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同仁堂高新技术资质恐名不副实数千万元投入竟连续两年无专利成果

2021-08-02王宗耀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同仁堂招股书

王宗耀

曾于2018年发布招股书拟登陆主板未果的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同仁堂”),近日再次发布了招股书,与上次登录主板市场不同的是,此次其转换了“战场”,拟登陆创业板。

此前,《红周刊》记者在《天津同仁堂IPO前夕“改造”財报,半数医药销售人员为“临时工”》一文中,就天津同仁堂IPO前夕“改造”财报,以及公司雇佣大量非全日制员工做医药销售人员的情况曾进行过详细分析。实际上,除了已经报道过的问题,作为一家中成药研发、生产企业,若从其研发能力进行分析,可发现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是让人担忧的。

市场竞争激烈,背后危机四伏

在《天津同仁堂IPO前夕“改造”财报,半数医药销售人员为“临时工”》文章中,《红周刊》记者曾提到,天津同仁堂的产品种类并不多,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八成以上来自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三种产品。收入来源的集中度很高,意味着不论哪种产品市场收入大幅下滑,均可能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然,如果公司生产的药品在市场上没有竞品,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那么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可能获得不错收益的,可事实上,天津同仁堂生产的三类药品在市场上均有为数不少的竞品存在。

以收入贡献占比最高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肾炎康复片来说,就有江苏苏中药业集团的黄葵胶囊和湖北亿雄祥瑞药业的肾炎四味片,而肾炎四味片与其产品还属于国家医保目录甲类品种。

至于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主要产品血府逐瘀胶囊的竞争药品,市场上更多,不但有重庆希尔安药业生产的血府逐瘀片、潍坊中狮制药生产的血府逐瘀片、黑龙江参鸽药业生产的血府逐瘀丸,更有上市公司吉林敖东子公司吉林敖东延边药业生产的血府逐瘀口服液。

而主要作用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第三大类药物脉管复康片,竞品不但有陕西东泰制药生产的脉管复康胶囊,且还有山西仁源堂的脉管复康片。

既然公司的三大类药品在市场上皆存在不少竞争产品,在产品功效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其想要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就需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然而就现有的销售情况看,现有的销售规模却是建立在公司不断增加销售费用的基础上完成的。依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报告期内,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46.64%、47.56%和49.03%(详见表1),尤其2020年,仅销售费用就耗去了营收的一半左右。作为一家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医药公司,如果仅靠“烧钱”策略就想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恐非易事。

表1 销售费用及占比情况(单位: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出台了多项行业政策,从“两票制”到“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无不对行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前不久,国家组织的五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已先后启动,各省市或跨区域联盟可依法合规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其中,青海、辽宁等省份开展的省级带量采购已开始将部分中成药品种纳入采购相关目录的范围。

随着集中采购制度的推进,一旦天津同仁堂主要产品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且未能中标的话,则对公司的经营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即使能够中标,产品价格也可能会大幅下降,届时依然会拖累公司的毛利率。

研发投入偏低,研发实力有限

既然天津同仁堂存在上述诸多风险,那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出新产品就成了其保持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天津同仁堂的研发投入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1864.69万元、2097.33万元和2600.11万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了12.48%和23.97%,如果单看增速,也是可圈可点的,但若考虑研发投入占比和金额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2018年至2020年,天津同仁堂实现的营收分别为6.66亿元、7.44亿元和8.18亿元,参考收入规模,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80%、2.82%和3.18%。显然,对于一家产品种类并不丰富的药品研发生产企来说,这样的研发费用率是明显偏低的,尤其是2018年和2019年甚至连3%都达不到,直到2020年才刚刚超过3%。

在招股书中,天津同仁堂从数十家医药行业企业中仅仅选取了步长制药、沃华医药、汉森制药三家公司作为对比标的,可即使如此,在整个报告期内,其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仍远不及同行业公司的平均水平,占比在四家公司中是最低的,即使是从投入绝对金额来看,投入费用也是最低。显然,相比同行业公司,其研发投入方面仍需大力加码。

那么,除了研发投入稍显不足外,其研发团队实力又如何呢?

研发人员规模是团队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的一个表现,如果企业吝于投入,不扩充研发队伍、招聘高端人才,很多研发项目恐怕很难持续下去。根据天津同仁堂招股书披露的同行业对比数据来看,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均过百人(详见表3),而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则超过300人,唯独天津同仁堂“与众不同”,其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仅为66人、79人和75人,显然其研发团队人员规模远不如同行业可比公司,这从侧面至少能反映出公司的研发能力在同业中是仍稍显不足的。

表2 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及占比情况(单位:万元)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同仁堂招股书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老字号乱局:你用的是哪个“同仁堂”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百年风雨同仁堂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教育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统一管理
仁心卓越
中矿环保招股书频出低级错误
重庆川仪招股书云里雾里矛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