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三醇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2021-08-02李娜
李娜
邹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山东滨州 256200
银屑病是皮肤科相对常见的炎症性病症,症状多为鳞屑以及大量红斑,发病部位见于四肢、头皮等,复发性极强,而且迁延不愈。患病后会降低机体免疫,干扰身心健康。其高发年龄段为25~45岁,部分患者呈终身性患病状态。发病与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联,主要由T细胞进行介导,炎症表现较为突出。卡泊三醇衍生于维生素D,可高效结合其受体,防止角质细胞大量繁殖,加快分化,纠正病情[1]。但单纯用药疗效有局限性,可合并物理疗法。激光(308准分子)治疗可借助激光束快速传导紫外线,加快T细胞的具体凋亡过程,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持续性释放,所以疗效更理想。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诊治的108例银屑病患者,分析以上两种疗法联合治疗的优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10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确诊为银屑病;皮损面积不足体表总面积的20%;符合用药和激光治疗指征;对相关研究完全知情而且同意。排除标准:近1个月曾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伴心肝肾疾病;伴意识或精神类障碍。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全面审核以后准许开展,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完全知情而且同意。根据摸球法分组,A组55例,男患29例、女患26例;年龄范围18~77岁,平均(34.56±2.44)岁;病程8个月~24年,平均(11.56±2.41)年。B组53例,男患28例、女患25例;年龄范围20~75岁,平均 (34.80±2.44)岁;病程9个月~22年,平均(11.95±2.8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予卡泊三醇(国药准字H20120557)单纯性治疗,适量涂抹于皮损部位,2次/d,涂抹量<100 g/周,根据病情确定剂量与涂药次数,连续治疗6周。A组基于B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激光(308准分子)照射治疗,2次/周,连续6~10次。先测量皮损的最小红斑量,使用激光对无暴露的健康皮肤进行照射试验,24 h后观察有无红斑,无反应则可实施治疗操作。初始剂量根据最小红斑量确定,并结合皮损状态调整剂量,若斑块变薄且无色素沉着则增加剂量。24 h内的照射剂量可增加50 mJ/cm2,持续48 h后可将剂量减少50 mJ/cm2。若皮肤有灼痛感亦或是水疱则要暂停治疗,重新调节剂量,直至异常反应消失后再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估患者治疗前与随访3个月的疾病程度,含皮损面积评分(分值计为0~72分)、皮损严重度评分 (分值计为0~12分),疾病程度和分数间关系呈现为正相关。②记录刺痛感、皮疹、瘙痒感、皮肤干燥、潮红、灼热和水疱等不良反应。③使用离心机、酶标仪和I-TAC试剂盒实行血清检验,于肘正中静脉采集外周血,量为2 mL,离心操作共10 min,温度设定4℃,转速设定1 000 r/min。将血清置于零下80℃环境下,用检测盒测定细胞因子的实际含量。指标有:白介素-6(IL-6)、IL-20、T细胞 α 趋化因子(I-TAC)、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④经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估患者治疗前以及随访3个月的生活质量,共10个条目,经4级评分法测评,0分为没有,3分为极其严重,共计30分,生活质量与分数的关系为负相关。
1.4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治愈:PASI分值的具体降幅超90%;显著见效:PASI分值的具体降幅介于60%~89%;初步见效:PASI分值的具体降幅介于20%~59%;未见疗效:PASI分值的具体降幅不足20%。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A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B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PASI分值对比
治疗前,组间经PASI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分值对比于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ASI分值对比[(±s),分]
组别 皮损面积治疗前 治疗后皮损严重度治疗前 治疗后A组(n=55)B组(n=53)t值P值45.62±5.32 46.01±5.80 0.364 0.716 21.58±5.13 28.65±5.77 6.735<0.001 8.65±1.35 8.69±1.40 0.151 0.880 4.31±1.08 5.86±1.14 7.256<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A组不良反应率为7.27%,低于B组的22.6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n(%)]
2.4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组间细胞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数据显示各项细胞因子水平对比于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s),pg/mL]
