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双子杀手》中看影视技术的融合与突破

2021-08-03黄贤聪

今传媒 2021年7期

摘 要:随着承载电影影像的胶片逐渐被硬盘代替,影视技术宣告正式迈入数字化发展阶段。近年来,影视技术得到了革命性发展,3D、4K、数字动画、120帧等概念先后变成了各大影院的标配放映技术。从技术层面来讲,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无疑是集各类影视前沿技术之大成者,本文将从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切入,分析这些技术发展给观众带来了哪些新的观影与审美体验。

关键词:高帧率;技术融合;CG技术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7-0089-04

2019年年末,年近七旬的李安导演带着他的《双子杀手》走到了影视技术历史节点:120帧高帧率、4K、3D、高帧率、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新技术都综合运用在了影片中[1]。李安用他“叛逆不安”的精神探讨着电影技术发展的未来,这不是空谈,而是使之成为现实。对于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来说,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一、高帧率:多元的碰撞

卢米埃尔当年认为电影放映只是一个变现的途径,未曾想过100多年后的今天,电影竟成为了一门伟大的艺术。电影与摄影最大的区别在于画面的运动,从电影帧率开始,电影就以它不断运动的画面向人们述说着一个个让人着迷的故事。随着技术发展,设备迭代,电影帧率从原来的16帧发展到如今的120帧,每秒所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不过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双子杀手》两部120帧电影票房来看,观众对高帧率电影好像并不买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实用与体验

早期电影的帧率约为16帧/秒,因此我们回看早期电影有一种加速感,原因是当时摄像机每秒所记录的画面只有16格,这也是人眼视觉暂留原理的最低要求。在电影诞生之初,以卢米埃尔兄弟为首的早期电影工作者使用 16 帧/秒规格的胶片,原因是可以节约成本;而爱迪生则使用了 46 帧/秒的胶片,因为在他的“西洋镜”中,人们通过透镜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19世纪20年代中后期,有声电影诞生,人们对声音的变化更为敏感,过低的帧率无法让声音与画面同步,于是许多无声电影使用22至26帧/秒播放。但经过几年有声电影的发展,帧率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主要原因是设备厂商为了占有市场份额,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帧率以及播放设备。在1932年3月15日这天,24格每秒被正式审定为有声电影的拍摄标准和放映频率,这个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电影 24 帧/秒的规格被确定下来,对于胶片的成本来说比较便宜,同时又能够保证画面的流畅体验,这是电影拍摄的实用性与体验性的一次碰撞。

同样,如今高帧率的电影能否成为主流的格式,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制作达到了120帧/秒的标准,可惜当时全球仅有五家电影院(纽约、洛杉矶、台北、北京、上海各一家)的设备支持放映,且票价过于昂贵,多数观众只能选择24帧或者60帧版本进行观影[2]。2019年的《双子杀手》,尽管国内许多影院升级了设备对其进行了支持,可惜全国首批升级的只有27家影院,高昂的设备投入与更好的观影体验成了高帧率电影普及的主要矛盾,电影的发展不仅依赖前端拍摄技术,影院后端放映技术同样重要。技术实用性与观影体验性两者的矛盾,需要更多像李安一样的革新者敢于将电影技术不断推进。

(二)技术与融合

自从电影帧率被确立为24帧后,虽比16帧的画面流畅了许多,但也暴露了它的致命问题:快速动作中会形成拖影。在电影近百年的发展中,人们观影习惯对这种拖影现象形成了适应性,甚至上升为电影美学层面[3]。可是这个现象一旦到了3D电影中,空间感的强化则把拖影问题凸显出来了。因此,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高帧率逐渐成为视觉传输设备的主流。

