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03王亚芹仇茂龙陈光洲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师资

王亚芹 仇茂龙 陈光洲

摘 要:1+X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制度创新,于2019年启动试点工作。文章在分析高职高专1+X证书工作实施要点的前提下,结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试点工作实践,阐述“X”证书优选导向、书证融通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对其他高职院校工作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 书证融通; 无人机驾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7-186-002

一、引言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自2019年开始,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书证结合,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1]。文章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探索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落地实施的具体举措和实践经验。

二、三业“1”体为导向,优选“X”证书

(一)三业“1”体证书选用导向

证书选择时,采用产业、专业、企业的三业“1”体的选用导向,兼顾产业契合度、专业融通度、企业认可度。契合地域重点产业,优先关注新职业、新业态、新技术所涉及的领域,聚焦新基建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对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凸显权威性、标准化、行业性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以特色、优势专业群为辐射范围,遴选产业契合度高的学科专业为主体专业,立足现实,实现证书与主体专业纵向融合、专业群间横向联通;以主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取相关X证书,以其证书技能培养目标为内容,对校企合作企业开展人才证书需求调查,根据企业认可度得出X证书优选级。

(二)优选“X”证书实践

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无人机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无人机关键技术等急需紧缺型专业人才,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人才队伍。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白皮书中,无人机是需重点扶持的十个技术领域之一。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年复合增速超过60%。浙江省为推动无人机行业发展,颁布了全国首个无人机安全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规定》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为主要就业地域,培养能从事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职业群。学院结合浙江省产业发展及自身水利专业群特色的办学实际,选择产业契合度高、用人企业认可度高的“无人机驾驶”证书开展试点工作。

三、融渗全流程,构建书证融通

(一)全流程融通机制

1+X证书制度旨在实现教育和培训的完美融合,“1”凸显的是教育功能,“X”凸显的是职业功能,“1”和“X”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数学关系,而是育训融合,互相渗透[2,3]。学历证书是基础,“1”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专业群中的代表专业,“X”是“1”的强化、补充、拓展[4]。要从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全流程构建专业与证书的融通机制,实现书证融通。

(1)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强化一体化特征,以专业为平台,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实现专业教学“1”的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X”的标准融合,实现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培训、一体化考核三方面的融合。

(2)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与X证书的培训内容相互融合。以X证书为支点,加强专业与专业群的融入,推动专业群共建,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群共建“X证书”课程包。

(3)实现X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统筹组织、同步实施。把标准及培训内容中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职业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4)实现X证书的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统筹安排,同步考试与评价。

(二)书证融通的实践

依据“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各等级递进式、向下包容的培养目标,建立“无人机驾驶”证书培训与水利工程专业群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书证融通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群之间融通整合成课程包,专业群共用课程包内的基础课程,同时体现支点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的专业特点。采用以下三原则:学历教育现有课程内容已经包含了“X”证书相关内容,不单独再培训,直接列入课程包;学历教育现有课程内容缺失或不足的,通过专门技能培训予以加强,修改后并入课程包;学历教育现有课程内容空白的,通过专门技能培训予以补充,新建课程并入课程包。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相应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相对接,“X”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相融通,以及“X”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实现“X”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的一体化,为“X”职业技能考核与专业课程考试相同步准备了前提条件和基础。

(三)书证融通的检验指标

证书通过率和持证学生就业率是最终检验书证融合效果的重要指标[5],院校可采用具体目标或阶梯目标作为检验指标。具体目标包含证书通过率和持证学生就业率两个目标。阶梯目标包含两类:证书通过率最低目标、中等目标、延展目标;持证学生就業率最低目标、中等目标、延展目标。

各目标值采用先“院校-发证单位”进行目标商定的方式,试运行若干年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经验值。前者对于不同证书目标差异性较大,难以量化、具体化,且可变因素多,不确定性大,后者目标定位更适切,最低目标为可达目标,中等目标为真正目标,延展目标为激励目标,具有连续性、抗变能力大。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结合历年就业情况。并在与“无人机驾驶”职业资格证书发证单位进行商定后确定了以下阶梯目标:

(1)证书通过率最低目标≥(初级70%、中级65%、高级60%),中等目标≥(初级80%、中级75%、高级70%),延展目标≥(初级90%、中级85%、高级80%)。

(2)持证学生就业率最低目标≥(初级70%、中级75%、高级80%),中等目标≥(初级80%、中级80%、高级85%),延展目标≥(初级90%、中级90%、高级95%)。

于2020年首次实践,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2.5%,达到延展目标。

四、“內建外联”,强化师资

教师队伍是1+X证书制度实践的根本保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6]。1+X师资采用“内建外联”的建设思路,在“1”师资结构的基础上,强化补充“X”师资。

(1)通过开展专项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建设现有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与X技能培训锻炼,提升职工职业能力,加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队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此方式培养“无人机驾驶”考评员5人,完成1批40人的考评工作,通过率达到延展目标,效果显著。

(2)采取“聘请+邀请+推荐”等多种方式,构建“X”师资库资源。发挥好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吸引外部专家学者、工匠、首席技师、技能竞赛专家等, 努力造就一支理论教育与技能实训一体化的“X”师资库资源,推动职业教育从岗前向岗中的转型升级。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此方式吸引企业首席教员1名、机长3名、技能竞赛专家1名,初步搭建“X”师资库。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在落实1+X证书制度时,以产业、专业、企业的三业“1”体为选用导向,兼顾产业契合度、专业融通度、企业认可度,优选“X”证书;从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全流程构建专业与证书的融通机制,实现书证融通,设置书证融通阶梯指标,分步分等级检验书证融通效果;“内建外联”,在“1”师资结构的基础上,强化补充“X”师资。

通过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实践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达到延展目标,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值得尝试的教学改革途径。

课题项目:2020年度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课题“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无人机实训平台建设研究”(编号:20-高11)

参考文献:

[1]邢洁.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改革初探——以建筑工程识图证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04):174-175

[2]温淑贤.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当代旅游,2019,000(007):P.1-1

[3]韦向高.1+X职业技能证书对建筑行业的影响[J]四川建材,2021,47(01):230-231+236

[4]韦莉莉.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及其价值指向[J]职教论坛,2020(1)

[5]胡平.“课—题—实—证”融合提高职业资格证通过率——以证券从业资格证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6):76+114

[6]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7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师资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汉语大词典》书证初始例商补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
大型语文类辞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