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理景中福州历史建筑谱系梳理与价值解读
2021-08-03李云琦
钟 艳 李云琦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建福州 350202)
1 远观细察:遗产理景视野与历史建筑谱系梳理
“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和“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以更为宽广的视角分析建筑和城市,而非囿限于独立的建筑遗址[1]。本文提出以遗产理景综合“文化景观”与“城市历史景观”双重视野,这一推进代表了一种综合、整体解析建成遗产,不止于将有形的建筑类型和无形历史脉络两个维度融会,亦关怀了建成遗产的时间完整性和空间原真性。
而在建筑历史研究中,谱系学研究方法则是利用类似“家谱”式分析方式,注重不同分类下建筑现象的描述性与解释性,为其建立致广大而尽精微、繁杂而丰富的客观关系链条[2]。因此,历史建筑谱系梳理主要建立在大量细节材料和文献的收集、分析、剥离上。与宏观层面上的遗产理景视野相比,谱系学方法是微观层面上的多维式文化叙事,同时两种视域均区隔于简单恢复和保存历史的遗痕,强调多支多脉,以“远观”、“细察”互为补充。
因此,在遗产理景视野中介入历史建筑谱系梳理,尤其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在福州召开之际,由本体转向在城市景观视野内理解细小而庞杂的建筑遗产,不仅有益于对福州古城的整体设计智慧和历史建筑自身营建逻辑的发见,形成应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远观细察”,亦契合多层次推进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要求。
2 遗产理景中福州历史建筑谱系梳理
2.1 福州古城历史中轴景观的“三个空间切面”
福州盆地外缘山岭环抱,盆地内“三山”鼎立,古城区内呈现出群山绵延且层层递进的“层积”景象,同时长期以来福州作为省府城市,城市布局依托山水秩序直接影响了城市轴线的发展,其中福州形制最高的建筑位于城市中轴正北,既是山水秩序的中心,也具有维系社会秩序、强化王政等政治意义[1]。这条由南大街伊始的城市中轴向南延伸直至古城外南台上下杭区域,南台河口临闽江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明清时期闽商贸易在此区域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条南北轴线亦促成了古代福州“北城”政治文化中心、“南市”闽商经济场域的“北城南市”城市格局。此外,伴随着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福州为通商口岸,延续千年的稳定社会结构面临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城市中轴线因而进一步延伸至闽江南岸的仓前烟台山,领事馆、闽海关、教堂等西式建筑遍布烟台山一带,渐而在19世纪末形成了外国人居留地建设,如图1所示。因此,观之福州城的“文化景观类型”与“城市历史景观脉络”,城市内部具有各种文化活动集中的空间,而这些活动具有向最有利的区位集中的趋势[3],政教、闽商、外国人居留地建筑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城市功能分区紧密相关,脱不开城市固有文化模式的辐射。
(a)“北城”政治文化中心 (b)“南市”上下杭闽商文化(c)仓前烟台山外国人居留地建设图1 福州城实景水墨画历史中轴景观的“三个空间切面”(李云琦改绘)
2.2 “北城”:“三山两塔、一楼”构图中的历史建筑谱系
“北城南市”中的“北城”即意指福州古城墙内的老城区,唐末五代王审知连扩福州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屏山),南含乌石山、九仙山(于山),凝定了今日所见福州“三山鼎峙、两塔耸立”的古城格局。国务院所颁布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时亦指出:“三山两塔与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市的重要内涵。”
故而“第一个空间切面”,从福州古城的山水格局、城市结构、意境营造等理景视角来探讨其古城历史建筑设计特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作《道山亭记》是中国历代众多文人墨客撰文赞美福州古城中最广为传颂的佳作,文中对福州古城的描绘始于山川形胜及建筑之繁盛:“城之中三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尽述古城大观后,曾巩以概述道山亭之由来点旨古城的整体意境:“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亭。”由此可见,城中“三山”比拟道家东海三仙山,而古城区内连绵的民居风火墙亦隐射出“东海”万顷波涛的壮阔景象,“三山两塔”联结古城区的历史建筑聚落将福州古城犹如一池三山一般的优美意境加以升华。
