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原道: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2021-08-02胡长水

党史纵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芜湖革命

胡长水

陈原道是中共党内早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先后两次被捕。面對敌人的酷刑和利诱,他横眉冷对,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1931年,陈原道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1934年1月22日,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黄公略、赵博生、韦拔群、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陈原道……等等,他们在前线上,在各方面的战线上,在敌人的枪弹下屠刀下光荣地牺牲了。我提议我们静默三分钟,向这些同志表示我们哀悼和敬仰!”

从龙华学校到芜湖“二农”

陈原道,字伯康,笔名和曾用名有革新、割心、元盗、列甫、烈武、玄涛,1902年4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青岗陈泗湾村(今属巢湖市栏杆集镇)。尽管家境贫困,在他8岁时,父母亲还是把他送到村子里地主家请的一位私塾先生那里念书。陈原道在私塾里断断续续地念了7年。1919年,塾师到离家8里地外的龙华高等小学教书,又将陈原道带到龙华高等小学。当时,这里已经沐浴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清风。在这里,陈原道一方面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一种家国情怀在他心中逐渐发芽、生长。他在作文中写道:“身可杀,而爱国热血不可消;头可断,而救国苦衷不可灭。”

1921年,陈原道考入芜湖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这时的芜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校期间,陈原道在高语罕、恽代英等人的影响和教育下,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1923年3月,陈原道在芜湖加入了马克思研究会,并担任“宣传员”。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团组织中担任“组长二月”“地方书记三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以后,根据团中央的指示,1924年7月,他还加入了国民党芜湖区党部,先后任“芜湖第一区一分部执行委员”“市党部委员、组织部主任”。

加入团组织后,陈原道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参加了芜湖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斗争。1925年6月,陈原道赴上海出席由团中央组织召开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在会议期间由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芜湖当时尚无中共地方组织,恽代英还交给他一个任务:在芜湖筹建中共地方组织。

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

恽代英交给的任务尚未来得及实施,陈原道又接到了新任务: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推荐人为高语罕。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联共(布)中央于1925年10月在莫斯科创办了中山大学,主要任务是为国共两党培养革命干部。陈原道等300多名学生是第一批学员。

经过近一个月的漫长旅程,带着一路艰辛、满怀憧憬,11月23日,陈原道和同学们一起,到达莫斯科。按照惯例,陈原道起了个俄文名字——“涅夫斯基”。中山大学为学生们开设的课程,内容相当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有3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列宁主义。历史也是中山大学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俄国革命史、东方革命运动史和西方革命运动史等。还有另外两门重要课程是语言和军事学。陈原道首先以极大的毅力攻克了俄语关。因为学习成绩好,1926年,陈原道被编入学校的俄文速成班。他还担任了学校的“翻译委员会委员、出版部主席”和第二期第九班的俄文翻译。

1927年秋季开学以后,陈原道和一部分已毕业的同学留校组成教员班(又称“三年级一班”)。教员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员。由于陈原道对列宁主义更有兴趣,被编在列宁主义研讨组。陈原道在1927年填写的一份教员班成员调查表中,“学习意见怎样”一栏填写了3条:“1.研究列宁主义(更进一步);2.马克思主要著作预备做一番研究(尤其是历史著作);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原则,来研究中国问题(历史的与个别的)。”在这里,陈原道提出要深入研究马列主义,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原则,来研究中国问题,也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由于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陈原道这一批中国选派的学生,以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广州的学生为多,而广州的学生50%是国民党员,上海和京津地区选拔的学生,则多数是共产党员。这就决定了中山大学学生成分和思想斗争的复杂性。面对着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派别纠纷,陈原道基本上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对党务与组织路线有正确的认识”;二是对政治问题坚持“独立分析”,不依附于任何人。他曾担任中共旅莫支部党小组长、年级副指导员、中大支部局副书记。他反对旅莫支部领导人中的家长制作风和在同学中提倡打“小报告”、互相揭发生活小事的不良风气,反对在思想斗争中意气用事、随意上纲上线的做法,强调同志之间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

临危受命,重建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河北省委

1929年2月,陈原道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起初,他担任中央宣传部秘书、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长。10月,他临危受命,赴河南重建中共河南省委。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河南省委的工作时断时续,党的工作和工农运动都处于一种十分艰难的状态。到1929年1月,省委只有一名书记和一名秘书。10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建中共河南省委,由中央巡视员童长荣任书记,陈原道、徐兰芝、郭树勋、谷子生为委员,继续开展河南的革命斗争。