近年来,由于桌游及手游的驱动,从电脑显示屏领域先开始,144HZ的高刷新率屏幕逐渐成为了标配。在2019年,很多手机厂商也推出了高刷新率屏手机,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手机高刷新率也成为了旗舰手机的必备硬件之一。一款带有高刷新率的屏幕就可以实现游戏画面更流畅的效果,其原理是两帧画面之间插入一个新的运算帧,这样能够让画面过渡得更加平滑, 同时在减少细节损失的情况下减少画面的拖尾现象,画面色彩更加清晰、稳定。因此帧速率上变化已经成为当前视频格式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4]。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脑和手机用上高刷屏。那么今后的电影行业,高帧率会不会取代24帧成为主流呢?答案是肯定的,李安認为“120帧才是电影的未来。”高帧率拍摄虽然作为新技术尝试,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叙事。120帧带来的平滑感、清晰感以及流畅感是24帧电影不可比拟的,这意味着演员在屏幕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甚至其交互感与大型桌游的视觉感有点相似,相当于玩一款3D真人游戏般的体验。如《双子杀手》最后小克(威廉·史密斯饰演)与杀手头目对决的枪战戏,经过高帧率与3D技术加持,观众能清晰的看到子弹从银幕里飞出来,甚至下意识地躲避。有趣的是,这种情景就像1895年卢米埃尔播放《火车进站》一样,新技术带来的“陌生化的审美体验”[5]让技术再一次与电影发生了碰撞。

(三)电影与电视

一些观众看完《双子杀手》后得出的结论是:真实到不真实。目前一些高清电视也具备了60帧的技术,观看一些体育赛事、竞技类节目时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但观众却对电影用高帧率来拍提出了争议。历史上,电影与电视一直是竞争关系,电视学习电影叙事,电影学习电视形式灵活。两者为了留住观众而彼此竞争,同时又相互依赖。电影工业的进步同时也在促进电视的进步,两者都是基于活动影像而产生的艺术。高帧率能够为电影与电视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这也是没有争议的,可是为什么观众对于电视采用新技术的宽容度会比电影高呢?笔者认为,这也是制约电影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影被誉为 “高雅的艺术”,它讲求的是一种仪式感,而仪式一旦固定下来,如果改变过于激进,则容易造成观众的不适。所以电影技术发展往往是从内容开始,电影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成熟,反而是放映技术没有得到解放。近百年来,一项电影新技术的诞生,总归会伴随不同的意见,如无声到有声电影时期、黑白到彩色时期、2D电影到3D电影、到如今的24帧与120帧电影,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总是伴随着新技术而出现。反观电视,其最大的特点是随意性,观众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进行观看,观众对新技术的运用会有更高的宽容度,如电视存在多个不同的制式,(如NTSC/PAL/SECAM/HDTV等),分辨率也存在不一样的标准(如4∶3/16∶9/18∶9/21∶9等),这些对于电视观众似乎没有不妥。但高清电视与电影的高帧率存在较大差异,如画幅大小决定着视觉冲击,制作与放映成本决定着体验感、集体观影与小众观看决定着情感共鸣等,电影的高帧率与电视是存在很大差异化的,笔者认为让高帧率成为电影所必须的技术也未尝不可。

二、CG技术:奇观的再现

CG技术对于电影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好莱坞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20世纪7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西部世界》“换脸”成功后,CG技术逐渐成为了好莱坞的杀手锏,这项技术让好莱坞一直保持着电影市场不败的地位。时至今日,好莱坞还在享受着其发展所带来的甜头。好莱坞黄金制作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表示:《双子杀手》所能引起的技术革命,重要性不亚于电影从黑白时代到彩色时代的转变。原因在于《双子杀手》采用了高帧率以及全新的动态CG人脸捕捉技术。

(一)CG技术让电影迈入新纪元

李安导演对于21世纪初克隆人伦理的探讨在20年后得到了实现。影片中两个版本的小克采用了完全数字化的手段去制作,中年版的小克与年轻版的小克两个人在银幕中对打,加上高帧率、4K、3D等技术的加持,《双子杀手》的动作场面让观众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例如,年轻小克第一次出场的这段戏,导演对他的身份做了不少伏笔,开始只出现背影以及局部,增强人物神秘感。随着年轻小克逐渐逼近中年小克,危机感也逐渐逼近观众。两人在激烈的枪战戏中,中年小克终于看清了追杀自己的人,竟然就是年轻的自己。从叙事上来说,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表现手法,因为早在电影上映前的预热阶段,观众就得知会有“年轻小克”打“中年小克”这个桥段,从某种程度来说相当于剧透,但影片“年轻小克”的出场还是让观众捏了一把汗,可见导演的功力深厚。加上全新CG动态捕捉技术后,两人的对峙更是产生了一种戏剧张力。

