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质量评估方法初探
2021-08-02植继成
植继成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是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研究项目。为了凸显研究中的改革与提升中的“设计与实施”两个中心主题,并把过程研究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彰显研究成果的真实成效。下面根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谈谈设计与实施的质量评估方法,与同行者共同探讨与分享。
一、研究目标
在新课改理念下,研究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运用“器材化整为零”“实验随时性”“实验就近性”和“灵活自助性”的实验探究方式与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研究,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科学素养和创新与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器材化整为零”“实验随时性”“实验就近性”和“灵活自助性”自觉探究时学到物理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乃至我县、全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新路子,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理念,推进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素质教育,大面积和大幅度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途径。
二、研究内容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地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实验条件在“普实”工作的带动下有了一定的改观,但由于资金的短缺,尤其是广大的山区农村中学,仪器室和学生实验室仍是很简陋,两室不连成一体,难以适应在新课程标准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为了更好地推进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改革与实施,能正确顺利以“器材化整为零”“实验随时原则”“实验就近原则”和“灵活自助原则”实验探究的方式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1.拓展实验教学的功能
过分重视实验中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要培养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通病。当然,实验技能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不论实验仪器将来如何发展,实验技能总是需要的,只不过其内容会发展变化而已。但是,过分强调实验技能训练,会使实验思维等方面的训练被冲淡,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会被分散,学生往往并不理解技能要领,只能机械性模仿学习,这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乃至对自然学科的学习兴趣必将大打折扣。何况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以自然学科为职业方向,既使准备从事与这方面工作的学生,他们还要经过多年专业或职业培训。所以,实验教学应突出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这就是“灵活自助性”实验探究的指导思想。“器材化整为零”“实验随时原则”“实验就近原则”和“灵活自助原则”实验探究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同时还具有情感效应、心理效应和实践效应。
2.转变教师观念,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器材化整为零”“实验随时原则”“实验就近原则”和“灵活自助原则”实验探究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说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自主、能动和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这有赖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传统实验课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型实验课,教师的行为大有不同,这就是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之处。
三、评估方法
针对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改革与提升的质量是通过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来的,而质量的评估方法要充分围绕目标和内容的成效性来体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与选项进行量化评估,具体表现在:
1.教师学案设计层次
学案的设计,是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首要层面,它的重点是具有打破常规和传统的思维定势即改革,它的质量是通过学案设计中的改革使得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有所提升或较大的提升。对于有改革与提升的实验教学的设计,具体包括以下的层意:A.教师和学生活动比例分配;B.各环节目的明确程度;C.问题设置的可考性和拓展性;D.学生参与率的估测;E.学生动手率的估测;F.学生交流率的估测;G.学生反馈率的估测;H.学生问题率的估测;I.问题悬念的梯度;J.适度和可操作性;K.时间合理性的估测;L.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O.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度。
2.课堂呈现层面
A.实验的引入方式;B.实验引导和过程解读艺术性或亲和力;C.引导或指导适可度;D.学生参与率高低;E.学生动手率;F.学生交流率;G.学生反馈率;H.学生问题率或追问率;I.实验结论正确率;J.实验成功率;K.解答相应考题的正确率(知识运用能力);L.改进或创新率;M.互动率。
3.学生独立实验操作层面
无论是学生课堂实验或还是课外实验,主要评估体现在:A.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条件方便度;B.学生能进行实验操作的时间性;C.学生独立操作熟练度;D.学生协作度;E.学生对实验器材的熟悉度;F.学生参与度;G.实验成功率;H.学生反馈率;J.学生对实验热情度。
4.学生考试层面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设计与实施,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高質量的收获,而这种高质量的收获指的是学生考试综合成绩的提高,它包括学生考试分数和中考实验操作考查,具体评估表现为:A.考试分数的比对;B.考卷中相关的实验探究题得分率的比对;C.创新型实验探究题的设计(开放性);D.实验探究电路故障分析的比对;E.实验探究动态电路处理分析的比对;F.综合实验探究题电路分析与计算的比对;G.中考实验操作考查的应变能力和合格率的比对。
5.师生创新能力层面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设计与实施,不但要培养学生以上四个方面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可以通过下面的指标进行评估:A.师生对自制教具、学具和科技创新(发明或改进)的参与率;B.师生的自制教具、学具和科技创新(发明或改进)作品的拥有量;C.自制教具、学具和科技创新(发明或改进)作品的使用率;D.师生对自制教具、学具和科技创新(发明或改进)的热情度;E.师生对自制教具、学具和科技创新(发明或改进)作品的获奖率;F.师生对自制教具、学具和科技创新(发明或改进)的分工与协作度;G.成果的描述能力;H.作品的改进设计能力;I.独立制作能力。
总结语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设计与实施,成果评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是利于改革与提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的同行者不忘“物理人”改革与提升的初心,在设计与实施的路上“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一定能够探索一条适合广大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提升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 注:本作者系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设计与实施》项目负责人。
本文作为项目研究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