河南省委根据陈原道的意见,首先确定的一个工作思路就是巡视,省委委员和机关干部到各地调查了解情况,以确定正确的斗争方针和策略。根据省委的分工,陈原道先后巡视了郑州、开封、洛阳、信阳、南阳等地,了解河南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党组织的状况。1930年2月,新省委正式成立,常委3人,童长荣任书记兼宣传部部长,陈原道任组织部部长兼秘书长,徐兰芝任工委、农委书记兼郑州市委书记。新省委决心按照中共六大精神,继续巩固和发展组织,积蓄革命力量。

然而,新省委内部很快出现了分歧。这时,中共内部以中央常委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立三路线”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形势已经到达高潮,因而提出党的策略总路线是准备全国的武装暴动,夺取以武汉为中心的几个省区的首先胜利。

但是,陈原道根据自己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的情况,认为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大战在河南造成了客观的革命形势,但革命的主观力量还很薄弱。全省党员仅有1700余人,团员近千人,其中工人成分不到十分之一,政治教育薄弱,组织系统多不健全,工农群众和士兵暴动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陈原道主张应继续积蓄革命力量,加强郑州这些中心城市周围农村的工作,为夺取中心城市创造条件。陈原道还对鄂豫边和豫东南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十分关注,在实践中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探索。然而,陈原道的这些主张后来被攻击为“以农民推动城市”,是“农村包围城市”,是“小站包围大站”,是“上山主义”,并被停止了在河南的工作,还受到中央留党察看3个月的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陈原道仍然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两次上书中央,客观陈述自己的意见。1930年10月,陈原道写下2万多字的《关于河南工作给中央的报告》。报告中既有他对河南形势的分析,更有他的工作内容和许多详实的调查数字。11月,陈原道又为河南问题致信中央政治局并共产国际,主要就河南工作中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实际上是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要客观估计当前革命形势,要考虑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要考虑列宁关于实现直接革命的基本条件,不能在不成熟的地方和时候蛮干。1931年1月,陈原道列席了党的六届四中全会。随后,中央撤销了对他的处分。

1931年1月底,中央派出以陳原道为首,并有徐兰芝、贺昌(一说周启敦)组成的三人代表团,前往天津,重建了中共河北省委,陈原道担任省委常委和省委组织部部长,实际上主持省委工作。和陈原道同时在省委工作的妻子刘亚雄后来回忆:“从1月下旬到4月初,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在叛徒到处追踪、搜寻的情况下,陈原道夜以继日,奔走在各个单位与旅馆之间,反复工作,有斗争,有团结,终于初步解决了河北党组织的混乱情况,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在极端复杂的环境里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两次入狱,雨花台英勇就义

正当陈原道紧张工作的时候,1931年4月8日,陈原道、徐兰芝、刘亚雄等中共河北省委的十几名干部被捕,徐兰芝叛变。中央派出得力干部北上天津对陈原道等人进行营救,但是没有成功。陈原道等人很快被押送到国民党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草岚子监狱),与在1931年中共河北省委遭受的第二次大破坏中被捕的殷鉴等人会合到了一起。

为了更好地对敌人进行斗争,陈原道和殷鉴等人商量,成立了中共狱中支部,陈原道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党支部领导狱友同敌人的“反省”政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顶住了“叛变”逆流,而且还组织难友们学习马列主义革命理论。难友回忆:陈原道记忆力很好,没有书,他就凭着记忆,给大家讲述《论列宁主义问题》,一章一章地讲。监狱成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大学”。

1932年8月,陈原道、刘亚雄等刑期较短的同志趁国民党大赦之机,走出了监狱。陈原道找到了中共河北省委,先是到河北直南短期巡视,很快又一次临危受命,被中央派往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上海革命工会党团书记。

当时上海的地下斗争形势异常险恶,由于党内顾顺章、向忠发两个重要人物相继被捕叛变,党组织被严重破坏。一到上海,陈原道就投入革命斗争。1933年11月7日,上海失业工人举行反失业示威游行,游行总指挥李兰平被捕叛变,供出了陈原道。陈原道随即被捕,被押往南京国民党监狱。

在狱中,陈原道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还带领难友们锻炼身体,教难友们唱《伏尔加夫船夫曲》,给进步青年马宾讲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学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马宾回忆说,陈原道是他狱中的“马克思主义老师”。1933年4月10日,陈原道等18位同志唱着《国际歌》走上了刑场,被敌人枪杀在南京雨花台。终年31岁。

(责任编辑:章慧丽)

猜你喜欢

芜湖革命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机械革命Code01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