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处理方法对湖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2021-08-03李心海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湖羊肌肉注射发情

高 峰,李心海*,王 岩

(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2.江苏汉羊牧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类品种,主要养殖于江浙地区。湖羊具有早熟、一年四季均可发情、普遍每胎多羔、泌乳性能优良、生长发育速度快、耐热耐湿等优良性状,而且湖羊肉质细腻,其裘皮尤其是羔羊皮质地柔软、花纹优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是一种适宜广泛舍饲的优良品种[1-5]。为了进一步发挥湖羊的优良特性,本试验通过对湖羊同期发情方法的对比研究,以期为后续湖羊繁殖技术改良提供一些基础参考资料,加快湖羊繁殖新技术的广泛推广。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试验母羊选择年龄在 1~2岁龄,体重 50 kg左右,膘情良好,无生殖道疾病的经产湖羊。试验公羊选择体格健壮,性欲旺盛,体重 60 kg左右,无生殖道疾病的公羊或者做过阴茎扭转术的公羊。

试验公、母羊分开饲养,全舍饲,自由采食和饮水。精料选择全价颗粒料,粗料选择苜蓿、花生秧、秸秆等青贮饲料。

1.1.2 药品 羊用阴道栓(CIDR,南非 ZOETIS公司生产),规格:每包 20支,每支含 0.3 g孕酮;兽用孕马血清(PMSG,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 000 IU/瓶,批号110914564;氯前列烯醇(PGF2α,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0.2 mg/瓶,批号11091 2207,4 ℃ 条件保存。

1.2 方法

1.2.1 试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本次试验开展于2020年10~11月间,地点在江苏汉羊牧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将试验母羊随机分成 6组,每组60只羊,每组内进行A、B两个重复试验。1~4组使用CIDR+PMSG+PG法、第 5组使用二次PG法、第6组使用CIDR+PG法分别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具体实施如下:

第1组:埋栓之日记为1 d,埋栓13 d,13 d肌肉注射PMSG180 IU,14 d取栓并肌肉注射PG 0.1 mg。撤栓后 0~24 h,25~48 h,49~72 h 进行发情鉴定。

第 2组:埋栓之日记为 1 d,埋栓 13 d,第13天肌肉注射PMSG 200 IU,第14天取栓并肌肉注射 PG 0.1 mg。撤栓后 0~24 h,25~48 h,49~72 h进行发情鉴定。

第 3组:埋栓之日记为 1 d,埋栓 13 d,第13天肌肉注射PMSG 220 IU,第14天取栓并肌肉注射 PG 0.1 mg。撤栓后 0~24 h,25~48 h,49~72 h进行发情鉴定。

第 4组:埋栓之日记为 1 d,埋栓 13 d,第13天肌肉注射PMSG 240 IU,第14天取栓并肌肉注射 PG 0.1mg。撤栓后 0~24 h,25~48 h,49~72 h进行发情鉴定。

第 5组:不埋栓,在其他组埋栓之日肌肉注射PG 0.1mg,紧接着3 d每天进行试情和发情鉴定并将确定发情母羊挑出。第 14天对未发情母羊进行肌肉注射 PG 0.1 mg。并在撤栓后 0~24 h,25~48 h,49~72 h 进行发情鉴定。

第 6组:埋栓之日记为 1 d,埋栓 13 d,第14天取栓并肌肉注射PG 0.1mg。并在撤栓后0~24 h,25~48 h,49~72 h 进行发情鉴定。

埋栓注意事项:先对母羊外阴部进行消毒,将阴道栓安装上栓枪,在栓枪前端涂上少许凡士林,将阴道栓放置到阴道深部,牵引线外露,将牵引线剪短,防止掉栓。

1.2.2 发情鉴定 撤栓后,每组放入佩戴试情布的试情公羊 2只,每天早晚各试情一次,分别标记发情母羊和记录 0~24 h,25~48 h,49~72 h 三个时间段内母羊发情状态。如果母羊被公羊爬跨后,出现身体站立不动,接受爬跨,外阴部红肿,流出粘液,尾巴摇动,频频排尿等现象即认定为有发情表现。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方法时的湖羊同期发情率

表1 不同处理方法时的湖羊同期发情率

通过对表一数据的处理分析来看,CIDR+PMSG+PG法和 CIDR+PG法对湖羊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 CIDR+PMSG+PG法对湖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要好于CIDR+PG法。CIDR+PMSG+PG法、CIDR+PG法与二次 PG法相比,对湖羊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差异显著。CIDR+PMSG+PG法和 CIDR+PG法对湖羊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均好于二次PG法。

2.2 CIDR+PMSG+PG法中,不同剂量PMSG时的湖羊同期发情率

通过对表 2数据的分析处理来看,不同剂量PMSG对湖羊同期发情率的影响有一定差异。组2、3、4对湖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差异不显著。组2与组1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组1、3、4之间对湖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剂量PMSG时的湖羊同期发情率