因此,以福州古城山川形胜联结历史中轴景观的空间构图窥探理景视角下建筑群落的经营位置:其一古城以屏山为屏,山上立镇海楼作为中轴线的北端点,清代谢章铤《镇海楼记》中云:“镇海楼者,建北城之际,障北山之缺……且夫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由此可见镇海楼的营建一则可弥补城北屏山构图上的缺失(城南已有“两塔”形成双阙),二则置身楼中可远眺大海,同时镇海楼又可成为远航海船进入福州港的地标,此对景手法的介入可谓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糅。其二是三山两塔、一楼构成互为犄角之势,两塔成为古城内寺观、民居的借景,而古城西湖八景中“样楼观海”的题词也暗示出了历史上西湖与镇海楼之间的借景关系,“湖内观山(屏山)、山(屏山)上观海,”因此理景视野下镇海楼与古城之间的构图关系是城市设计的绝妙之笔,如图2所示。
图2 福州古城内三山两塔、一楼建筑景观
在三山两塔一楼的古城构图中,古城内北起屏山镇海楼,经鼓楼、还珠门、南大街抵至南门形成一条古城中轴线,为福州古城最重要的街道(即所提历史中轴景观)[4]。进一步以历史建筑谱系视角窥之,福州形制最高的建筑,如大型衙署、寺庙、三坊七巷建筑群集中布置于中轴线两侧,如图2所示。衙署建筑占据古城核心位置,中轴线上设布政使衙门,东西侧分布设置按察使衙门与盐道、粮道诸衙门,进一步强化了政治在城市中轴线上的统率地位;寺庙建筑如中轴线北端屏山古刹华林寺是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孔庙位于南门东北侧,孔庙大成殿为清代福州城最大的木构建筑;著名的“三坊七巷建筑群”则地处南大街西侧,呈现“鱼骨状”的街巷是整个清代福州城街巷布局最清晰的街区。
2.3 “南市”:“南台上下杭”渡口上的历史建筑谱系
上文提及的古城中轴线并不局限于城墙范围内,而是继续延伸直抵闽江北岸,形成文中所论福州历史中轴景观的另一个空间切面——“南市”南台上下杭场域。南台位于福州古城区以南的南台江北岸,其产生与变迁是福州古代水陆变迁的结果。据郑祖赓《闽县乡土志》记载:“南台区距城数里许......五代南唐时,上下杭皆闽江洋洋......北自南城外起,南至泛船浦、沿江一带,统称曰南台”。如此所述,“南台”河海交汇的水文环境,造就福州具有因港兴城的特征,同时水陆变迁亦使得福州城址和港市的空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其中关键在于陆地向南的迅速发展,城南的码头商业区离城区越来越远,至宋代,经济的空前繁荣和人口的激增,出现了“城”与“市”分离的趋势,福州城市布局为之一变,老城区居北,南台居南临江,在这两个不同功能的区域之间,以一条十里长街相联,这就是反复提及的“北城南市”两个空间切面与“历史中轴景观”的形成。
图3 福州城区与南台港市之间历史空间演变图谱
伴随明清时期南台逐渐由沙洲演变为内陆,本就十分繁华的南台港市,不止有北宋时期诗句中点旨的“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这样形容码头港口的空间盛景,也从氤氲着古远商贸气息的“民居鳞次,舟航上下云集”中映射出遗产理景视野下的建筑学意味。梳理南台区域的建筑谱系,首先是融宗教活动与商业活动为一体的场域特征。如庙会作为南台宗教活动的重要形式,与南台典型的商业活动“墟市”往往杂糅在一起,反之庙会用地往往又是居民文化活动的场所,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因此都与日俗接近。由此衍生出南台区域影响面最广,兼并宗教活动与商业活动的一类建筑:天后宫兼工商业会馆。会馆建筑作为地域文化在异地展示的窗口和物化标志,漕运-商品流通、人口流动-沿线城市-会馆构成了一个封建经济重镇社会组织的整体[5],但是与其它地区会馆建筑不同,由于福建对外交通以海路为主,商人都要供奉航海保护神——妈祖,因此临水一带都设妈祖庙,抑称“天后宫”,而这些“天后宫”往往又直接作为会馆使用,因此,不仅在使用上兼有宗教活动与商业活动组合的双重特征,如图4所示,甚而成为地缘纽带遍及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其次,明清时期省内各地亦多在福州设会馆,南台区域会馆数量尤多,使得这些会馆建筑皆带有各地的形式与风格,如广东会馆的建筑布局、造型完全是广东的典型做法,被福州居民用方言戏称为“广东厝”。此外,有众多街巷皆是以工商行业命名,因文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熬述。
