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与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2021-08-02刘天华

艺术评鉴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刘天华

摘要:高校音乐通识课是美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通识课的开设旨在丰富美育课程中的艺术类课程体系,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在音乐领域内的知识水平,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对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通识课  美育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100-04

高校美育课程是增进人的全面素养的必修课程。目前,全国各类高校都有相关的美育课程列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2020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育教育实际上是从外到内的、从知识到素养的关乎人的灵魂式教育。美育教育的实施主要涉及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专业涵盖音乐、美术、戏剧等专业及其子专业。因教学对象涉及不同的专业,因而,高校美育课程多以通识课程的性质呈现,少量专业课程作为学生沉浸式体验。教学模式目前仍然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与诸多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相一致。多年来,美育课程在高校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凸显,究其原因仍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以音乐类美育课程为例,以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的发展之路。

一、通识教育与音乐通识课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业教育且又和专业教育共同构成大学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大辞典》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应接受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通识教育通过设置通识课程来完成,目前在国内大学阶段开设的通识课程主要有三个模板:人文类课程组(文学、历史等)、艺术类课程组(音乐、美术、书法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组(生物、科学等)。这三个模块分设于不同的学期完成,并给出对应的学分数。因为是通识课程,国内大学一般都采用选修型、大班制上课,当前还有许多有条件的学校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在尔雅、超星等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供学生在一定周期内自行完成学习。通识教育的课程都以开放式的考查模式来完成课程学分。撰写学习心得、制作学习PPT并汇报等方式成为当前大学生完成通识课程学分的主要方式。

音乐通识课是通识教育艺术类课程组中的一个课程门类,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中外音乐赏析、中国民间音乐鉴赏等理论类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会开设通俗歌曲演唱、重唱表演唱、合唱等实践类课程。音乐通识课中的理论课程开设在开课前对教学对象没有任何要求,所有热爱音乐的学生都可以自己选修;而音乐实践类通识课学生在选课前需要经过开设学院的相关教师对其进行音乐基础素质的测试,主要对学生的音准概念进行摸底。音乐理论类课程结课的方式与其它课程组的结课方式相当,音乐实践类课程组的结课更注重测试学生自主驾驭音乐的能力考查,也就是需要实践考试。独唱、自主排练小组唱、指挥合唱团都是有效的考查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也通常被广泛采纳。

大学通识教育给予在校学生多维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本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音乐专业的学生通过中外文学课程的学习、历史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文学修养,丰富知识背景,在演绎音乐作品中能够准确把握其风格、了解其创作背景,从而能够完美的表达出来。文学专业的学生经过音乐、美术类通识课程的学习,贯通文学与艺术的思维,在创作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加充实情感,增添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理工类学生参加通识课程学习可以为其培养人文和艺术思维,有助于他们从多角度破解自然界的神奇和奥妙。

因此,大学通识教育是要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个人素质的提升。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需要遵照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来构建内容,从而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音乐通识课作为通识教育中艺术类课程组,除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还需要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参与选课的学生从音乐知识的掌握到个人修养的内化、从表演技巧的展示到个人情感的表达互相作用,共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二、高校音乐通识课实施现状

音乐通识课在高校开设的现象很普遍,原因在于音乐通识课所包含的音乐基础知识、中外音乐赏析、中国民间音乐鉴赏等课程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同时,这类课程理论性和感官性较强,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形成闭合圈。所以,这类课程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说能够学、可以学,能理解、易掌握。尤其是音乐赏析类课程,教师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穿插图文和影像,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通过感官触动增进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是当前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

多年来,常规的教学模式对音乐通识课程的知识传递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并内化于心。部分学生在选修该类课程之前对音乐了解并不多、兴趣也并不大,但是,经过课程的学习,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激起他们主动学习音乐的热情,并且在学校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场合中能够“挺身而出”,尽情展示他们在音乐通识课中学习的成果,展现他们在音乐感召下的新时代青年的热情。

对承担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师来说,音乐通识课教学是锻炼他们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磨刀石”。当前高校承担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来自于音乐专业的教师,他们自身曾经接受过多年的音乐专业学习和实践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承担音乐通识课教学在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上没有障碍。然而,现有高校大学生音乐通识课教学中也时常会出现教师将参与通识课程学习的学生和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相提并论的教学理念,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从心理上、思想上出现错位,认为这些学生难以理解音乐知识,或者觉得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从而导致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演变成“放羊课”,大大歪曲了音乐通识课设置的本来初衷,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类情形也不少见,出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没能有效的区分教学对象差别,没能理解音乐通识课和音乐专业设置的区别,没能厘清音乐通识课教学的思路,最终导致课程教学的失败,或者说达不到音乐通识课所要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大學生素养的效果。

