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探索

2021-08-02付亚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词听力文章

付亚

阅读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很多教师经常遵循听(听力)、说(口语)领先,读(阅读)、写(写作)跟上的语言学习规律,这里所说的读主要侧重于阅读。而下面要谈的主要是关于我对读的认识和实际教学中对于读这一环节所采取的一些作法。

一、带读与跟读

现行的英语教材,不像汉语,一开始就接触拼音,而是让学生先接触一些简单的词汇和日常用语,先接触26个字母,等到对英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才开始接触音标。我们的英语课时数安排要完成现有的教学内容是很紧的,因此音标的学习只能穿插在其它教学中,很多老师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对音标进行系统的学习。从我校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到了初中仍不能熟练、独立、准确地辨认和发音,所以带读变得必不可少。相对来说带读比较简单,有时我让一些语音较好的同学在学生词时先读一遍,然后自己带读或让学生跟着磁带读,有时则利用早读时间请一些语音好的同学到讲台前带读生词或课文。通过带读和跟读,规范了学生的音准、重读、弱读、升降调、速度、意群与停顿、节奏、爆破声等。让每位同学能自己拼词,先过语音关,奠定自学、朗读和听力的基础,减少了单词记忆的困难。

二、朗读与诵读

我们现行的教材,英语教学虽然已经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方法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方法过渡。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师生的英语教学活动往往围绕考试体系和评价体系来开展,根据各地中高考的指挥棒,高中以后,教师很自然地不再把朗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我们由此可以看见,高年级的学生不愿大声朗读了,早读课时出现了冷场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而中考不仅要求我们的考生要俱备扎实的基本功和阅读能力,还要考听力,甚至口语。因此,朗读的不足逐步影响高中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从我自己这学校来看,每天课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自习课,学生作业很多,每天晚上都睡得很迟,早上起不来,一醒来就忙着吃饭上学,学校的早读课一、三、五读语文,二、四给英语,但基本上都用于做听力训练了。因此早读这一优良传统已不复存在。

朗读能熟习教材,增强语感,能促进阅读速度,能提高听力反应速度,能帮助熟练记忆各种知识点。本着这些好处,我在自己任课的两个班级进行了朗读专项实验。我们学校下午通常5:40放学,晚上7:30才开始晚自习,这期间时间较长。又由于我校地处闹市区,很多同学傍晚无事就上街玩,要么男生就一直在操场打篮球。因此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7:00~7:30这段时间全部到教室集中,进行晚读,期间不允许做作业,只能把英语书拿出来大声地朗读,并让班长或科代表进行监督,自己有空时也会去看看。为了配合晚读效果,每天布置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课文中的好句好段划出,或划定一些范围,加上课后生词,课内知识点给学生去读,第二天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请个别同学起来朗读或背诵或全班进行默写,偶尔也开展一些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通过个方法,让学生每天抽出30分钟真正读英语,把学生从题海中拉了出来,保证了读书时间,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

三、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书面语言材料中吸取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作为高考的重头戏,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数量众多的文章,要速度要质量,词汇关很重要,在上一环节所谈论的读书活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每天的朗读和背诵积累的大量词汇此时就可以大展身手了。阅读不仅是词汇的积累,它本身也有很多技巧。

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英语阅读方式。阅读一篇文章,有的只要了解它的表层意思,对这篇文章作细节理解;有的则要了解它的深层意思(寓意),并对这篇文章做归纳性(评价性)理解,甚至要求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看懂文章所采用的手法等。阅读时难免遇到生词,猜测生词也有技巧。如果是专有名词,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是人名还是地名,或是其它组织的名称。对于这些词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有的生词可通过构词法来分析判断,如有些词的词干是学过了的,只不过是加了前缀或后缀转换了一下词性或词义而已,有的是两个单词合在一起的合成词等。对于这些词依据构词法的知识就能够猜测判断出它们的词性或词义了。另有一些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来判断它们的含义。如果遇到个别难以猜测其义而又不会影响到对文章理解的单词,则要以大胆跳过。此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和差异,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传统节日、幽默禁忌等生活文化背景及与中国的差异也能帮助阅读的理解。

除了向学生教授这些技巧外,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为了避免传统教法弊端,寻找利于英语学习的科学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做到:

1.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有互动交往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的创造各种交往情景,设法使死板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景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同时,活化了教学内容也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要有可行的教学任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强调完成任务是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功能性三个方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并且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全面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使学生敢于去尝试不同难度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到,并都能解决问题。

3.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上,在一种单调乏味中,简单重复机械操作,于是我们成了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而实际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我们教者要探索和构建创新学习的模式,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善于思考的基础上更好的学好英语。

另外,每周我专门安排一节课做阅读专项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5篇阅读。阅读要求:1.先浏览问题及答案,了解阅读的目的,该文章是要做细节理解還是要归纳性理解等情况。2.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用笔把文章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点用笔划出,在边上标上问题的序号,以便下一步讲评时方便,通读全文,了解大意。3、准确、祥细地比对问题答案和上一步所划出的信息点,找出正确答案。讲评阅读时,一般的文章通常不做逐字逐句的分析和翻译,而是和学生共同查找问题所在的信息点,要求学生此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信息点所在位置,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文章中与问题有关的一些确实难理解的句子做适当的解析,这样做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通过对读这一环节的加强与实验,学生的口语好了,不再学哑巴英语;语感增强了,听力也跟着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也明显改善;甚至写作也更好了,因为平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好词好句,到写作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所任教的一文一理两个班的成绩较之试验前同本年级其它班级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两个班成绩均跃居文理科之首。以后将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方法,并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同年级推广。

猜你喜欢

生词听力文章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