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杂剧《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的儒释道三家融通
2021-08-03闫敏
摘 要: 白元杂剧《西游记》是现存篇幅最长的杂剧作品,剧中人物形象儒释道三家兼具,既有儒雅文臣、忠勇武将,又有诸佛菩萨、高僧居士,还有天界神灵、道士仙人。该剧儒释道三类人物形象均具有兼具其他两家文化因素的特点,共同赋予了该剧儒释道三家和合共美、和谐融通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元杂剧 《西游记》 杨景贤 儒释道 人物形象
元杂剧《西游记》共计六本二十四齣,是现存篇幅最长的杂剧作品。该作品曾一度失传,幸有刻印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孤本《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因藏于日本内阁文库而得以保存,并于1928年传回我国,此版本的作者署名为元朝初年的吴昌龄。而据《录鬼簿续编》所载,此剧作者为元末明初杨景贤,隋树森编《元曲史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也将该剧列入杨景贤名下。该剧人物形象既有儒雅文臣、忠勇武将,又有诸佛菩萨、高僧居士,还有天界神灵、道士仙人。该剧儒释道三类人物形象均具有兼具其他两家文化因素的特点,共同赋予了该剧儒释道三家和合共美、和谐融通的文化意蕴。
一、融通佛道的儒家人物形象
《西游记》杂剧中塑造的儒家人物形象中用笔最多的是文臣虞世南和武将尉迟恭。历史上的虞世南有着深厚的佛教情愫,一生结交了许多佛教界的良师益友;尉迟恭虽晚年笃信道教,但也曾奉唐太宗之命在全国广建塔寺,被中国佛教尊为殿宇护法神。二人戏剧形象的塑造是儒释道三家在元代社会和谐共生的一种艺术性反映。
(一)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博通经史,长于诗词,清廉孝悌,历仕陈、隋、唐三朝,颇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和信任,是为后世所敬仰的仁人君子、治世儒臣。虞世南书法授业恩师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受智永禅师的影响,虞世南的书论《笔髓论》亦颇通禅理。他与隋唐名僧法琳也交往甚厚,曾亲笔为法琳所著《破邪论》撰写序言,在唐初的佛道论战中,他以股肱名臣的地位及影响力,给予了佛教极大的支持。虞世南在《破邪论序》中赞法琳:“既学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调高,实释种之栋梁,至人之羽仪者矣……法师与仆,情敦淡水,义等金兰,虽服制异仪,而风期是笃。”a《西游记》杂剧在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了虞世南外儒内佛的思想特点。
《西游记》杂剧中,虞世南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一本第四齣《擒贼雪仇》,他的上场诗为:“尧舜遗风此日回,民逢贞观乐悠哉。半生功入千年史,五马官因七步才。”此诗将他的舞台艺术形象定格为温文尔雅、雍容自信、功勋卓著、才华横溢的儒士文臣。此折末尾,正当唐僧在江边宣读祭父之文时,龙君奉观音佛法旨,将养在龙宫十八年的玄奘之父陈光蕊送出江面,重生还阳。此时,观音佛现身云中,对虞世南说:“长安城中,今夏大旱。可着玄奘赴京师,祈雨救民。我佛有五千四十八卷《大藏金经》,要来东土,单等玄奘来。虞太守听我叮咛:依老僧国祚安宁。陈光蕊全家封赠,唐三藏西天取经。”虞世南遵观音佛之命,携唐僧回朝,引见天子,结坛祈雨,又奉旨率文武百官为将赴西天取经的唐僧践行。所以说,杂剧《西游记》中若没有虞世南的举荐,便没有唐玄奘的西行。正如第二本第五齣 《诏饯西行》 中虞世南所云:“物估人烟万里通,皇风清穆九州同。未能奏上甘棠赋,先献商霖第一功。”而历史上的玄奘西行其实并未获得官方的许可,此处情节设计虽与史实不符,但却是为表达儒佛和谐同心的思想主题而服务的。
