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矛盾之“源”与解决之“本”

2021-08-03湖南省湘潭市江南幼儿园李秋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园矛盾幼儿园

湖南省湘潭市江南幼儿园 李秋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发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已成为当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内容。但实际上,幼儿园与家庭存在着诸多需要调和的矛盾,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家园矛盾之“源”,才能正本清源,解决矛盾之“本”,进而形成和谐的家园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能让教育成效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家园矛盾的类型及特点

家园矛盾主要集中在儿童认知、课内外行为表现、思想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习惯、身体安全等方面。根据家园矛盾的主要内容,我将家园矛盾分为教育观念有差别、交流沟通有障碍、角色定位不准确和责权归因不明确四种类型。

㈠教育观念有差别

1.教育方式不同

2.对课程设置的内容要求不同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幼儿情感认知、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活动的设置以游戏为主,并采用集体教学和分组教学的方式,重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大部分家长“小学化”倾向较为明显,认为幼儿园应教会幼儿识字、简单的运算、会背古诗、会说英语等。

3.教育态度不同

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是“静等花开”,并注重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相信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而大多数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急于求成”,注重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并用掌握的“结果”来评判孩子的“成功与失败”——为了孩子的“成功”而喜笑颜开,也会为了孩子的“失败”而气急败坏。

㈡交流沟通有障碍

1.沟通不及时为家园矛盾埋下隐患

嘉嘉9月份刚上幼儿园,开学第一周就被小朋友咬了一口,老师及时处理并擦了药,到了下午离园时基本已经看不出被咬的痕迹,而当时老师忙于组织离园活动,就将嘉嘉上午被咬的事情忘记告知家长了。回家后老师接到家长的质问电话,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故意隐瞒孩子受到伤害的事实,无论老师怎么解释,家长都不相信老师……由此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4)仿拟。仿拟是为了达到语言活泼、讽刺或幽默等目的,借助大家熟知的作品加以变改。例如,“跌跌不休何时了?股票知多少?”便是仿拟李后主的《虞美人》。在法学论文标题中也有使用仿拟的。例如:

2.沟通频率不均等拉开家园距离

对于班上聪明能干或比较调皮的孩子,老师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故而跟这类孩子家长交谈的次数也会较多;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和与其家长的沟通就相对较少,这就无形中拉开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家长便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或者孩子。

3.沟通缺乏技巧激发家园矛盾

小邑午睡时特别容易尿床,下午离园时老师当着很多家长的面跟小邑妈妈说:“小邑今天中午又尿湿了两次,都已经4岁多了还天天尿床,你还是带她到医院看看,可别有什么毛病。”老师是出于关心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建议,而小邑妈妈听后脸涨得通红,气呼呼地说:“小邑只是喜欢喝水,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尿一次,你按时提醒就不会尿床,怎么会有毛病,你才有毛病呢!”

㈢角色定位不准确

过近或过远的家园关系都会引发家园矛盾。有些家长为了和老师搞好关系,便利用节日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吃饭等,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这些家长的意见却是最大的。例如六一儿童节前夕,每个班都在编排节目,在选表演角色时,一位家长愤愤不平地说:“平时和我关系这么好,经常一起逛街吃饭,到上台表演时就把我女儿忘了。”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老师的事,他们怎么教我不管;孩子在家就是我们家长的事,我们怎么管他们也管不着!”这些现象都有悖于《纲要》的指导原则,不利于家园关系的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㈣责权归因不明确

1.责任不明确,家园相互推卸责任

有一个中班女孩周一时穿了一双子母扣皮鞋,当天老师发现鞋子易脱扣导致孩子经常摔跤,便及时告知家长并要求换鞋;第二天,孩子还是穿着同一双鞋(班上没有备用鞋)来园,后来孩子盥洗后在教室里奔跑摔跤,下巴磕在凳子上缝了三针……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就必须由幼儿园负全责,承担所有医药费并补偿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美容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而幼儿园认为孩子受伤家长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教师有告知家长给孩子换鞋但家长选择视而不见,因此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最后以家园双方走上司法程序、家长为孩子换园而告终。

2.责任难归因,家园误会深

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话语往往带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但作为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撒谎而选择无条件相信孩子的话,从而对教师或其他小朋友产生误会,最终导致家园矛盾。刘老师是一位新来的早教班老师,一天,一位孩子奶奶来我办公室投诉:“昨天我孙子回去告诉我刘老师说她不听话,拿针扎她的屁股,还出了血,请幼儿园给一个说法。”说完,还把昨晚拍下的照片拿给我看,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屁股上的针眼和短裤上的血渍。我内心深处是相信我们老师的,但幼儿园室内没有摄像头,无论我们怎么解释家长都难以相信。为了弄清楚事情原委,我们询问了孩子妈妈,原来针眼和血渍都是昨天接种疫苗时留下的……

家园矛盾产生的原因

家园矛盾是指幼儿园和家长两个以幼儿为中心的不同教育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对待幼儿的教育、待人处事、思想品德等教育观念上的认识差异而导致的行为或心理上的冲突。结合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我发现家园矛盾发生的频率和幼儿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家园矛盾发生的频率越高,反之,年龄越大,频率越低;同时,家园矛盾的内容受家长个人素质、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情感与信任度不一致

