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幅镜头式的插秧图

2021-08-02李飞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照管杨万里秧歌

李飞

南宋诗人杨万里现存诗歌4200多首,耳熟能详的诗多是他写“童趣”类的,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而杨万里的创作中也有不少田园诗,比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插秧歌》等。《插秧歌》作为杨万里“诚斋体”的代表作,洋溢着浓厚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检索文献时发现,前人多从诗歌内容角度进行解读,而很少涉猎其他。解读《插秧歌》,笔者尝试运用影视学相关术语,从镜头构建画面的角度去鉴赏,力求有所突破。

构造画面几乎是每个诗人的拿手戏。“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六十九》)是色彩的冲击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是动静的和谐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是视觉转换画。能融合多种方式,如摄影镜头般构造画面的,非杨万里莫属。

一、远近镜头切换及快镜头的运用

杨万里具有摄影师般的構图能力。这首诗先后写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的镜头却不是单一的。诗人先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景镜头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镜头,它的取景中包含非常多的人、物、表演周围的环境的信息,并且能很好地展现它们在物理空间中的关系。”(罗伊·汤普森RoyThompson、克里斯托弗·J·鲍恩ChristopherJ·Bow《镜头的语法·插图第2版》)这个镜头描绘了一幅全家齐上阵的农忙插秧图:田夫将秧苗抛给田妇,田妇很熟练地接住,小儿拔出秧苗,大儿插进田地。为何是远景呢?从客观现实来看,四人的动作“抛”“接”“拔”“插”一气呵成,只有用稍远的景才能看出他们配合默契,且干得热火朝天。更何况,诗人接下来便交代了农忙的自然环境——雨天。别小看自然环境,它交代了人们这么做的原因。雨一出场紧张热烈的氛围立刻有了。与天抢时间,哪有不快马加鞭之理?接着,诗人走近了,向我们展现一幅雨中抢时插秧图,并进行了一个特写——湿漉漉的头发和肩胛。“特写镜头( close-up,CU)是比较亲密的镜头,表现的是某些人物或动作的放大影像,它可以给观众提供相当具体的细节信息。”(罗伊·汤普森、克里斯托弗·J·鲍恩,镜头的语法·插图第2版)头上有笠,身上有蓑,如何能看出劳作的人头发和肩胛都湿了,只有近距离观察。特写头发与肩胛的湿,既能看出雨水之大、密、急,连笠和蓑都无法挡住,又表现出插秧时间之久。再加上借助“笠是兜鍪蓑是甲”的比喻,将插秧比作战斗,紧张的气氛再次升级。

除了镜头远近切换,杨万里的“快镜”也是有目共睹的,钱钟书《谈艺录》这样评价:“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简言之,杨万里善于“抓拍”,并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诗歌中如何塑造快镜头,我们看第三幅场景。有人(或是田妇)“唤”他歇一会吃个早饭,他(或是田夫)却“低头”“折腰”“不答”。一句中有三个动词,展现出“忙不迭”的状态。 诗歌一二句无景色渲染,上来就“抛”“接”“拔”“插”,直奔主题。中间不顾大雨,结尾又顾不得吃饭,一连串动词令这个画面更为生动、传神。

二、画面与声音结合

声音与画面配合,让影视作品极具表现力。诗歌也是如此。在《插秧歌》中,声音运用了韵字和人物对白。

1.入声字的运用

韵字像影视作品中的配乐一样具有韵律感。诗歌中的“平上去入”四声应该是交叉使用的,这样听上去会动听一些:“沈约的话中有‘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说法,意谓诗句中的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错使用,方为动听。”(张海鸥主编《诗词写作教程》)但杨万里似乎没有考虑是否动听,而是将韵字全部用了入声。

《插秧歌》中的韵字有“接”“插”“甲”“胛”“霎”“答”“匝”“鸭”,这些字全部属于入声韵。其中“答”和“匝”属于十五合(何同用),“接”“霎”属于十六(帖同用),其他属于十七洽(狎业乏同用)。(张海鸥主编《诗词写作教程》附录)入声字“只有很短促的发音,一发就收”,给人短促而急切的感觉。

为何他如此钟情于入声字呢?那是因为杨万里深知韵律要为画面服务,不惜突破传统。“一般情况下影视作品的故事情绪与影视配乐会保持一致,即画面的情绪与乐曲协调。如欢快的画面配欢快的音乐,悲情故事配悲伤的音乐。”(纪欢格、程贝《影视配乐与数字音频技术》)热火朝天的劳作画面,当然要配急切的音乐,更加符合主人公着急干活的情绪。

2.人物对白

在影视作品当中“能用形象表达的内容尽量用形象表达,而不用对白……一般情况下形象永远是第一位的,语言位居其次。在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对白留到最后,在人物不得不张口说话时让他说出最精彩的话语。”(佟婷、王幼仪《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诗后四句里“渠”“半霎”“照管”词值得注意。

相比“彼”“渠”更生活化些,常被用于日常书信或田园风格的诗作里,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渠从事东川,近得书,且知无恙矣。”“渠”译作第三人称,可以是“他”,如本诗,再如“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稚子想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杨万里《鸦》);还可以是“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半霎,可能从“霎时”演变而来,具体无从考证。现在鲁东方言里存在着“半霎儿”“一霎儿”的说法,意思即短时间。“半霎”常在元代戏曲中出现,屡见于人物对白。郑光祖《梅香》二折,白敏中说:“此事成与不成,小生之命,则在一事半霎。”

“照管”,多出现在宋代人的书信中。但“‘照管的对象是人(失意遭贬的人或者年幼子嗣或指自己)、坟墓(先人的坟域)、田产、房产等。”(郝桐《俗语词与诚斋诗风》)。杨万里诗句里“照管”意思却不同:“‘照管的对象不再具有孱弱的性质,也不是不可迁移的地域。而是活泼生动,能够四处游走,甚至搞点破坏的小动物。”(郝桐《俗语词与诚斋诗风》)。杨万里不但在韵字上突破传统,口语词时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对话。田妇:“孩儿他爹,歇半霎儿,吃点早饭吧!”田夫:“秧根子还没牢呢,防着那些鹅鸭!”(此处应该用方言读,方便体会)“渠”“半霎”“照管”组成的对白非常契合人物的农民身份。

三、结尾

当诗人写田间插秧镜头时,连续动词仿佛开启连拍模式,具有场面感;八个入声字像配乐表现出人物急切情绪,而融入了口语、方言的对话体现出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性。大雨倾盆,他们可以为了抢时而不顾,这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鹅与雏鸭这种小动物,他们不能置之不理,这是收获的保障:他们辛勤的劳作,难免会有意外之灾,我们感到心酸的同时还有对他们的钦佩——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生活在底层的他们尚且怀揣希望全力以赴,我们呢?短短八句,三个镜头,两种声音,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山东省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照管杨万里秧歌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学龄前儿童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昌黎地秧歌
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完善之思考
杨万里诗一首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研究
小池
美国儿童照管不良之司法干预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