图4 宗教活动与商业活动为一体的会馆建筑
2.4 仓前烟台山:“外国人居留地建设”中的近代历史建筑谱系
烟台山地处闽江南岸,是仓前山的一个分支,自元朝以降这里设炮台和烟墩,发生紧急情况则烧烟报警,故名烟台山[6]。从地理环境窥探,烟台山因地处高地而作为闽都数千年来闽江口岸城防的重要监测地点,自古即是福州内城的重要门户。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福州开辟为通商口岸后,侨居福州的英国人数量倍增,但是当时英人却未能购置到一处房产,真正使得西方近现代建筑在烟台山遍布的事件是中国海关大权的旁落,1861年闽海关洋关在泛船浦正式成立,随即洋人在烟台山一带广置房产,先是如闽海关税务司公署、闽海关税务司公馆、海关洋人俱乐部等闽海关建筑的兴起,渐而领事馆、教堂、教会学校遍布烟台山,19世纪末烟台山形成外国人居留地建设。
由此,以建筑样式作为烟台山历史建筑谱系窥之(图5),近现代建筑在烟台山发展之初多为“殖民地式外廊建筑样式”,这种源于印度英国殖民者建造样式的简易廊房经由东南亚北上进入中国。在烟台山一带早期多为闽海关及领事馆类型建筑,且多集中在地势较高的乐群路一带。究其原因,与古时烟台山作为城防属性相似,闽海关、领事馆建筑选址于高处,其一即是便于监测城内及闽江口岸动态;其二这些建筑在当时体量比柴栏厝式民居建筑更为高大,更佳凸显其在场地中的空间地位。另一条谱系线索是烟台山历史建筑整体上受到英式建筑影响最大,除了开埠之后程式固定的殖民地外廊样式是始自英国殖民者建造以外,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公园路、复园路一带还出现了各式异化了的“外廊样式”。这些建筑或多或少仍保留着“外廊样式”,但是又在风格上融糅了英国维多利亚风格及其在东南亚衍生出的“南洋风格”,如公园路上的西林小筑、复原路上的颖庐等,它们建造年份普遍都在1920年~1930年间,处于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福州近代建筑由“外廊样式”向更多元样式发展的见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烟台山住宅建筑样式向“中西折衷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如金峰里的金峰别墅、巷下路的吉庐等,它们往往在外立面裹挟着巴洛克式曲线山墙院门,同时民居里面还夹杂有福州临江口岸地方民居的典型类型——“木屋”,福州地方方言称之为“柴栏厝”。此外,乐群路上的石厝教堂和力礼堂则是基督教建筑在烟台山乃至福州的典型代表。因此,从地理分布及建筑样式、功能类型可见,如此多样的近代西式建筑云集烟台山,亦使19世纪末形成的烟台山外国人居留地建设成为了“福州近代建筑发展史深度的开门”。
图5 烟台山不同时期、不同地理位置出现的三种建筑类型
2.5 遗产理景中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思考
由是观之,街巷和聚落空间的形成,在无形中也促进了福州历史建筑区域谱系的建立和发展。然而历经岁月沧桑,历史建筑价值在城市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双重语境介入下逐渐被重构。一方面福州作为全国较早开始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城市,截止202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历史建筑风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九条措施通知,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19个历史地段232条老街巷都相继启动修缮工程[7]。与此相对的是,根据市委工作部署,三坊七巷、上下杭和烟台山改造,拆迁棚屋区面积108万m2,腾迁群众1万多户[8],依托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土地转让、异地安置等方式开发商业服务设施,建筑价值与修缮项目的当代角色(文化、历史、旅游、商业的综合体)被整合在一个文本中,为城市带来社会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与社交媒体、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碎片化使得快速传播与瞬时性构成的建筑景观往往能够在各种瞬间跳脱出来,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异地迁建”。如晋安区上社10号古厝作为保留较为完整的清代传统古民居迁建至鹤林生态公园,成为公园内唯一的古建筑景观而迅速成为“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上颇具人气的景点,然而与此相对的是历史建筑原生环境的缺失导致异地迁建的历史建筑往往作为“奇观化”景观的同时也成为了新场所中的空间孤例。此类异地迁建的案例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人们面对历史遗迹的态度——以片段式、瞬时性的建筑场景为层层叠叠的历史建筑脉络提供当下解释。
