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主题 饱满的情感 激荡的灵魂
2021-08-02何忠伟
何忠伟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1931年9月18日,日寇狼子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从此处于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无数东北人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1941年,作为亲历事变的作者,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压抑、痛苦之情;对美好故土的热爱;对收复故土的执着与坚定。
一、艺术特色关注
1.人称变化,激发共鸣
人称代词,各有妙处,有的便于感情的抒发,有的便于引发议论,有的使叙述更加亲切自然,有的能更灵活地反映现实。恰当运用人称,会让行文更加顺畅,更好地表情达意,如果根据写作需要,做到活用人称,那么,将会大大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就注意了人称的变化。课文共有两段,在第一段文字中,对故土的称呼是第三人称“她”,例如:“……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而第二段文字对关东大地的称呼改为“你”,例如:“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为什么会有这般的人称变化呢?通常人称的变化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也体现了作者行文的思路。行文伊始,作者的情感处于一个平稳的阶段,内心相对比较平静,但随着写作的深入,作者心中郁积已久的忧伤与愤怒渐渐爆发出来,第三人称“她”此时显然不能承载作者即将爆发的情感,于是,赋予关东大地人格化,以第二人称“你”相称,强烈地喷发出作者的感情,直接倾诉对故土的热爱、眷恋之情。第三人称到第二人称的变化,似与关东大地在面对面地交流,这在修辞上叫作“呼告”,呼告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文字更具感染力并易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情。
2.融情于物,复式渲染
众所周知,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虽然外露,但直率真诚,质朴恳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后者虽然内敛,但委婉贴切,润物无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本文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抒情方式,文中两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均有直接抒情。例如,开头的“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结尾句“……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些句子直抒对关东故土的热爱、眷恋及期盼回归之情,读来令人动容。
然而本文最具特色的抒情方式是通过铺陈有特征、有意味、富有关东原野气息的景物来抒情。例如,首段中的“白桦林”“马群”“蒙古狗”“高粱”“豆粒”“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等等,有各式动物,五彩缤纷的植物以及各类声响。例如第二段中,春天的“田野”“河流”“柳条”“劳动的声音”,秋天的“银线似的蛛丝”“粮车”“麻雀”“稻禾”“碾着新谷的场院”。这些景物一一列举,组成层层叠叠的一幅幅画面,进行复式渲染,使关东美景充分呈现于读者面前并给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既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沉的怀念,热情的赞美,又不由自主地触发每一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愁绪:美好、丰饶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的铁蹄蹂躏,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无家可归,这是多么令人痛苦和悲愤啊!
3.语言凝练,意蕴丰厚
凝练含蓄的语言,包含丰厚的意蕴,这似乎是那个时代作家的共同印记,端木蕻良也不例外。本文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以及故土淪陷的忧伤愤怒并要为之奋斗的激情。文章标题就很有特色,“土地的誓言”,从字面看,一般会理解为“土地发出的誓言”,然而,文末有这样一段话:“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读到此处,在作者掷地有声的誓言中,也就明了标题应理解为“作者面对着土地发出的誓言”。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是力求简洁的结果,如此也能突出“誓言”二字,暗扣了文章的主旨。
再如,第一段中“……使我不得不回去。……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加点的这三个短语,由带点强迫回去的意味发展到理所当然需要回去,再至自我加压,下达指令,语意递进,语气加强,不仅饱含思乡之情,还有高涨的抗日激情及收复失地的强烈的使命感。又如“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一般而言,埋葬的都是失去生命的事物,作者埋葬了自己的欢笑,此情此景,欢乐已成过往,余生唯有复国,既是凄苦与悲愤,又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鱼死网破的铮铮誓言。如此的语句还有很多,种种复杂的情感在这些词语中交织,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耐人寻味。
二、自读难点所在
对于现代文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要点内容,体味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所以将“理解作者对故土立体、复杂且充沛的情感”作为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加之对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故土的沦陷、背井离乡的思念与羞耻更加显得遥远而陌生。本文在“家国情怀”单元中又属于自读课文,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怎么突破难点呢?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认为:朗读,是很重要的教学过程。教者不妨和学生一起,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三次情感饱满的朗读,读出作者的深情,从文字中再现当年那段屈辱的历史,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组句子:“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我永不能忘记,……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作者阔别故土已有十年,日思夜想的是回到故乡,这里读出回归的强烈心愿,此为层次一。
第二组句子:“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当作者写作此文时,自己深爱的美好家园正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思乡之情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痛苦和悲愤,内心的仇恨达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这里需读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及悲愤,此为层次二。
第三组句子,即在前文中提到的“有特征,有意味的,富有关东原野气息的景物”,将这组句子与前两组句子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说对立,是因为文中既有赞美、怀念,热切和坚定,又有痛心、仇恨、悲伤和愤怒。然而,正是因为赞美和怀念,更加衬托出痛心与悲伤;正是因为热切和坚定,更加衬托出仇恨和愤怒,反之亦然,因此说,对立复杂的情感,让本文的感情张力更加的充沛,起到最大程度感染读者的效果,此为层次三。
这是一篇有灵魂的文章,主题鲜明而集中,感情丰富而深刻。那为什么没有将其作为教读课文由教师来重点讲授,反而编排为自读课文,恐怕是主题尚浅的缘故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