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赏析
2021-08-03陈郁洁
摘 要:作为清初剧坛佳作,《桃花扇》通过李香君和侯方域之间的悲欢离合来展现南明王朝的兴亡始末,其中不同阶级的人物面对家国兴亡前的表现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国家将败前的社会众生相,在给后人提供历史反思的同时也留下余韵——剧里剧外人物面对亡国之痛,真的解脱了吗?
关键词:《桃花扇》 家国兴亡 人物形象
作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的《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表现家国之痛的历史剧,孔尚任将明末清流文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曲折爱情放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初读《桃花扇》,侯李之间的爱情令笔者动容与惋惜,两人围绕着定情信物“桃花扇”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恋情,可是到底“桃花薄命,扇底飘零”,才子佳人之情在国难之际也越发坎坷曲折。再读后,笔者发现与另一部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剧《长生殿》不同,在《桃花扇》这部剧里作者没有花大量笔墨来写男女爱情,而是重在以小人物的遭际命运来表现时代的动荡不安,因而笔者认为这更是一部写国家兴亡的历史剧,而不是爱情剧。
一、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
首先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窥探这一部剧作。孔尚任入仕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作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受康熙祭孔之惠而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但是后期一直没有被重用,也许他只是康熙平衡满汉关系的工具,抑或是康熙为表达尊孔崇儒之意而特拔他入仕罢了。受冷落的孔尚任广交名士,其中许多是前朝遗老,并在康熙三十八年终于写成《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广为传阅,引起朝野轰动。可是次年三月孔尚任就被罢官,不禁让人猜测是否与《桃花扇》有关,连他自己也自嘲“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从戏外人的失势到戏中人的失意,或许就像老赞礼在【孤吟】一出所说的“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吧。
孔尚任在罢官两年后,就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这与《桃花扇》里的结局似乎有着联系。在戏剧的最后,侯方域与李香君两人历经磨难坎坷,无视金钱诱惑,终于见到了心爱之人,可没想到因为张薇的区区几句话,就让二人“冷汗淋漓,如梦忽醒”,抛却个人情爱,双双入道。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的同时也不禁要思考孔尚任创作的用意,“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可见在作者看来,个人追求是建立在国家根本利益上的,没有家国,何来的儿女私情。
王国维曾评价:“《桃花扇》之作者,但借侯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而非以描写人生为事,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说明了《桃花扇》的历史特质。从时代背景来看,《桃花扇》故事发生在明清易代之际,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南京的马士英则拥立福王为帝,建立弘光朝廷。可是南明朝野上下不同心,卖官鬻爵,搜刮钱财,内讧争斗,最终史可法以身殉国,南明小朝廷也土崩瓦解。由此得出《桃花扇》特点之一在于作者几乎是基于历史的真实来创作这部剧的,至于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清初考据之风兴盛,影响了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另一方面孔尚任写《桃花扇》是用心良苦的,他在小引中写道:“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零涕,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虽然孔尚任处于清朝走向盛世的时代,但作为旁观者,他仍然从朝代更替中体会到了时代沧桑之感和家国之痛,其创作《桃花扇》是为了反思明亡的教训,同时抒发自己心中郁结难解的时代情结。
二、英雄与美人
常言道,自古乱世出英雄,而在南明搖摇欲坠的几年里,《桃花扇》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英雄气节和民族意识,塑造了一个个铮铮铁骨的英雄人物。首先是最受推崇的史可法,在其他将吏逃的逃、降的降的时候,史可法带领士兵在扬州孤军奋战,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发布军令:“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好一个“从来降将无伸膝之日,逃兵无回颈之时”。即使最后史可法沉江殉国,但是这种民族气节与精神,足以流传千古;还有靖南侯黄得功,因自责“拉不住黄袍北上,笑断江东父老肠”,只好“除却一死,无可报国”,最终也自刎于三军面前。读到这些,不禁想起“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他那视死如归的爱国激情至今还回荡在历史长河中。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朝野上下都是这等忠君爱国之心,那么明朝也不会迅速兵败灭亡,而这一点,正如岳飞早就意识到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逃跑的阮大铖、马士英等人以及更加可恨的投敌者。而他们的这种叛国之心早在前期还未亡国时就显现出来了。如第十五出【迎驾】里,马士英道:“幸遇国家大变,正我辈得意之秋”,第二十一出【媚座】里,马士英洋洋得意道:“天子无为,从他闭目拱手;相公养体,尽咱吐气扬眉。”而在【拜坛】一出里,更是将马、阮的小人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可恨可气。阮大铖提出两个面对清兵的方法:一是跑,二是降。马士英应道:“说的也是。大丈夫烈烈轰轰,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吾主意已决,即发兵符,调取三镇便了。”至此,明朝为何走向衰败而不可救的原因便一目了然了,连宰相都只顾个人利益,上失职于君王,下愧对于百姓,更何况底层的士兵呢。