(二)尉迟恭 尉迟恭是唐代开国元勋,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虽不是学贯古今的饱学儒士,但却是儒家忠、义、勇等道德理念的践行者。他虽晚年崇信道教,闭门谢客,专事炼丹达十六年之久,但与佛教的因缘也很深厚。例如,他曾奉太宗之旨在全国各地广建庙宇塔寺,他的侄子尉迟洪道是玄奘的弟子,即有“百部疏主”之誉的窥基大师;他还曾捐出自己的别墅改建成太原市奉圣禅寺,并延请高僧智满为该寺主持。历史上的尉迟恭本身便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人物,在《西游记》杂剧中的尉迟恭形象也是如此。
第二本第五齣《诏饯西行》中,尉遲恭的上场诗为:“虎眼鞭麾动紫烟,龙鳞剑出倚青天。曾骑滑马诛雄信,稳奠唐基一万年。”豪气冲天,先声夺人,一个身经百战、赤胆忠心、威风凛凛的骁勇老将跃然于眼前。剧中尉迟恭对佛教态度的转变是因接受了玄奘的教化。当唐僧称赞他是“诸佛种子”“禅林大宝”,并赐法名“宝林”为他摩顶受记时,他感动地唱道:“从今后演佛法领三宗,掌戒律兴诸寺,但依着吾师教旨”,“从今后灭火性消豪气,发善心脱名利”,“将善心来使”,已然是虔诚向佛的佛教弟子了。在第六本第二十三齣《送归东土》中,佛陀弟子成基“护法金刚,黑煞天王”一语赞尉迟恭对佛教的护持;用“展土开疆,保护家邦”赞尉迟恭忠君报国的儒家情怀;赵公明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是道教的护法神,以赵公明比尉迟恭,暗示了尉迟恭同时具有道教思想。这段唱词是对尉迟恭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精当概括及浓缩提炼,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二、融通儒佛的道教人物形象
金元时期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倡导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他将道教的《道德经》《清静经》、佛教的《般若心经》和儒家的《孝经》均列为必读经典,提出了“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修道主张。杂剧《西游记》中的道教人物形象秉承了元代道教这一时代特征。
(一)佛道共奉的华光天王 《西游记》杂剧第二本第八齣《华光署保》为华光天王一人独唱。此齣中,观音佛从佛道二教中邀请了十位保官一起保护唐僧西行取经,而这十位保官中,华光天王的身份最为特殊,他是一个佛道身份兼具的复杂人物形象。
华光天王一上场,就以诗歌点明了自己的特殊身份:“释道流中立正神,降魔护法独为尊。驱驰火部三千万,正按南方位丙丁。某乃佛中上善,天下正神……神中号作华光藏,佛会称为妙吉祥,正受天王。”华光天王是道教护法四圣之一,在该剧中,他还自称是佛教中的“妙吉祥”菩萨。据《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载:“尔时妙吉祥,化身大明王,名焰鬘得迦,遍身炽盛光。”b佛教中的“妙吉祥菩萨”即“大威德明王”,住大智火焰中,象征着燃尽众生烦恼,这一形象与道教中的火神华光天王的形象相吻合。他不仅兼具佛道二教的身份,而且还是人间帝王的保护神,正如他在【滚绣球】一曲中所唱:“上天宫闹玉皇,下人间保帝王,保得他国无灾庶民无恙,因此上感威灵岁岁烧香。”此处唱词是华光天王的保君、保国、保民的宣言,是道教济度群品、无量度人的信仰追求与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融合。
(二)采药仙人 采药仙人是《西游记》杂剧是第五本第十八齣《迷路问仙》的主唱者。当唐僧师徒离开女儿国又走了一个月之后,在一处山林中迷了路,听到远处有道人敲着渔鼓和筒子唱着歌,便前去问路。渔鼓和筒子是游方道士唱道情以宣传道教思想用的乐器。唱道情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新的戏曲剧种——道情戏。
采药仙人唱词中“恁忘了泡影与河山,算相争都无餍”中的“泡影”之典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中的“六如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c唱罢道情,采药仙人还为唐僧师徒指路,并劝勉他们“苦辛不厌,大发慈悲念”,“早求法力到西天,莫把残躯葬山崦”,体现出了佛教与道教修行者关系的融洽与和睦。
三、融通儒道的佛教人物形象
观音佛和唐玄奘是该剧着力塑造的佛教人物形象,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均以佛法融摄儒道二家,以突出三教和谐融通之旨趣。
