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高1支模施工技术解析

2021-08-03

四川水泥 2021年8期
关键词:支模支撑体系脚手架

赵 超

(兰州新区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300)

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城市建筑开始向高层建筑模式进行发展,整体工程项目施工难度逐渐加大,配套施工技术也开始得到进步与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性。该项技术可以配合高层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整体要求,科学展开高层施工,保证建筑工程最终建设效果。

1 高支模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较大的建筑,高度超过4.5米的模板施工以及钢管架设的总称便是高支模技术。高支模施工主要分为支架施工以及模板施工两部分内容,会通过对模板的运用,将混凝土制作成相应形状,并会通过对支撑系统的运用,保证模板在形状以及位置上的固定,可达到有效承载混凝土重量以及模板重量的效果【1】。高支模施工具有一定风险性,属于较大风险工程范畴,需要按照规定要求展开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施工监督规划。如果遇到支撑结构需要进行8米以上搭建或支撑结构搭建跨度超过18米等特殊工程,则要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探讨,确定专项方案以及具体施工保护措施【2】。如果采用总承包施工模式,需要通过举办专家论证会的方式,提供论证报告,以便在论证报告基础上做好专项方案调整与优化,确保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安全展开。

图1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工程案例分析

本次工程为某地区医院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地下污水处理站、门急诊以及病房综合楼等项目,其中综合楼的各项数据如表1所示。由于整体建筑高度为62米,所以出于多方面考虑,确定本次工程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

表1 建筑综合楼基本情况

专家通过对工程施工图纸以及实地勘察数据等各项情况的分析,确定本次工程为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上梁模架工程,且模板支撑搭设高度超过8米。综合楼部分的地下污水处理站,采用轮扣支撑体系。

2.2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2.1 施工技术体系安装

由于本次工程属于医院项目,整体性质较为特殊,加之土建工程规模需求相对较大,对高度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整体工程部分施工存在着较大安全风险。为保证高支模施工能够顺利展开,需要对各施工环节安全性展开严格控制,做好不安因素管理。

在进行施工技术体系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模架选型以及参数确定等各项工作。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依据数据展开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在方案之中,需要明确各项参数具体情况;其次本次工程需要进行施工的梁共有180根,其集中线荷载处于20kN/m及以上,施工时需要按照梁的性质对其进行划分,且要根据对应情况设置针对性施工方案,保证梁的部分施工质量;最后做好模架体系选型工作。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工程施工具体内容,确定各部分模板、次龙骨以及主龙骨等选型工作,做好对拉螺栓以及支撑体系设置。按照整体规划,梁部分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雨水处理站以及锅炉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综合楼以及地下污水处理站楼板部分采用轮扣钢管脚手架。

在具体进行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安装方案进行操作,需要保证安装操作以及流程等各项内容的规范性。同时需要按照模板材料特征,确定最佳安装方法,保证施工方案完善性,确保施工能够高质量、安全展开【3】。在对模板之间连接处进行处理时,需要对模板之间的距离以及位置等展开充分考量,保证模板处于最佳位置,能够达到施工标准中的承载力要求【4】。需要保证支架与模板稳定性,确保其强度能够达到施工需要,以便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2.2 楼面部分施工

楼面搭建安装是工程项目施工重要一环,保证整体楼面安装合理性,一方面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施工方案设置,对各项参数展开详细分析,通过有效设计减小模板发生变形等方面状况,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性;另一方面需要按照楼面安装具体要求,对安装工作展开严格管理,保证人员在进行安装时能够做好数据测量以及各项工作,能够保证轴距以及房梁线等数据可靠性,以便高质量完成支撑体系固定以及其他各方面施工任务【5】。

2.2.3 梁模板安装

脚手架的搭建需要按照从下到上顺序逐步展开,要先在底部放置纵向扫地杆,通过对其进行固定的方式在两边展开底立杆安装,确保可以按照规划展开其形态以及位置的调整【6】。在立杆部分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展开纵向水平杆以及横向水平杆安装,要在其符合规定之后,用特定工具展开固定,完成脚手架搭建工作。在全面完成施工之后,需要对脚手架展开详细检查,在确定各部分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之后,才可以展开后续施工。