除却英雄,这部剧还有许多“美人”形象。故事的主要场景之一是南京秦淮河媚香楼,一个有着秦淮八艳的风月场所。读到这里,一首杜牧的《泊秦淮》于脑中浮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是在《桃花扇》里,不知亡国恨的不是商女,而是阮大铖、马士英等大臣,如此的反差令人啼笑皆非,区区一个名妓都比朝廷大臣来的有骨气,不仅重塑了传统的商女形象,更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忠奸分明、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这些品质无关乎地位高低、职位贵贱,从行为便可看出个人气节。
在【却奁】一出,李香君在得知阮大铖助她妆奁后,毫不犹豫地拔簪脱衣,并对侯方域的心软与同情进行批评:“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正是“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李香君深明大义、不贪图钱财名势的高贵品格由此显现出来。此外,李香君【骂筳】一出也令人拍手称快。在阮大铖的私宅里,香君不畏强权,借唱曲机会一吐胸中不快,痛骂奸佞,“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字字充满讽刺之意,表现了对奸臣走狗的痛恨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奴家已拼一死。吐不尽鹃血满胸”。这些话语出自秦淮名妓的口中,如此正直刚强、爱憎分明的女子,真乃女中豪杰。此外,“李代桃僵”,代替香君嫁给田仰的李贞丽,身为秦淮诗妓,豪爽仗义,与复社文人多来往。另一位寇白门,也是秦淮八艳之一,以女侠身份筑园亭,结宾客。这些女子虽身为妓女,身份卑微,但是品格之高尚已经超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臣名将,她们的美不仅是外表美丽,琴棋书画精湛,更是心灵之美。
三、“桃花”何处寻
《桃花扇》全本一共出现了四十三次“桃花”,在兵荒马乱的改朝换代之际,作者仍能从众多人物事件中找到一条“桃花”之线,于起伏不平的动荡中显得格外鲜明,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是一个象征,除却常见的爱情与飘零之意,笔者认为它还指向了另一个意象——桃花源,所以才有柳敬亭唱“一叶扁舟桃源路”,有了蓝瑛的桃源图和侯方域的题词“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在【余韵】一出里,作者描绘了一个安逸宁静的桃花源,在这里没有战火纷飞,没有国家兴亡与百姓苦痛,只有苏昆生、柳敬亭与渔翁煮茗清谈、渔樵山野的悠闲自在。然而作者还加了个小插曲,一皂吏“奉本官签票,访拿山林隐逸”,于是苏柳只好各自逃走,颇体现了作者的无奈与隐逸不得之情。
梁廷楠在《曲话》里评价道:“《桃花扇》以《余韵》作结,曲终人杳,江上峰青,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正如“余韵”本意,最终遗留下的韵致回荡千年,有待后人品味。有人从【余韵】一出看到了前朝遗老对国家灭亡怀有的余痛,看到他们的幻灭感与悲哀之情。也有人认为他们已经在云卷云舒的归隐生活中得到释然,因为赞礼在《问苍天》结尾唱道:“释尽了,胸中愁,欣欣微笑;江自流,云自卷,我又何疑。”余痛之后的解脱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态度,只是《桃花扇》中的人物真的释然了吗?侯方域与李香君真的醒悟出家了?未必如此,或许这是作者对人生出路的另一种探寻,对剧中人物的期许罢了。正如王国维认为,《桃花扇》的解脱是“他律”的解脱,不像《红楼梦》是自律的解脱,那些前朝遗老表面上看似旷达,内心的隐痛与感伤却还在,因而才会“疾忙回首,一路伤心”。
《桃花扇》是一曲爱情的悲歌,更是一曲明朝的挽歌,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亡国之悲的震撼,还有历史的深刻反思。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个人终究是渺小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无论是英雄美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能默默咀嚼着明朝亡国之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破家亡之痛是难以用时间弥合的,而在孔尚任看来或许还有一条解脱之路,那就是寻一处桃花源,“处江湖之远”,给自己的心灵找一处安心归宿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 边昭静.论《桃花扇》的人生悲剧——兼论王国维对《桃花扇》悲剧的评价[J]. 北方文學,2014 (11).
[2] 焦资涵. 论《桃花扇》中“侯李入道”的深刻性[J].名作欣赏, 2015 (14).
[3] 刘洋. 浅谈《桃花扇》里的青楼女子[J]. 文学教育(上), 2014 (12).
[4] 王国章. 青楼文化视角的历史反思——《桃花扇》历史反思的另一角度[J]. 东方艺术, 2013(S2).
[5] 王慧. 桃花扇底家国梦——也说侯李入道[J].枣庄学院学报, 2012 (4).
[6] 王维玉. 《桃花扇》与王国维戏曲观念的变迁[J]. 四川戏剧, 2012 (3).
[7] 孔尚任著,夏清影校注.桃花扇[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
[8]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 者: 陈郁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