3 遗产理景中福州历史建筑价值解读
3.1 福州历史建筑保护的“空间价值”
历史建筑被恰当使用是建筑遗产保护最基本的价值体现。同时还要进行保存空间证物、唤起历史记忆且面向未来发展的有价值的探索。以课题组梳理的烟台山“殖民地式外廊建筑”研究为例,乐群路的乐群楼、闽海关税务司公馆,爱国路2号的原美国领事馆现已完成了单体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但是空间体验与环境感知的均质化使得这三座殖民地式外廊建筑并未形成再现历史情境的文化张力,如图5(a)所示。
与此课题组关注到的一处已被拆毁的烟台山闽海关宿舍楼建筑,透过课题组图绘的建筑复原图可见(图6),在建筑样式与营建时间与上述3座外廊式建筑相似的语境下,该建筑以直通二层且体量巨大的阶梯挡墙,巧妙地遮蔽了一层的储藏空间,既解决烟台山地处闽江南岸地面空间潮湿不宜居住问题的同时,也为建筑提供了始自西方古典式的庄重立面,而周遭环境则是依地势和高大挡墙而创造的花园景观;另一个典型个案则是乐群路原法国领事馆建筑(图7),这座尚未修缮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历经领事馆、洋人宿舍以及解放后为多家市民混住等使用功能的更迭后,尽管外立面破旧,但是后期添建的美人靠建筑构件以及与传统柴栏厝民居建筑结合形成的“合院空间”,使得经历无数次层叠、更新、扩展后的“殖民地式外廊建筑样式”在空间形制上已经具备了与蕴含福州地域建筑意味的“古厝”联姻的阐发潜能。因此尽管历史地段建筑风貌的整体性保护已在当下形成共识,但是在发达的形式背后却也存在着“重有形主体(建筑)、轻无形脉络(空间)”的建筑遗产保护现状。
图6 原闽海关税务司宿舍楼
图7 法国领事馆形成的院落空间及与柴栏厝民居之间的同构
3.2 福州历史建筑利用的“公众参与”价值
藉2004年“世遗大会”为契机,苏州在世界范围内叫响了“园林”,作为第44届“世遗大会”承办地,福州立足古厝特色,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筹备世遗大会,截止2020年,包括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在内的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集体向公众亮相,这仅仅只是藉筹备世遗大会良机推动古厝保护的一个侧面。而在福州方言中,“厝”代指人居住的房子。因此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始终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福州,福州老建筑百科的“在场”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该民间组织既包括专家学者,也包括普通公众,源于对历史建筑的热爱,他们深入社区,与原住民进行访谈,将碎片化信息整合为完整的建筑历史档案,并借助“福州老建筑百科”网站向全社会发布。
与此相对的是,在碎片化的历史建筑群开发利用上,如上下杭三捷河两岸的业态主要以餐饮和零售业为主,且多为连锁品牌,缺乏闽商文化、渡口文化等相关地域特色的体验项目;烟台山已修复的几座“殖民地式外廊建筑”几乎都未向公众开放。因此在全面推动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背后是薄弱的业态布局和缺乏创新的文化资本转化,让历史建筑从物质性保护向社会功能需求价值转型上未得到足够重视。
4 结语
着墨于福州“北城南市”的文化模式及仓前烟台山外国人居留地建设,正是为了提供另一种解读城市发展轨迹的视角,而这些与城市紧密关联的“空间切面”,能够为型构关于历史建筑谱系观念提供部分且不可或缺的基础。尤其是福州作为拥有丰富历史建筑的文化名城,所面对的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严重碎片化。正如吴良镛先生从福州古地图研究中惋惜闽都古城为“失去的东方设计传统”,因此,当下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应不止于针对建筑物的“拜物教仪式”或文化创意产业的单向度巧思,相关的遗产保护和建筑遗存更应回归城乡背景而非从中剥离,使得历史建筑成为有助于城市、社会建构的积极元素,思考历史建筑在福州城市空间、空间形态乃至城市社会中的秩序,此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