2.2.4 梁模板浇筑

为避免模板接缝处出现漏浆问题,需要在正式展开梁模板浇筑之前,对模板湿润度展开检查,在确定达标之后,要对积水问题进行有效规避,保证模板内部的清洁程度【7】。而在进行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持续性展开浇筑。应保证量高度在1米以下时,梁板混凝土能够同时进行浇筑,能够按照梁高度展开分批次浇筑,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再进行,另外部分混凝土浇筑施工,以便通过对已有强度混凝土的应用,达到良好的支撑加固效果。在进行板底位置和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但如果梁的高度超过1米,需要实施分层浇筑,确保支架受力均衡性,避免出现集中堆载的问题。

2.2.5 体系验收与检查

需要通过完善的验收以及检查方法,及时发现高支模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展开纠正与处理,以防对后续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2.2.5.1 结构检测

为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展开全面性监督与管控,要对施工操作进行监督指导,及时按照现场中出现的突变因素展开调整,保证施工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支撑体系施工质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8】。同时,人员需要做好施工质量检验工作,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监督体系的方式,对施工部分完成情况展开检验,及时消除材料误差以及结构尺寸误差等方面问题,保证整体结构质量。

2.2.5.2 施工验收

施工人员需要与设计人员形成有效配合,对现场施工工序质量展开严格检查,病要着重对立感扣件质量以及其他部分内容展开检验,避免出现结构衡杆数量随意更换或立杆悬空等方面的状况【9】。需要在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及时展开结构安全检查操作,要在确定浇筑施工合格之后才能展开后续施工,否则需要进行返工,直至合格为止,以免预埋下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2.6 拆除施工

由于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基础材料以及支模体系并不相同,所以在进行高支模拆除过程中,需要做好分析与设计,要明确拆除技术要点以及拆除顺序,确定拆除具体时间,以便更好的完成拆除工作,保证材料能够被循环进行利用。

2.2.6.1 确定拆除时间

在完成高支模施工之后,技术人员需要通过检查与判断,确定具体的拆除时间,组织人员展开拆除操作。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成型强度进行分析,如果梁板跨度小于8米,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超过自身80%时,才能够判定其为达标状态。如果梁板跨度超过8米,则要在混凝土成型质量达到100%时才可以进行拆除。在确定具体拆除时间之后,还可以按照现场具体情况设置拆除方案及后续材料回收等各项方案。

2.2.6.2 确定拆除顺序

拆除工作需要按照一定顺序逐步展开,否则可能会出现脚手架塌落等方面的安全事故。在展开拆除施工之前,需要对脚手架上杂物以及工具等展开清理,在确定没有杂物之后,需要通过设置警戒线的方式保证施工区域安全。拆除施工会按照先支撑后拆除的原则,先展开非承重模板拆除操作,再展开跨度较大的梁板拆除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对现场各项结构展开科学保护,对已经拆除的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再将其统一将其运输到指定地点。整体拆除工作需要一次性完成,要避免反复操作而造成的风险。

2.2.6.3 材料的回收与处理

由于高支模体系各项材料能够得到回收循环利用,所以按照节能环保原则,需要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以及保护工作。要在完成拆除工作之后,对结构部件的完整性以及使用情况等展开全面性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零部件进行及时维修与更换,并在得到清洁和保养之后,按照规格性能以及使用性质等各项指标,对其展开分类保存。所有配件在完成拆卸之后,需要按照其放置位置以及使用情况等,确定具体的维护保养周期,对其展开定期维护与保养,保证其使用性能。在下次进行利用之前,需要对零部件的性能以及各项情况展开检查,在确定各项情况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对其展开应用,以防因零部件问题造成支撑结构体系安全性受到影响。

3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风险性以及安全要求相对较高,在对该项技术进行使用之前,需要严格对工程各项情况展开分析,要由专家进行论证之后确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要做好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要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方案内容以及具体细节,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展开模板以及支撑等部分的施工,能够高质量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优势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照技术要求,不断对自身施工能力以及施工技巧进行强化,以便更好地为高支模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支模支撑体系脚手架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校“一带一路”研究的信息需求和资源支撑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