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视角下写景类文本教学的立场与策略
2021-08-02孔婷婷
孔婷婷
叶澜教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写景类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语用价值。因此,写景类文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描写了哪些风景,更为关键的是洞察写景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教材五上《四季之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依托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了促成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编者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设置了这样的两道题:首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其次是朗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之美。
这两道题目中,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关键性词语“体会”,其要领是体验且领会,是生命个体对某一具体事物或者某种境界的感受。《四季之美》是日本著名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学生显然是无法亲身经历文本中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的,也无法借助实验或者情境模拟的方式来体验相应的情景。所以,要求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是具有一定难度和障碍的。
那应该如何展开教学呢?就这篇课文的特点以及编者所设定的单元语文要素来看,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究竟是怎样发现美且呈现美的,将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作为写景类文本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对比辨析,洞察表达效果
在新课导入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家乡哪里的美景?为什么喜欢?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契合他们的原始储备,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罗列了家乡一系列的景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总结:生活之中处处有风景,但要将这些风景写成生动形象的文字,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发现美,并善于表达美。
涉及到具体内容的教学,教师更需要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不同维度和层次的教学板块,下面以课文第一自然段“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为例。
首先,精准理解内容。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春天之景究竟美在哪里呢?学生迅速从文本中捕捉到“鱼肚白”“红晕”“紫红紫红”等,从而将春天之美定位于“颜色”上,这是学生自主初读之后所理解的文本内容。但仅限定于文本理解,学生的语文关键性能力的提升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其次,深入品析语言。这三种颜色不是作者一下子呈现出来的,是用什么方法逐一呈现的呢?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发现,作者分别运用了“泛”“染”“飘”这三个核心动词。为了感受这三个动词运用的精妙,教师出示了其他的动词,追问是否可以调换或者替代。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露出”“显出”来替代“泛”字。在深度咀嚼与品味中,学生由衷认识到“泛着”,就好像是小女孩娇嫩的脸上漾着的红晕,是由里到外地呈现,而其他的词语,则难以将这一层意思鲜明地展现出来。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紧扣内容层面的色彩变化和线索层面的三个动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本语言所展现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春天黎明的美丽景色,体会到景色的变化之态。
三、多维推动,深化语言品味
有了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经验作为基础,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就可以直接圈画出描写萤火虫动作的词语,比如“翩翩起舞”“闪着”“飞行”等。对于一些看似接触过,但又没有真正弄清楚的语言,教师不能囫囵吞枣地让学生学得似是而非,而需要充分激活学生的认知意趣,在积极思辨的过程中,理解大意,触摸质感,提升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
比如学生对于“翩翩起舞”的理解,一直都处于模糊状态之中,他们认为是形容轻盈灵动的飘舞。这样的理解诚然不错,但停留在这一维度,根本就没有真正触及语言的内生性价值。比如在漆黑的夜晚,作者怎么能够看到萤火虫扇动翅膀,又怎么能够看到它翩翩起舞的样子呢?在这样的境界之中,你会运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萤火虫呢?很快,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罗列了一系列词语,比如“忽闪忽闪”“银光闪闪”“一闪一闪”等。因为这是一篇翻译的文本,教师可以拓展其他译本中的词语,比如“群萤飞舞,银光闪烁”等。
纵观这一板塊的教学,教师貌似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翩翩起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首先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描述了词语的大意;然后基于情境自主概括,试图与原词进行对接;最后再利用其他译本的词语进行拓展和辨析,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将“翩翩起舞”这个词语所裹挟的内涵以及所指向的内容,都集中镌刻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更好地推动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感知质疑,用好写作方法
对于描写秋天的第三自然段,教师采用了下面的环节。
首先,要求学生以快速阅读的方法,圈画出来描写作者感受的词语:动人、感动、心旷神怡。其次,以己度文,借助文本的语言,尝试与作者进行深入对话,深入捕捉:作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感受?让学生在深入细读中认识到:黄昏时,归巢迅疾,让人联想到天黑时才匆匆归家的父母,作者因这份对家的眷恋而“感动”;那在天空中比翼双飞的大雁,能够让人联想到飞翔的团队,也可能是一家人,他们的协作和团结的场景非常“动人”。对于“心旷神怡”的教学,教师可以做如下的引导: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并出示工具书中的解释,相机追问:此时,作者面对的是一幅怎样的风景?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提取信息并进行适度概括:从夕阳西下,到夜幕降临,从风声到虫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经历了从夕阳西下到夜幕降临,从风声到虫鸣的整个过程后,会有怎样的感受?
此时,学生已经受到文本内容和作者情绪的浸润,有的认为在秋天看到落日,不免会有一些惆怅;有的从夜幕降临下的风声和虫声中,感受到一丝丝悲凉;也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既然秋风如此萧瑟,秋虫的生命又是非常短暂的,应该让人感受到满脸的愁容才对,为什么作者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呢?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不需要直接告知答案,可以依循着学生的思维,顺学而导:如果你觉得这个词语不妥,那你认为可以运用什么词语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了忧愁、凄惨、忧郁等。由此,教师相机小结方法:描写景色,不仅要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写出来,更需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对于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从扶到放”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从其他三个自然段中学习到的方法,感受文本语言,洞察写作方法,并为学生创设积极表达的平台。
写景类文本的教学需要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入手,将教学的重心从理解性角度拓展到表达性维度,让学生在从扶到放的思维历程中,逐步习得表达方法,并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下游刃有余地运用,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增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培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