(一)观音佛 观音佛是《西游记》杂剧第一本第一齣《之官逢盗》中第一个上场的人物,此剧中的观音为男身相,且已修成正果,不再是菩萨果位,而是一位佛号为“观自在”的佛。现存佛教经典多处讲到观音早已成佛,因大悲愿力,为救度众生,才到驾慈航,以菩萨的身份辅佐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d因此,在中国的观音文化中,观音菩萨亦有观音佛的称谓。
此剧中的观音佛颇具关心国运民生的入世情怀。例如第一本第四齣《擒贼雪仇》中,观音佛因预见夏日长安将逢大旱,令唐僧进京祈雨救民,解人民于倒悬;他命唐僧承担起西天取经的重任,也是为了将《大藏金经》迎来东土,以保东土“国祚安宁”。观音佛的这段叮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大乘佛教思想宗旨的具体体现,颇具“佛教中国化”及“人间佛教”的思想特点,与儒家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相契合的。
该剧中的观音佛对道教诸神亦礼敬有加,平等视之。当观音佛想邀请道教中的几位神仙一起做保官,为唐僧西天取经保驾护航时,首先要做的是“奏过玉帝”,以示对道教的敬重。而对于观音提出的种种要求,玉帝也同样是从不拂逆,似乎整个天庭都可以任由观音佛调兵遣将,对唐僧取经之事是毫无条件支持的,体现出了佛道二教关系的和谐。
(二)唐玄奘 历史上的玄奘西行天竺求法,其实并未征得太宗许可,实为偷渡。剧作家将唐僧的私自西行改为奉敕西行,意在通过艺术手段和谐佛儒二家关系。剧中的唐僧也反复声明西行取经的目的:“奉敕西行别九天,袈裟犹带御炉烟。祗园请得金经至,方报皇恩万万千”( 第二本第五齣),“此一行半为于民,半为报国”(第三本第十齣)。当虞世南向唐僧求一首如何做一个好臣子的法语儆戒时,唐僧说:“众官,听小僧一句言语: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忠孝两全,余无所报。”这种带有浓厚人间佛教色彩的“法语”完全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戏剧结尾唐僧的唱词中,儒佛合一基调更为鲜明:“ 【双调】【沽美酒】祝皇图永固宁,拜如来愿长生。保护得万里江山常太平,普天下田畴倍增,民乐业息刀兵。【太平令】四海内三军安静,八荒中五谷丰登,西天外诸神显圣,兆民赖一人有庆。则为老僧,取经,忠心来至诚,呀,传此话人间为证。”此剧中,佛教的“普度众生”和儒家的“家国情怀”得以完美融通。
综上所述,元杂剧《西游记》中的儒释道三教人物形象均具有彼此融通的特点,而这种三教互动的融通方式是由元代儒释道思想高度交融的历史文化特征所决定的,对此问题,见拙文《元代儒释道思想交融方式略论》及《元代儒释道思想交融原因及其在元杂剧中的印迹》,此处不再赘述。
a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52册No2109。
b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21册No1217。
c 赖永海:《佛教十三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2页。
d 《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20册No1060。
参考文献:
[1]隋树森.元曲史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陈均.《西游记》杂剧评注本[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8.
[3]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 任继愈.佛教大辞典[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02.
[5] 无名氏.录鬼簿续编[M].俞为民,孙荣荣编校.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合肥:黄山书社,2009.
基金项目: 内蒙古教育厅重点项目“元杂剧中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研究”(NJSY18241)
作 者: 闫敏,河套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辽金元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