时又不失生命活力。德莱赛1881年设计的电镀水壶,外观整体呈现几何形,但在把手处借鉴了鸟类筋骨的形态,倾斜的把手角度使人在握持状态下尽量少的抬起胳膊,符合人的生理尺度。把手的直线条又和整体壶身圆润的轮廓产生对比,显示出一种鸟类展翅的飞翔动感,极具力量性,反映出这一设计中造型源于自然形态又高于自然形态,在仿生与功能间取得了平衡。而同期的维多利亚风格下的金属器皿,其造型中对植物形态的应用与德莱赛完全不同,壶的造型与植物花鸟形态的结合比较生硬,显得华丽富贵,但缺少德莱赛作品中的灵动。
通过向学生直观对比维多利亚风水壶和德莱赛水壶的造型,两种产品风格谁更接近“道法自然”的观点一目了然。前者对自然的模仿仅仅停留在表面,通过直接装饰生物形态而不加取舍和思考,尽管华丽但格调和设计水平不高。而后者通过概括、提炼、变形等手法处理,从具象到抽象,在产品造型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形体归纳,具有生命力。
(3)拓展化——联系时下产品设计中借鉴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秀案例发散学生思维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不仅要学生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更要学会举一反三,合理运用到设计中。课堂上可以将一些借鉴传统设计的优秀现代产品介绍给学生,既能对所学理论进行设计方向的拓展,也是對理论本身的巩固和加强。
以“清代工艺美术”一章中的粤绣教学为例,笔者教学中结合了故宫“国潮”口红的设计将传统粤绣和现代产品案例联系起来进行拓展教学。粤绣在主题上常用鸟禽素材,艺术特征上具有花纹复杂、色彩对比强烈的效果,工艺上的特点是金线的使用。而故宫口红系列之一在采用粤绣《广绣鹤鹿同春图》作为包装图案时,对图案本身进行了取舍和简化处理,底座外壁保留了部分植物纹样,图案较满密,也体现出粤绣的工艺特征。盖子的外壁则以零星的鹿作点缀,上下图案形成简繁对比,视觉上有上轻下重的稳定感。而口红包装的内外以白和金为底色,用色彩传达传统粤绣喜用金线的工艺特点。文化内涵上则借鹿和鹤长寿的象征意义表达出祥瑞的愿望。
该教学案例基于教材拓展分析了故宫“国潮”口红包装图案中对传统纹样的应用和再设计。由于“国潮”是近年来由国货品牌崛起而带动起来的具有中国风特征的本土化潮流风格,在文创产品、时尚单品和化妆品包装等领域形成了一股热潮,受到许多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国潮”与教材本身联系紧密,是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教学注重在课上聚焦一个案例深度拓展,培养学生自觉将传统和现代、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思考的能力。课下鼓励学生搜集相关产品案例,分服饰纹样、建筑纹样、藏品画卷纹样、吉祥图案纹样等类型进一步学习。
(二)教学方法——多维度立体互动
1.感官化——直觉维度的教学
传统的理论课上,文字和教师讲解仅针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通道。本文提倡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多感官刺激教学,即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以建立教学活动的深刻记忆[9]。课堂上可以借助一些类似的材料道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等多通道的感官刺激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力和记忆力。很多工艺品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学生缺乏认识和使用经验。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准备合适的实物或道具,辅以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比如漆器夹纻工艺的讲解可以展示实物,以大小相仿的漆碗和金属碗让学生分别触摸,经由触觉手感的轻重对比来讲解漆器产生的原因和夹纻工艺的发展。
2.游戏化——行为维度的教学
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10],使学生从行为维度上学习理论。具体的游戏类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开发一些理论和设计结合的活动,学生普遍具有兴趣,更能让他们主动加入互动。如汉代铜镜的学习中,前期到后期各种镜式种类繁多,如星云镜、TLV镜、云雷纹镜、阶段式镜等。可以借鉴“你画我猜”的游戏形式,让学生组团分别参与绘制镜纹和猜镜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黑板上画的过程中既考量了学生对纹样造型的把握,也锻炼了学生对复杂镜纹的形态概括和抽象表达能力,起到衔接后续的图案设计课程的作用。
3.叙事化——认知维度的教学
叙事,可以简单理解为讲故事[11]。叙事化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各朝代的工艺特点,形成理论框架,培养学生串联知识点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锻炼。在教学中既包含教师层面的教学叙事化,也包括学生层面的学习叙事化。教学叙事化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多去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围绕文物,通过文物——时期——人物——事件——影响的层次来讲解文物的故事,将教材知识点合理融入叙事内容中。学生学习的叙事化可以通过读书会或辩论赛的形式展开,适宜以朝代或某一工艺的发展等制定专题,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和网络学习资源。在课上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进行,通过讲故事、评故事展开针对主题的讨论或不同观点间的辩论,增加学生亲口说的机会[12],让学习过程定期从以教师讲切换到学生说,从认知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反刍。
小结
在当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中,《中国工艺美术史》具有为设计实践进行铺垫的作用,课程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古代工艺品提醒未来的设计师们遥望远方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适时回归民族本质。课程存在难学、难教的困境,正因如此,尤其需要教学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化解其中的难点,達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尝试解决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缺乏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联系问题,本文重点通过举例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提出基于产品设计角度,以案例化、对照化、拓展化教学来解读传统工艺品的策略。为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教学方法上提出将感官化、游戏化、叙事化手段引入课堂,丰富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形式,以期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课堂互动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宇.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119.
〔2〕张晓青.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01):145-148.
〔3〕陈静.美的历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191-192.
〔4〕张小燕.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3):145-147.
〔5〕周亚辉,贺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J].美术大观,2016(07):172-173.
〔6〕傅克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探索——以四川美院为例[J].装饰,2013(10):127-128.
〔7〕张剑.蝉蜕与交织的产品设计教育——从设计方法谈传统工艺美术的应用[J].中国艺术,2017(11):49-54.
〔8〕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46-147.
〔9〕先木西努·莫合德,王云峰,夏衣旦·莫合德.试论多感官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192-193.
〔10〕吕英,李亚兵,孙金岭.游戏教学在高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的效果研究——基于学生感知视角[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6):62-69.
〔11〕胡彬,方珂,杭咏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叙事化教学策略[J].艺术教育,2020(10):166-169.
〔12〕唐恒青.艺术院校理论教学更应注重人性化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1):1.
(责任编辑 曹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