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治理

2021-08-03陈茜

今传媒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谣言治理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谣言传播依托网络为介质呈现出传播速度快、扩散性强等特点,成为了影响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基于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谣言变形机制——“削平、磨尖、同化”,得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谣言传播的趋同程度降低。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治理的研究,从最大可能上消解谣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对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谣言; 传播机制; 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7-0132-03

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所捏造的消息[1]。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常常伴随着谣言的滋生与扩散。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渠道的增加导致传播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肆虐而起的谣言易造成大量的社会恐慌与焦虑,不仅影响社会秩序,而且也不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恢复。因此,关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机制以及认识谣言产生的成因,提出遏制谣言可借鉴的治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谣言传播过程的变形机制

(一)谣言传播中的变形方式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认为谣言传播伴随着变形机制,即奥尔波特等提出的失真机制:“削平、磨尖、同化”。“削平”指谣言传播过程中一些细节被省略,信息更加集中简明;“磨尖”即强化突出,人们在传播中更倾向于选择符合兴趣的内容;“同化”指人们根据经验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由此,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变形并增强了生命力。后霍华德·贾尔斯的“顺应理论”认为,谣言传播基本是一个顺应过程,顺应的两个方面:趋同和趋异一起在发生作用。而谣言传播过程中趋同和趋异两个方向,也是变形的方式[2]。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谣言传播趋同程度降低

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谣言传播的典型特点就是网络成为了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和平台。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未经证实或被恶意篡改的信息,并且常常伴随着众多网民回应的聚集性行为。其除了具有传统谣言重要性、模糊性的特点外,还具有迅捷性、互动性、群体性、反复性、变异性等特点[3]。简单来说,它是谣言与互联网社交网络结合的产物,是老传统的新模式。互联网传播下,网络谣言因为时间和空间不受限的优势,加速了谣言的滋生与扩散。一条信息瞬时就可传遍整个网络,通过裂变式传播快速且广泛地抵达受众,而受众在无形之中成为了谣言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例如,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飞机撒消毒液”的谣言覆盖全国各地,如此荒唐的假消息竟然在网络上被大肆传播。网络谣言依靠网络这一介质,通过文字来进行展现,这决定了它比传统谣言的人际传播方式更加理性。网络因其开放包容的特征使得谣言传播的接受人群更为广泛,谣言也容易在圈层中发酵并引起争议。而传统谣言因为传播渠道单一,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没有经过二次加工,影响范围较小,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更容易趋同。网络谣言的接受者因其个性化的特征在信息接收中易产生更多的不同意见,其趋同程度就要低很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以网络传播为主,主要内容涉及防疫、医疗援助、慈善捐助等方面。在这种谣言肆起并迅速蔓延的情况下,如果不积极加以控制与引导,则会加剧谣言传播的程度,进而破坏社会良好秩序。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谣言的成因

(一)信息不对称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过程中,官方和公众都面对着信息不确定性与滞后性的制约。官方一般利用由政府、党派及所管辖控制的媒体自上而下式地进行发声,在深层次上必须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而且属于单向式的传播,很难与公众进行互动。官方在消息的发布中一般选择保守的披露策略,例如,在未百分之百确定真实的情况下不计入统计口徑,以免造成额外的公众恐慌与焦虑。公众受限于专业性,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判断能力相比官方要低很多,在接受官方针对事件发布的消息时,也在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收集关于事件发展情况的二手消息,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解读与反应。官方信息与民间信息之间的接收差异也很容易被民众解读为官方刻意瞒报的信号,从而导致公众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质疑。信息渠道的不同也同样会导致信息在传达到公众面前时产生的效果有所偏差,造成分歧,从而加剧谣言的传播。

(二)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

意见领袖总是能更快、更多地接触到信息,处于大众媒介与一般受众的连接中心地位,对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一旦意见领袖对谣言进行转发,谣言便获得了“权威性”,从而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作用并引发“蝴蝶效应”。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的言论往往会带来一呼百应的效果。但在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网络大V在谣言来临时第一时间做的不是求证,而是立马转发并且争先恐后的争取流量,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里随意发表意见与看法。意见领袖与公众处于平等和双向互动的关系,反而更容易获取公众的信任感,更加促进了谣言的传播。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