表4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s),pg/mL]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A组(n=55)B组(n=53)t值P值A组(n=55)B组(n=53)t值P值I-TAC 228.65±20.65 229.31±20.41 0.167 0.868 75.29±10.35 98.75±10.44 11.726<0.001 TNF-αIL-6IL-20 39.75±6.48 40.15±6.55 0.319 0.750 24.16±3.41 28.19±3.50 6.061<0.001 58.36±14.11 59.01±14.62 0.235 0.815 13.08±8.85 17.19±8.90 2.406 0.018 17.95±2.95 17.86±2.66 0.166 0.868 13.02±2.04 15.76±2.12 6.845<0.001 IL-8 IL-17 16.72±3.61 16.58±3.44 0.206 0.837 11.25±2.91 13.97±3.05 4.743<0.001 41.95±8.66 42.07±8.54 0.073 0.942 14.56±5.71 19.76±5.88 4.663<0.001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生活质量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分值与B组对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A组(n=55)B组(n=53)t值P值19.57±2.33 19.74±2.40 0.374 0.710 8.24±2.10 11.05±2.14 6.887<0.001
3 讨论
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受免疫功能性下降和T细胞异常等因素干扰[2]。致病因素有:①代谢障碍: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会导致鳞屑;②遗传因素:伴有家族病史的患者体内携带易感基因;③免疫功能下降:血液内的T细胞数值下降,辅助细胞数值升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也降低;④精神因素:长期劳累或是情志失调会增加患病风险。卡泊三醇是抗角化类药,局部涂抹后可以防止角质细胞增生,进而改善增生性皮损症状,可缓解红斑等表现[3]。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瘙痒感或是刺痛感等症状,需联合激光(308准分子)治疗。该种激光是脉冲气体激光,可连续性实施治疗操作,属于新型仪器。其作用机制为改变皮损部位的介质分泌状态,影响表皮细胞的免疫应答,进而抑制多种细胞因子[4]。其优势为总剂量较少,照射次数也偏少;无明显不适感,患者依从性高;光束较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是照射期间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与照射剂量有关,采取大剂量照射会延长不良反应持续周期,所以需要合理把控照射剂量,根据不同部位选择照射次数与剂量[5]。
该研究中,患者治疗后,A组的皮损面积评分(21.58±5.13)分、皮损严重度评分(4.31±1.08)分对比于B组更低(P<0.05)。说明联合治疗能够缩减皮损面积,纠正皮损严重度,原因是激光能够使紫外线能量直达病灶,深入照射病变部位,加快皮损修复[6-7]。A组数据统计后不良反应率(7.27%)低于B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的安全效益更佳,原因是激光属于物理疗法,其刺激性更小,可避免因长期使用外用药物导致皮肤相关性不良反应[8]。治疗后A组的各项细胞因子水平低于B组(P<0.05)。其中,I-TAC是免疫细胞大量聚集的主要诱导因子,可定向迁移诱导靶细胞[9]。TNF-α等物质是其强度最高的诱导因子,可参与到银屑病的免疫障碍发病过程中。IL-8等白介素指标属于炎症介质,可使抗体原发生异常改变,且能加快免疫细胞的具体活化速度[10]。激光(308准分子)通过照射对皮肤表皮的T细胞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进而促进表皮炎症的快速吸收,使真皮内部的T细胞发生凋亡反应,降低皮损部位的TNF-α数值[11-12]。通过对T细胞繁殖的阻断效用改善免疫力,使病情转归。此外,激光照射不会导致皮肤损伤,改善血循环,不易诱发瘙痒或是刺痛感,患者的耐受度更佳,也会间接影响细胞因子水平[13]。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计为(8.24±2.10)分,低于B组(11.05±2.14)分(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以优化生活质量,原因是患者的皮损消退和症状改善后,心理状态会得到显著调节,从而坚定治疗信念,缩短治疗周期,最终激发其生活热情[14-15]。A组数据统计后基本治愈率38.18%,B组33.96%;A组显著见效25.45%,B组22.64%;A组初步见效32.73%,B组26.42%;A组总有效率96.36%,B组83.02%(P<0.05)。 与殷玉俊等[16]研究结果[对照组的显效率是16.00%,有效率是42.00%,无效率是42.00%,总有效率是58.00%,观察组分别是72.00%,20.00%,8.00%和92.00%(P<0.05)]基本一致。说明该研究的信度极高,可指导银屑病的临床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卡泊三醇+激光(308准分子)治疗可作为银屑病的理想化疗法,能够确保治疗安全,使皮损尽快消退,且能改善实验室指标,全方位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利于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