学校教育的其中一个职能是文化的传承。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不仅能够传授知识,也能传承文化。部分高校自主设置地方音乐赏析类通识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把地方音乐的知识传递出去,让更多在校的大学生能够了解地方文化,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文化传承的需要倒逼高校需要建设地方文化课程,尤其是在音乐通识课范畴内开辟地方音乐赏析课程很有必要,目前在山西、安徽、河南、云南等省份有相类似的课程建设,成为当前高校音乐通识类课程建设的一个亮点,值得进一步深入和逐步推广。

三、高校音乐通识课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改革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而进行的旨在让当前人才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在当前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潮流影响之下,对高等学校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综合性、复合化。这种需求的产生与社会进步有直接联系,也昭示着高校人才培育教学改革时代的到来。

音乐通识课作为高校素质类培养课程,在这一大变革中是否需要积极跟进,答案是肯定的。原本音乐通识课就是为提升高校人才素养服务,在当前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单纯的介绍音乐知识、阐释中外音乐发展脉络、播放几首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人才素养的提高不仅在理论层面,也就是内化于心,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即外化于形。心、形结合,实现音乐通识课程美育功能的效果。所以,针对当前高校音乐通识课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导性教学现状,需要将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费孝通认为:课程的改造必然将以立场和思想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每一位大学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教学倾润着自己的立场、观点、想法等。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教师教学思想的表达而转变。所以,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师、教学、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系列化的革新。

那么,音乐通识课的教学改革重点在哪里?约翰·布莱金指出:音乐中最重要的东西就存在于人的体内,等待着被开发和完善。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技能展现同时具备,技能展示的教学内容需要多于理论教学内容。当然,这也不是消弱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学习在先,当理论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对音乐有了较为全面认识的时候,再传授技能,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有益于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在音乐通识课中,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挖掘人的音乐性。

美育的功能强调寓教于乐。改革后的音乐通识课教学不仅能实现美育的功能,而且还能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增长音乐技能,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时能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奠定基础。因此,音乐通识课改革的必要性在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它将为高校美育素质课程焕发新的活力,引导新的人才培养方向。

四、音乐通识课美育意义的实现

高校音乐通识课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为音乐通识课是高校美育课程艺术类课程模块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丰子恺指出:艺术教育之特色在于感化。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高校美育课程艺术类课程的重要功能。音乐通识课何以来感化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如何使他们内在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这是开设音乐通识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李泽厚指出: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这种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音乐通识课开设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构成,陶冶学生的情操。而音乐通识课的教学必须遵循音乐作为艺术一个门类的内在规律性和人从感官到心理的逐步接受的过程规律性。善、真的统一实际上是事物存在的规律和人作为生物体存在规律的完美融合。

如果将音乐通识课只看作是一门公共课程,那么该类课程只是与普通专业课程相一致的课程意义,不能体现出其艺术素养教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授音乐通识课时,关键要抓住课程实施的本质,即提升学生素养。如果把握不了这一点,教师就不能将非音乐专业学生和音乐专业区分开来,课程教学必将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参与音乐通识课时,要更换学习思路,把学习的基点放置于寓教于乐之上,这样才能把该类课程学好,而不是把音乐通识课学习等同于其它理论课程。

多年来,高校音乐通识课一直定位于美育课程或者素养课程,因为音乐通识课程與美术、书法、戏剧等其它课程一样具有从外在的学习到内在情感养成的过程。音乐通识课在改革后以理论教学和技能传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增进了提升学生素养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音乐通识课上掌握的技能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来。所以说,音乐通识课的美育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个人的情感养成和构建复合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是在社会大发展背景下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的前提之下所倒逼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一种趋势。音乐通识课改革主要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取得成效,也是高校美育课程建设所必须做的一项工作。音乐通识课改革的成败将对于其它高校美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我们说,教学没有儿戏,人才培养不容投机取巧,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应该成为当前高校永抓不懈的一项教学工作来对待。

参考文献:

[1]仲呈祥.“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学习《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笔记[J].美育学刊,2018(0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DB/OL].2020-10-15.

[3]《教育大辞典》编篡委员会出版社.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费孝通.大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6]丰子恺.艺术教育[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

[7]李泽厚.美学四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