Web2.0时代,网络已成为公众发声以及争夺话语权的多元化平台,也成为了谣言滋生与扩散的主要渠道。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会导致出现一些不理性的声音,这些声音通过滚雪球式的传播后成为新的谣言。网络媒体的个人化特征使得它既能发布信息而又缺乏核实和把关机制,很容易成为不实言论传播的源头。网络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极强,公民在此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三人言而成虎。在大数据的助力下,网络媒体主页和头条的个性化智能推送,无意中也压缩了个人的认知空间,造成个性的迷失。持续的偏好渐渐构成思想壁垒,一步步把谣言植入大脑,成为认知的现实,而掩盖了真相。

(四)社会焦虑情绪的普遍存在

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道:“群体因为无法辨别事物的差别,总是以笼统的方式来对待。而在这之中感情也会被夸大和强化。群体极易收到感情的暗示和传染,并因为明显的支持,感情的力量也会加强。”在非理性的信息传播中,群体的暗示更会使个人陷入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当中。而且会迫于群体压力产生群体模仿行为,甘于“沉默的螺旋”,加剧社会焦虑情绪,加速谣言的传播。在日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更快速地适应周边环境,往往会对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些解释来寻求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些公众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搜寻与了解事件,从而作出相应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自身紧张的情绪,而谣言在此时却使得人们的焦虑情绪有了正当化的渠道。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谣言的治理

(一)政府主动发声,公开透明发布信息

正如政治学家施密特(Schmidt)等人所说:“获取关于权力的信息是一个成为一个有效进行自我管理的人的必要条件。同时,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政府也必须将信息第一时间透露给人民”[4]。在如今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民众无法准确地辨别所获信息的真伪。而政府作为党政机关,须担负起其发布信息的主导地位。如果信息发布不透明,则会导致公民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错误,加剧谣言的产生。

人们在认知和判断事物的过程中,第一印象和第一信息总是能更深刻地影响其行为,这样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信息发布中,可以适当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地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关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核心信息,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为了使信息更加直观,在信息发布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可视化图形的方式来展现数据。这样,公众就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而产生的焦虑、恐慌的情绪。

(二)严守“把关人”制度,提高媒介素养

新媒体带来的技术赋权,降低了把关人的门槛,使得信息环境中存在各种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信息,谣言也野蛮生长。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公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把关人而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关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公民通过论坛发表言论、意见来作为一个把关人,公民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要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不轻信谣言,能够在鱼目混杂的信息中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谣言止于智者,面对谣言时要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不传谣。“媒体把关”也是遏制谣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人员在信息发布时要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保留修改甚至删除,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国家政府以及相关行业组织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职业守则,对媒体组织机构进行把关。同时,也要对网络媒体人的“把关”进行约束和引导。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智能检测谣言

“根据互联网的特性,从有效管理互联网的实际需要出发,中国政府主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未成年人的危害[5]。在谣言的遏制中,也应合理地运用技术手段来降低谣言的危害。首先,在互联网技术领域,应建立网络谣言预警机制,由专人或专门的机构对网络谣言进行评估后,分层次进行治理;其次,也应建立专业的辟谣网站,《解放日报》建立的上海辟谣网站、腾讯的“微信辟谣”小程序等辟谣平台都为公众求证谣言的真假提供了有效途径,微博开设的“小秘书”辟谣专栏也会每日推送最新的辟谣信息;最后,也可以运用AI算法技术,在社交平台和新闻网站上使假新闻尚未造成大面积伤害时就快速被识别出来,遏制谣言“滚雪球式”传播。在进行辟谣时,AI算法也可以根据用户阅读谣言的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从源头上遏制谣言的传播。

(四)稳定民众情绪,进行心理干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要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公众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重视。如果不及时对社会公众进行心理疏导,当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的则会造成较大范围的恐慌、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稳定,还会加剧谣言的滋生与扩散。合适的应激措施有助于帮助人们消除不良情绪,预防、减轻、控制事件所导致的心理伤害,同时,减缓其所可能带来的非理性行为,促进社会稳定。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开通心理调节热线以及专题电台节目,提供事件防控的相关信息或心理辅导服务;其次,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通网络公益直播平台,让无法缓解心理压力的民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寻求后续的心理治疗;最后,学校也可开设微课,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作为个人,也应做好自我调节,不偏听偏信、不传谣信谣,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谣言。

参考文献:

[1] 陈万怀.传播学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认知与消解[J].新聞界,2008(6):50-51.

[2] 王颖吉,李清.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东南传播,2014(5):34-37.

[3] 王堰民.浅谈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机制构建[J].管理观察,2013(26):3-5.

[4]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EB/OL].[2014-06-11].http://www.xxx.com/123.htm,2013-04-16.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20-09-23

作者简介:陈茜,女,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谣言治理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浅谈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