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升教学效果的思考

2021-08-02吴文坚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提升教学效果生活化

吴文坚

摘  要:新时期,教育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使数学学科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小学数学不仅十分基础,也事关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发展。教师应探思如何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在生动课堂中,使学生具有知识学习成就感与满足感。在此,笔者立足于新课改深入实施背景,浅要探究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升教学效果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提升;教学效果

引言: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展开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需要教师革新教学理念、转变授课方式,并更关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进而结合教学问题,促进多边交流,使学生具有数学眼光,让他们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1、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当使学生感受数学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科价值[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教学生活化,将在无形中拉近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学生更易理解的方式,鼓励他们展开学习探索,使其具有数学思维,形成学习兴趣,具有学科素养。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协调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工作的中心,具有知识学习获得感与成就感。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2.1课程导入生活化,吸引关注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他们应用数学。教师应当做好教学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为此,课堂的导入要贴近实际生活,从生活问题出发,使小学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学科,把这种理性知识设计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对于接下来的授课内容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继而展开认真的学习、探索。毕竟,课程导入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保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促进生活化导入,将密切师生互动,营造生动课堂。

例如:在人教六年级上《位置与方向(二)》的教学中,教师用微课出示台风预报:目前,台风中心位于C市北偏东45°方向、距离C市950km的洋面上,正以30km/h的速度沿直线向C市移动。接着,使学生进行数学探索、获取学科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其能确定台风方向,认识到该城市中哪一区域的市民应做好防范。立足生活应用问题,做好教学的激疑导入,有助于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2课堂教学生活化,以激发兴趣

为响应新课标号召,在教学中巧妙地植入生活化元素,有助于使学生具有应用意识与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所能拥有的资源,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相密切联系,可以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与此同时,教师授课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氛围应该是融洽的,以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需要调用和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拥有创新思维。

例如:在人教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中,让大家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都有哪些,为什么篮球、方向盘的设计是圆形的,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之美。并可以提出:“如何才能知道我校篮球场中圆弧线的直径与面积?”组织学习竞赛活动,提升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在促进学生的想象、观察、分析与实践中,通过生活化课堂,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提高其运算水平。

2.3教学理解生活化,助思维发展

为了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培养其核心素养,应促进教学理解的生活化。并且。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好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必要性。要知道,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经常应会用到的。教师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取数学问题。改变以往地知识传递式授课,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形成数学学习经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其应用能力与探究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克和千克》教学中,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在实践中使学生形成直观感受,具有初步的估测能力。接着教师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教学素材:“本周末老师去市集中买白菜,卖白菜的老爷爷说进货价上涨,现在每吨白菜要1600元,还需要另外加400元/吨的运费。所以现在零售2元/斤,批发的话15元10斤,大家能算算一吨白菜爷爷能赚多少钱吗?”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使其思考生活化问题,加深学生对斤、千克、吨间的转化,促进学生形成生活化理解,提升教学效率。

2.4作业布置生活化,加強巩固

为了实现深入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需设计生活化数学作业。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进行知识消化。教师可布置更具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且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多样性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分数(二)》《扇形统计图》《圆柱与圆锥》等知识内容教学后,可组织学生展开数学实践活动,使他们选择不同的小课题,感受分数的应用价值、调查家里的用水情况、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形成估测意识等。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创新学生的数学作业布置形式,让他们通过搜集、汇总、实践等,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思考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2]。

3、结语

总之,在新教学形势下,促进教学生活化,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具有探究学习、自主思考、深入探思意识,让他们形成学科素养,从当前学习水平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3]。通过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具有数学理解,形成学科认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较为灵活的展开运用与问题解析,逐渐地形成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海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0(4):10.

[2]代红,高治萍.以STEAM理念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拓展应用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7):15.

[3]徐林林.浅析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4):19.

猜你喜欢

提升教学效果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