2.3 不同处理方法时的湖羊同期发情时间

通过对表 3数据的分析处理来看,CIDR+PMSG+PG法和 CIDR+PG对于发情间隔时间的影响效果基本一致。2种方法发情间隔时间主要集中在25~48 h,同期发情率50 % 左右;其次在0~24 h,同期发情率 30 % 左右。在 49~72 h时间段内发情个数较少,同期发情率 5 % ~ 10 %。相比上述2种方法,二次PG法的发情间隔时间集中在0~24 h和25~48 h这两个时间段,各自同期发情率为35 % 左右。49~72 h较少发情。

表3 不同时间间隔发情只数及发情率

3 讨论

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母羊,发情时间不尽相同。虽然,湖羊全年均可发情,但是个体发情时间不一致会给集约化饲养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期发情控制技术通过激素的互相协调,人为地调控母羊的生理状态,使整群母羊分批次发情,从而给规模化饲养管理带来方便,节约了人力物力。90年代,羊的同期发情研究主要集中在孕激素(P)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前列腺素(P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激素的配合使用上。进入 21世纪以来,孕激素阴道埋植和多种激素肌肉注射相结合的方式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比分析CIDR+PMSG+PG法、CIDR+PG法以及二次 PG法这 3种目前常见的同期发情控制方法,找到适应于湖羊同期发情控制的方法,为本地湖羊规模化饲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3.1 不同处理方法对湖羊同期发情率的影响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CIDR+PMSG+PG法对湖羊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要好于 CIDR+PG法和二次 PG法。伊斯拉穆·麦麦提吐尔逊[6]等2016在对柯尔克孜羊进行3种方法同期发情处理中发现,CIDR+PMSG+PG法对柯尔克孜羊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远高于CIDR+PG法和二次PG法,本次试验结果与其研究基本一致。张旭刚[7]等 2015年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中发现孕酮阴道栓+PMSG法同期发情效果要好于孕酮阴道栓+PG法和孕酮阴道栓+FSH法,本次试验结果与其有相似之处。王珂[8]等2018年对湖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中发现,CIDR+PG+PMSG法要好于 CIDR+PG法,且差异显著。除上述试验以外,吴贤锋[9]、李俊杰[10]等对于山羊的同期发情试验中也发现 CIDR+PG+PMSG法要优于 CIDR+PG和二次PG法。通过本次试验与前人多次试验结果分析来看,CIDR+PMSG+PG法对于湖羊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 PMSG激素的特性有关。PMSG是一种良好的催情剂,具有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双重功效,但是更偏重于 FSH。PG在本次试验中主要起到溶解黄体,提高同期发情效果的作用。CIDR则能够使不同阶段的母羊维持在假孕状态,有利于羊群生理状态的同期化。所以,将此 3种激素配合使用能够起到比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

3.2 CIDR+PMSG+PG法中,不同浓度PMSG对湖羊同期发情率的影响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不同剂量PMSG对湖羊同期发情率的影响有一定差异。PMSG剂量200 IU对于湖羊的同期发情效果要好于220 IU和240 IU,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冯国献[11]2011年、徐建峰[12]2016对小尾寒羊的研究发现PMSG计量在 200 IU的同期发情率要好于 220 IU、250 IU,与本次试验结果有相似之处。高建明等[13]曾报道,不同PMSG注射剂量,对舍饲绵羊同期发情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注射200 IU的效果好于240 IU。陈万辉[14]在 2018年采用 CIDR+PMSG(250 IU)+ PG对湖羊进行研究中发现,湖羊的同期发情率为 88 % 与本次试验结果相似。徐志伟[15]在2010年采用CIDR+PMSG(330 IU)+PG对湖羊进行研究中发现,湖羊的同期发情率为84 %,与本次试验有所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试验用羊的体重与生理状态有关。通过本次试验与前人多次试验结果分析来看,对于试验用羊体重在 50 kg,年龄在 1~2岁龄左右,CIDR+PMSG+PG法中PMSG的使用剂量在200~240 IU较为适宜。对于体重在 60 kg以上的经产母羊的PMSG使用剂量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不同处理方法对发情时间的影响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 CIDR+PMSG+PG法和CIDR+PG 法发情间隔时间主要集中在 0~48 h。二次 PG 法的发情间隔时间集中在 0~24 h和25~48 h这两个时间段,分布较为平均。徐建峰2016年对小尾寒羊的研究也发现同期发情主要集中在 0~48 h。王珂等 2018年对湖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中发现,同期发情主要集中在 0~48 h。陈万辉等 2018年对湖羊和小尾寒羊研究中发现,同期发情率集中在 13~36 h,约为 55 %。以上试验与本次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见,撤栓后0~48 h同期发情效果较为明显。湖羊属于全年均可发情的畜种,本次试验开展于秋季,其他季节同期发情效果还有待于研究。

4 小结

本次试验仅仅针对 3种常见同期发情方法进行了一些对比试验。实际上,同期发情效果所关联的因素仍有很多。例如,母畜的体重,生长阶段、身体状况、激素的来源与质量、处理的时间与季节、激素之间的搭配等等。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谨慎设计、不断进行摸索,才能总结出适合的激素使用方式,从而促进养殖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质产品。

猜你喜欢

湖羊肌肉注射发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母驴配种注意啥
湖羊巴氏杆菌病诊治病例
养羊何时配种好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