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策略

2021-08-02温妮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作业

温妮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当前劳动教育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研究内容,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小低年级劳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策略研究,从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出发,根据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现状,对小学低年级劳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策略提出四方面的建议:一、以培养劳动意识为目标。二、以增强生存技能和提升自理能力为主要内容。三、发挥家务劳动作业的重大实践性作用。四、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旨在为小学低年级劳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提供思路。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技能;作业;评价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刻不容缓。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于教育有综合育人的工作价值。劳动教育是党在新时期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事关亿万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事关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切实抓好劳动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任务。《意见》中指出,全面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职业院校、大专院校、高等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全面、实用、开放、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关于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系统加强社会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每天应对学生校外工作时间做出规定。所以,开发校本劳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课程开发的相关理念以及劳动教育的目标,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劳动课程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以培养劳动意识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观告诉我们,一切行动以理论为依据。当前我国存在忽视劳动,惰于劳动等现象,家长的唯分数论导致过多为孩子包办,仅以学业为重,促使孩子劳动意识薄弱,且缺乏一定的劳动能力,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要改善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劳动思想认识以及转变以往劳动观念,为树立新时代的正确劳动意识夯实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段的劳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本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为主要目标。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小学低年段劳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要大力发扬劳动精神,继承中我们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以此培养小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拥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只有从小尊崇劳动、尊重劳动、知晓劳动最伟大、最光荣的道理,以后才会形成热爱劳动、勤苦劳动、认真劳动美好品质,成为新一代为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志向远大的劳动青年。

二、以增强生存技能和提升自理能力为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大部分家庭不再像以前一样存在温饱,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出现一些过度宠溺甚至包办一切的现象,导致出现一部分孩子缺乏一定的生存技能和自理能力。为改善这种状况,提升孩子的劳动能力,小学低年段的劳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可以先以增强生存技能和提升自理能力为主要内容,劳动课程应先以生存技能和自理能力的劳动示范为基础性学习,例如,自理能力类的整理书包和书桌、整理床铺叠被子等基本技能。生存技能类如洗衣服、做饭等。而课程的设置可以先从认识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劳动工作和劳动注意事项等开始,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理解劳动,认识劳动,掌握劳动。此外,劳动技能的学习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具体习得能力,对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的劳动技能要求不必过高,因此具体劳动技能的学习难易度应呈螺旋式上升,难度较大的劳动技能可以分层分级进行学习,梯度式设计,从而让学生一步一步掌握各项基本劳动技能。

三、发挥家务劳动作业的重大实践性作用

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作业活动,是我们儿童的体力、智力以及道德能够和谐发展的主要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作业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工作活动必须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研究表明,国外小学劳动教育尤其注重通过布置家务劳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特别是西班牙,鼓励家校建立合作关系,重视学生的家务劳动,让学生每天做家务劳动,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创造力。该理念已应用于国外基础教育,当地教师表示:“我们不可以按以往方式让孩子一直做家庭作业,如今要做的是找出一种全新的观点和视角。”家务劳动作业的布置,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树立了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让父母也参与到陪伴孩子学习发展的过程。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渊明先生也曾说: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劳动的本义即是“做”,劳动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从教育的目的来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大力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以学校劳动课程为基础依托,以家庭家务劳动作业为实践基础,通过家务劳动作业的合理安排和设置,让学生在具体家务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并体会劳动的快乐。此外,建构主义理论者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感知性活动中,教育应与情境社会实践活动相关,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参与,逐步掌握相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因此劳动教育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布置家务劳动作业,能使学生通过具体家务劳动实践,学会相关的生存技能以及自理能力。

四、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观在于评价学生的优缺,常常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习得性目标,评价应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劳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劳动的意识和劳动技能,因此我们应该转换以往的评价模式,由目标取向评价转为过程取向评价为主、目标取向和主体取向评价为辅的新型评价观,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评价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评价方式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应该形成生成性评价和多样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从“参与率和参与态度”“活动体验收获”“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三方面去评价,鼓励家长进行实践过程观察的即时评价,学校则采取“成果展示”、“项目评价”“阶段综合评价”等评价策略,由此激发学生劳动的内驱力,初步形成劳动光荣意识,实现使学生从“做劳动”到“爱劳动”的转变,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列主义劳动观,并且在评价中形成良性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比较中你追我赶,积累更加丰富的劳动经验。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的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仍然相对薄弱,劳动课程体系也尚未成熟,因此我们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多方因素,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理论体系,通过劳动课程的建立和实施,真正落实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在劳动中导人育人,同时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一批爱劳动、尊劳动的新时代劳动青年。

参考文献:

[1] 谭瑞欣.家务劳动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J].人民教育,2019,(1).

[2] 江潮.当代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7.

[3] 王月芬.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作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作业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