CG技术让电影在奇观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比较典型的是好莱坞特效大片屡屡打破票房记录。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票房前十的电影都来自于好莱坞这座造梦工厂,类型涵盖科幻、灾难、动作、动画等,而且这些影片的共同点都是以CG特效为技术支持的电影[7]。观众在电影院中能够看到银幕上的超級英雄在太空中拯救着地球、看到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看到星球大战即将爆发……观众们经历着主角们的故事,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体验到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且在逼真的特效中信服了这些就是真实的场景,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好莱坞影棚里绿幕抠出来的一场戏而已。

(二)CG技术的突破

克隆人、换脸的桥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较经典的是电影《黑客帝国》,尼奥大战分身史密斯,画面被无数个西装革履的人填满,却都是同一张脸,带给观众较大的视觉震撼[8]。受制于当时的数字技术限制,《黑客帝国》当时的拍摄方式是用多个替身演员,戴了同一个人脸的硅胶面具,经过细致的化妆配合CG技术的克隆人物得到的效果,所以很多镜头都是采用借位、快节奏剪辑等方式来降低穿帮的风险。2019年我国的电视剧《三千鸦杀》因演员原因,片方需要对其角色进行换脸,采用了性价比较高的AI换脸技术,可惜的是贴合度不够,效果看起来不协调,演员面部扭曲、表情生硬、脖子和头颜色分离成为AI换脸技术尴尬的槽点。还有当时火了的换脸APP“ZAO”,一夜间吸引了大量用户尝试,用户只需要提供一张照片就能把影视作品上的明星换成自己的脸。当然也同样存在AI换脸的共性问题:表情生硬、颜色分离等。《双子杀手》中CG特效技术制作的年轻版小克是由VFX团队中的WetaDigital完成的,在拍摄前期需要对威廉史密斯的脸用一台高保真三维采集平台对其脸部进行360度无死角扫描[9]。拍摄过程中再采用主角与替身拍摄,然后通过CG技术把威廉史密斯的脸部信息“移植”到替身演员身上。导演为了追求动作的一致,采用同样的镜头拍两遍,即替身与主角两人对调,让替身的动作更加符合威廉史密斯的表演。最终观众在大银幕中看到了两个“真假难辨”的小克,这一技术的突破,挑战了影像的真实性。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将不能相信监控摄像头拍下来的画面,因为有可能是经过“换脸”之后的假象。

三、结 语

早期电影的帧率统一问题主要是拍摄技术的限制,经过近百年的技术革新,拍摄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影院的放映技术对于拍摄技术来说,或许已经慢了,亦或者是刚刚好。电影工作者需要对影视技术前赴后继的实验,才能知道哪些技术能够得到观众们的认可,经过市场筛选留下来的才是适合观众的。高帧率电影或许会如李安所说,成为电影的未来,或许也会如部分电影人所说,24帧才是真正的电影感。但是技术的融合始终没有停止,正如数字化取代了胶片,却又模拟胶片的质感。高帧率或许也会被人为的模拟为24帧,以此来获得模糊的动感,而CG技术的突破作为实现电影艺术的有力支撑,让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现实的画像,电影人的创新与进步精神,值得我们礼赞。

参考文献:

[1] 《影视制作》编辑部.CINITY影院系统落地百老汇 李安《双子杀手》成首批放映影片[J].影视制作,2019(8):38.

[2] 王丽,敖柏.未来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博弈[J].艺术评论,2019(12):70.

[3] 常疌.超高帧率电影引发的观影期待[J].传媒论坛,2020(9):132.

[4] 陈学伟,赵景景,杨胜齐.面向HDTV高刷新率的视频帧速率变化算法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1(7):62.

[5] (苏)维·什克洛夫斯基著.方珊,等译.散文理论[M].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1989:14.

[6] 豆瓣网.全球电影票房总排行榜[EB/OL].http://movie.mtime.com/boxoffice/#world/all,2021-05-28.

[7] 王艳玲,李宸.CG技术在全真人CG电影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电影技术,2017(8):43.

[8] 竹可鉴.基于运动捕捉的三维人脸表情合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9] 郝昌.基于AI 动作捕捉技术的虚拟主播体感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2019(10):50.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09-30

作者简介:黄贤聪,男,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