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道并发,系统提升

2021-08-02朱云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1期
关键词:教研方法研究

朱云志

教师怎样才能成长?涉及到成长的动力、成长的规划、成长的时间、成长的精力、成长的机会、成长的资源、成长的方法等方面。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非常多、非常复杂,比如,如果知道未来十几年在本校都缺乏评职称的机会,多少会影响一些人的激情。犹如很多教师有很好的禀赋、条件和成长动力,但是缺乏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自然没有成长的规划,所以就随波逐流,靠“缘分”获得成长。比如,工作繁忙、任务很重、压力很大、身体很差,就消耗掉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确实很难在成长方面做一些事情。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教育管理部门的平台、资源、机制也很关键,尤其是对于入职几年的教师,他们的后续成长往往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当然,无论如何,内因始终是大于外因的。这方面太复杂,这里就不一一论述,本文仅从“成长的方法”这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就成长的方法而言,有三个关键词:反思、学习、研究。首先,这三件事极其重要,前提是教师花了大量的精力在教育工作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案例作为基础;其次,这三件事缺一不可,只做一样是不行的;第三,这三件事必须相互配合,不能“三张皮”。基于此,本文的标题拟定为“三道并发  系统提升”,反思、学习、研究这三件事都要坚持,但是要围绕目标和方向,围绕问题的明确和解决,“力往一处使”,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系统性提升。

一、教师的反思

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就是反思型教师的代表,他们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写了十几本教育专著。目前的教师反思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态度方面,认识不足、不愿反思;方法方面,不会反思,反思的途径、方法、格式单一;质量方面,“只看病、不治病”,缺少深入分析,只摆问题,缺少原因分析,缺少改进策略,对改进帮助不大。要做好反思,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认识到反思的价值,要有意识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条件。要有意识地找准“反思点”、学习和掌握反思的步骤和方法。

第二,反思要覆盖全过程,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要有前瞻性,课中反思要有监控性,课后反思要有批判性。同时,要定期“多回头”,再对过去的反思进行总结提升。

第三,反思要有主题。可以将课前、课中、可否分解为若干关键要素,确定主题,每天或者每周、每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反思,定期更换主题,循序渐进。这样做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聚焦某个方面的问题,避免每一次反思的“全面开花,浅尝辄止”。比如,课前反思的主题参考:教学内容分析是否透彻?学情分析是否合理?教学环境选择是否适合?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否准确?等等。

第四,了解反思的过程。首先是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其次是抓住重点,分析问题;然后形成方案,付诸行动;最后总结效果,再度反思。

总之,教师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要聚焦主题,有方法、有目标、有工具。

二、教师的学习

只有进行专业阅读,才能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没有先进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纵然坚持写反思,也不过是记流水账,难以获得提升。教师要专业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及时学习、“吃”透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最新文件,使自己的理念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要及时了解全世界最新的教育界信息,确保能够跟上世界潮流。比如,时下流行的核心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些报告、其他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新动态。

第二,要勤读书,更要读有份量的书,要努力完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阅读要全面,教师不要“营养不良”。舒尔曼提出的“七种教学知识”值得参考,他把教师必备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分为一般教学法知识、教育目标目的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教育脉络或情境的知识、學习者及其特性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内容知识。

第三,要多参加培训学习。用最快的速度,学习专家已经整理、转化过的知识和信息。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多参加专家的培训,专家“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专家毕生所学的总结。

第四,要做好笔记总结。“猴子掰玉米”是不行的,光顾着阅读,却不停下来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原有认知进行同化、顺应,阅读的效果是无法发挥的,一方面读后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另一方面,知识没有和我们的原有认知系统化,只是无法提取的“死知识”。

三、教师的研究

从内容来看,教师的研究包括教研和科研两个方面。没有教研,就不能站在集体的肩膀上提升自己,没有科研能力,教师永远都是教书匠,而非教育家。从方法来看,科研包括写文章和论文、出版论著、做课题科研等方面。关于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教研科研要双轨并行,用教研拉动科研,用科研推动教研,问题发生处,就是教研和科研的发生处,既要解决问题,也要有理论支撑。教学的痛点,往往就是教研的重点,就是科研的兴奋点。单纯的科研未必能推动教研,也未必能推动教学。“两张皮、三张皮”都是不行的,得“劲往一处使”。如果没有集中火力,教研科研不仅不能促进教学,还分散了精力,最后导致教学也搞不好,科研也没成。

第二,重视科研的质量,做真科研,不做假科研。带着明确的目的,聚焦问题,在某种理论指导下,直接或间接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要有科研的胆量、决心、恒心、用心,要相信一位中学教师一样可以做好科研,要有通过科研从教书匠向教育家成长的决心,要有数十年坚持下来的恒心,要有精心规划认真落实的用心。比如,黄宝国在深圳出差的时候看到一本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受到书中内容启发,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命名为“差点教育”,接下来十几年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创作,发表文章、做课题、出专著、申报成果,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总之,教师成长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以输出刺激输入,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发表促进创作,以专著促进系统思考。三个方面必须互相配合。比如,反思应该在学习和研究中“无处不在”:教研中,与同事合作反思;在科研中反思;在读书与对话中反思;在专业培训中反思;通过规划职业生涯,做到终身反思。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教研方法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