家长对教师的不信任在新生家长或者园龄较短的幼儿家长身上体现得比较集中。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孩子之间都是初识,老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发展水平,家长和孩子对老师也是一无所知。小班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到幼儿园,家长担心几个老师无法照顾好几十个孩子,担心孩子哭得伤心、吃不饱、睡不好;而中大班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经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且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会相互理解和包容,不信任的现象相对较少,因此情感淡薄与信任度低是产生家园矛盾的前提条件。

2.家长要求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一致

小班的家园矛盾主要集中在孩子之间的交往摩擦、日常保育工作、意外事故等方面;中大班孩子则会体现在课程内容设置、学习与发展等方面。不同年龄段幼儿家长的需求不同,从而向老师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如给孩子喂饭、抱着孩子睡觉、帮孩子提裤子、提前升班等,并以这些要求的完成情况来衡量老师的工作态度,而这些要求明显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悖。因此,老师经常会运用教育策略尝试说服家长,反而被家长认为是不情愿配合教养孩子,这是产生家园矛盾的主要因素。

3.对家园关系的认识不一致

家园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和谐统一的。很多老师认为家园关系属于指挥和被指挥型,自己是老师、教育者,比家长更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家长理应听从老师的指挥;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家园关系属于买卖关系,家长出钱购买了幼儿园的教育服务,自己就是上帝,幼儿园理应满足家长的一切需求;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老师的事,家长不用管也管不着,在家才是家长的事……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情感,这是产生家园矛盾的根本原因。

4.教育观念不同,教育行为不一致

古语云:“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受传统思想和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家庭教育一直推崇“成才”教育——孩子们从小学习各种艺术技能,且过早在培训班学习奥数、英语等文化课程;而幼儿园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全面发展孩子为目标,因此在实施教育活动的时候方法、途径以及内容都会有所区别,这是导致家园矛盾的核心因素。

家园矛盾的解决策略

1.以情动人,换位思考,赢得家长的信服

“以情动人”就是要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要想和家长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并取得家长的信服,就要了解家长需要什么,对于合理的需求我们给予支持与满足;当无法满足家长的需要时,我们也要换位思考,尽量尊重和理解家长的想法,从孩子的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说服家长或者争取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只要老师以足够的耐心、爱心、细心对待孩子,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责任心从而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师,就能为良好的家园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理服人,刚柔并济,将家长要求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

“以理服人”的“理”是指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用专业知识帮助孩子发展,帮助家长进步,让家长明白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目标,明确为达到目标家长、孩子和幼儿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当家长的要求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一致时,老师要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策略刚柔并济,将家长的要求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既满足家长的要求又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如对于新入园的孩子,家长一般都会要求老师喂饭,对此我们可以先了解家长在家的做法,然后跟家长说:“首先你要相信宝宝比我们想象的更能干,对于你提出的喂饭要求我们也能理解,你看这样行吗?我们会先要求孩子自己吃饭,再观察孩子的进餐情况,如果孩子实在不会自己吃饭,我们会在第一周喂他吃饭,同时也引导他尝试自己吃,保证孩子不会饿着;第二周基本实现让孩子自己吃饭,老师协助督促性地喂一下;到第三周时让孩子做到完全自主进食,请你在家也要跟我们保持一样的要求和进度,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好吗?”相信家长定会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紧跟老师的教育步伐,从而建立家园共识的良好开端。

3.以心待人,挖掘资源,转变家长观念,统一教育理念

“以心待人”,以心换心,需要老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真心——每天和孩子有深度交流和亲密接触,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喜好兴趣了然于胸,能将家长的要求和叮嘱牢记在心……家长看到老师真心为孩子,也会积极配合老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现在的家长大多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年轻、自主、学历高、有个性,注重孩子的教育,喜欢从网络或者书上学习育儿知识,讲究“科学育儿”。要怎样才能让这些有着不同职业的年轻父母紧紧地团结在以幼儿成长为核心的教育中来,从而达到家园教育观念的统一呢?我园曾实践过“教师+家长”的教育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家长”模式是将不同需求的家长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组分工,成立“家长助教团”“家长志愿团”“家长委员会团”和“线上帮帮团”,让家长团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饮食、安全和特色活动等进行全面了解和监管,零距离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活动宗旨,消除家长对幼儿园的认识误区和偏见,从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打开家园初步合作的通道。

4.以行育人,提供平台,展示教育成果,促幼儿全面发展

“以行育人”就是以教育行为或教育措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幼儿园开展了“阅读会”“六一活动”“科技节”“风筝节”“独立节”“户外混龄活动”“运动会”,组织了舞蹈、绘画、围棋、篮球比赛,进行了摄影、种植、自制玩具作品展览,举行了爱祖国、感恩父母、关爱老人、保护地球等情感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让孩子玩、做、体验、感知,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孩子的发展水平,锻炼孩子的各项能力,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当然,每一个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更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和帮助——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成长是家园形成合力的最佳体现。

此外,以德为师、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操守考核机制、依法治园、确保师资队伍的师德师范也是规避家园矛盾极其重要的措施;一旦出现职业道德缺失事件,幼儿园要敢于承担责任,牢记“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宗旨,依法依规处理责任教师,主动承担起园方应有的责任,与家长一起做好后续保障工作,积极促进家园关系的良好发展。

家园矛盾的“源”有信任度低、教育观念不一致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矛盾的核心是幼儿;而解决家园矛盾的“本”则需要教师加强专业素养,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整合家长资源,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引领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以“行”促“知”,以“知”践“行”,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携手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最终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家园矛盾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矛盾的我
欢乐的幼儿园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