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2021-08-02王英条
王英条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治疗的40例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資料,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血红蛋白水平。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机体血红蛋白
慢性疾病性贫血是由于铁在人体内代谢的某个环节出现障碍所致的贫血中的一种。慢性疾病性贫血,目前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在住院患者中是最多见的。慢性疾病性贫血是由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原发病种类非常多,包括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等[1]。患者除了有贫血症状,还会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如神经衰弱、焦虑紧张、多疑敏感等,这些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关。本研究探讨了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资料,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7.65±4.5)岁。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6~86岁,平均年龄(78.40±5.40)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当血红蛋白<80 g/L时输血。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轻度和中度贫血患者使用剂量为3 000 U,重度贫血患者使用剂量10 000 U,均为皮下注射,2次/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治愈:血红蛋白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血红蛋白水平有所提升;无效:血红蛋白水平无改变或降低。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积极处理基础疾病。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贫血,对红细胞压积(HCT)<30%、有贫血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缺氧可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早已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临床,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的贫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或治疗引起的贫血、恶性肿瘤伴发的贫血及风湿病贫血等多种贫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将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志强.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应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3):5326-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