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小学数学教学的应有姿态

2021-08-0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双沟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分数单位教材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双沟小学 管 娟

不知从何时起,“速成”一词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一时间,似乎什么事都可以被速成。记得多年前,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写了《孩子你慢慢来》一书,这本书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许多感动和启迪。她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替代的,这一过程极其缓慢,慢到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孩子在渐渐长大。学生的成长如此,其实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它无法替代,更无法速成,只能由学生自己慢慢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汲取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

一、素材呈现慢一些:让学生多体验一会儿

数学学习离不开合适的素材,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纵观当前各种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时都非常审慎地选取各种素材。不过,由于受教材版面等因素的制约,编写某一知识点,有时只能围绕一道例题展开,但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好在如今多媒体技术已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它具有图、文、声并茂的强大优势,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教师借助网络可以轻易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这让简约的教材得以丰富起来。不过,技术的先进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课堂上,光彩夺目的课件常常会让学生目不暇接,学生根本没有体验的时间,其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摸清学情,适度放慢脚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丰富自身的学习体验。

例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中,编排了两道例题,一道是教学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另一道是教学路程和时间的比,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概括出比的意义。显然,此时概括比的意义比较牵强,两个素材的呈现并没有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笔者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教学:

片段一:激活旧知,引出“比”

谈话:六(1)班男生19 人,女生21 人,你能用一个分数说说六(1)班男生和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集体交流。

片段二:自主探索,认识“比”

(1)初步感知“比”。

出示:六(2)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8 ∶7。

提问:你觉得六(2)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比较“19∶21”和“8∶7”,能说明六(1)班的男生一定比六(2)班男生多吗?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2)深入理解“比”。

出示:高铁提速后,从甲城到乙城约600 千米的路程,原来大约要3 小时到达,现在2 小时左右就能到达。

提问:从这一信息中,你能找出比吗?

学生集体交流。(预设学生找出3 ∶2 和2 ∶3 两个比)

出示:600 ∶3。

提问:读一读这个比,你知道这是谁与谁的比吗?

师指名回答。

出示:路程÷时间=速度。

说明:我们把路程除以时间又叫作路程和时间的比。

继续出示:

提问:解决这样的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数量关系式?从中你能找到比吗?

师指名回答。

出示:总价∶数量=400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接着出示:

提问:解决这一问题你想到了哪个数量关系式?你能找到比的关系?

指名回答。

出示:面积∶长=24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引导思考:(屏幕集中出示所有例子)你觉得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之间怎样的关系?

小组讨论,明确: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比。

这部分教学片段从班级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说起,从同类量的比到不同类量的比,学生在各种熟悉的情境中与“比”不期而遇。毫无疑问,这些素材的渐次呈现旨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此时,学生对比的认识不再是一个单调的概念,一串无意义的文字,而是一些具体的实例,一段扎实的探究,这样的学习体验是美妙的、深刻的。

众所周知,教材只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为方便不同地域师生的使用,教材中选取的例子大多都是通俗易懂的。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面对生活背景、数学基础截然不同的学生,每位教师备课时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开拓性使用教材,并根据学情适时调整素材的呈现进度,让学生多体验一会儿。

二、过程展开慢一些:让学生多经历一会儿

随着课程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过程”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这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课上不完”的情况,一节课40 分钟,一面是既定的教学进度,一面要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于是,不少教师就在这样的两难中纠结并慢慢找寻出路:拉着学生快速经历学习过程!课堂上,“快”成为教师的口头禅之一,我们看不到教师和学生应有的从容,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在教师的催促下向终点冲刺。这样的课堂看似也经历了过程,但这样的过程无异于囫囵吞枣,只会凭空增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在这样畸形的过程中消磨殆尽。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笔者听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关于“分数单位”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教师A:

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揭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出示:

提问:这四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它们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指名回答。

教师B:

课件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分数的发展史。

简介:埃及分数

出示: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哪个埃及分数?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

接着逐一出示:

师指名回答。

追问:回想一下刚才的研究过程,你觉得这几个分数中哪个分数最重要?

师指名交流后,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出示:

提问:这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指名回答。

两种设计,孰优孰劣,不言而喻。相比之下,不难看出,教师A 对分数单位采用了一种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做法,这样的教学完全指向于知识点的掌握,索然无味。教师B 充分认识到分数单位的重要性,在分数发展史的介绍中自然引出“埃及分数”,接着从“埃及分数”说起,通过演示一幅长方形五等分图逐步涂色的过程,使学生感知分数单位的不断累加,从另一个侧面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过程看似烦琐,实则意义深远,使得分数单位根深蒂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从中也能体会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分数,从不同的层次理解分数。

学生建构新知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有快有慢,因人而异。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度拉长知识的建构进程,让学生多经历一会儿。

三、练习应用慢一些:让学生多探索一会儿

实践证明,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需要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引领学生感悟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从一线教师的课堂中不难看出,当前,大家已十分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有意无意间忽略了知识的应用过程。究其原因,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编排了详细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与应用”等内容,不少教师直接套用现成的习题按部就班地展开练习,根本没有针对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深入思考“练什么”“怎么练”等核心问题。这样的场景经常浮现在笔者眼前:教师出示问题后,指名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解答,可没过一会儿,教师便开始反馈,这时,班上极少数优等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来得及深入思考便被终止,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久而久之,课堂教学中新授环节学生尚且兴致盎然,但到了后期的练习环节便思维懈怠,消极应对,更多的学生不会去主动思考,他们习惯了等待,等待老师或同学的讲解和分享,显然,这有悖于教学的初衷。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一课时,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大胆地整合,最终呈现了两个版块的练习,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应用中增进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1)看图找百分数。

(2)选择适当的百分数填空。

出示:21% 230% 48.4% 100% 3.13% 75%。

①国庆黄金周期间,九寨沟等旅游胜地的客房“一房难求”,各酒店客房出租率高达()。

②截至2014 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为30.03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 )。

③研究表明,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占( )。

这里,笔者没有挖空心思设计那些吸睛指数非常高的练习,而是在司空见惯的素材上稍加变换,便有效提升了练习的质量。第1 题“看图找百分数”是一道开放题,这里笔者给学生1 分钟时间独立寻找,不同的学生从图中可以找到不一样的百分数,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启发,寻找与分享的过程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2 题“选择适当的百分数填空”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他们需要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和经验做出判断,并加以解释和说明,其难度系数可想而知,但学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他们在阅读信息、综合分析、对比选择的基础上精准地找到了答案,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可见,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已非常深刻。

理想的练习与应用应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他们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当然,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为达成这样美好的愿景,我们在组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多探索一会儿!

如今,社会、家庭与学校对“速度”的欲求填满了教育的每个角落,在这样一个以“快”为尺度的时代,学生、家长和教师越来越承载不起。学习需要慢下来,给学生,给家长,也给教师一个喘息的机会,喘息并不是消极的懈怠,而是还原学习的本质,和学生共同认真地度过每一个学习瞬间,厚积而薄发。

猜你喜欢

分数单位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分数的由来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