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对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治疗的指导效果

2021-08-02姚立东田华卫张文婧

河北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磁共振脊髓情况

姚立东, 田华卫, 刘 洁, 张文婧

(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寰枢椎脱位是脊柱外科治疗中的难点问题,目前也是脊柱外科学者讨论的热点内容之一,并且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寰枢椎脱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外科手术技术[1,2]。寰枢椎脱位的分型和治疗在我国研究开展的时间较长,其中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是常见的脱位类型,患者发生可复型寰枢椎脱位的情况也最为常见,临床学者认为可复型寰枢椎脱位中的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进行颈椎过伸位X线进行寰枢椎的复位。目前临床学者针对可复型寰枢椎脱位主要是对其进行单纯寰枢椎脱位后的外科固定手术,对患者寰枢椎脱位是否存在齿状突后增生组织压迫脊髓等情况未见深入的分析和讨论[3]。如何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寰枢椎复位后如何对存在的脊髓前方受压情况进行减压等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对医院治疗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作为受试对象进行观察,探讨应用单纯寰枢椎复位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否有所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概况:从我院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的94例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被选为受试对象并回顾临床资料,采用磁共振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患者脊髓前方是否受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男性13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范围最小值为46岁,最大值为58岁,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0.32±5.39)岁;患者受伤时间最短7d,最长5年,平均受伤时间为(2.58±0.32)年。对照组患者56例,男性20例,女性36例;年龄分布范围最小值为43岁,最大值为59岁,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0.86±5.02)岁;患者受伤时间最短5d,最长6年,平均受伤时间为(2.67±0.29)年。见表1。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范围值在18岁至65岁的区间内,且患者的发病时间在72h以上;②患者发病后均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高位精髓受压的临床症状,并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③患者均已经接受过颈椎过伸位磁共振检查。排除标准:①患者不能够接受磁共振检测,不能获得磁共振影像结果;②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不能够进行复位的寰枢椎脱位;③妊娠期和分娩1年以内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 法

1.2.1检查方法:本次患者接受MRI扫描所使用的仪器为GE1.5T Signa HDxt超导型扫描仪,确定患者的扫描范围后采用T1冠状位扫描方式、T2冠状位方式、横轴位连续扫描方式,参数设置为:TR/TE:2000/30ms,层厚/层间设置为4.0/2.0mm,FOV设置为260mm×260mm,矩阵设置为128×128,扫描完成后利用磁共振扫描仪配套的图形工作站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扫描的全部影像资料经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诊断医师共同诊断及判别。

1.2.2疗效评价标准及流程: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和分析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椎动脉损伤事件、血管损伤事件、神经损伤事件,并且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别。②患者脊髓受压指数比较:根据患者脊髓受压和减压情况结合影像学进行评定,脊髓受压指数值为正常颈髓矢径值减去患者最窄段颈髓矢径值后的差值除以拟正常颈髓矢径值所得到的数值;脊髓减压改善率值为患者术后最窄段矢径值减去术前最窄段矢径值的差值除以拟正常颈髓矢径值减去术前最窄段矢径值的差值。③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使用最新修订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方法对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采用医院骨科椎脱位临床治疗效果评价量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治愈、显效和无效,计算临床治疗效果值(总有效=治愈+显效)。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3.0进行研究资料分析。观测资料中的计量数据,均通过正态性检验,以MEAN±SD描述。两组间的比较为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描述。组间比较为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共发现3例椎动脉损伤事件,6例血管损伤事件,2例神经损伤事件,对照组术后共发现1例椎动脉损伤事件,2例血管损伤事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相比较有一定的上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n(%)

2.2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脊髓受压指数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前后脊髓受压指数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且观察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脊髓受压指数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组更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脊髓受压指数变化情况比较表

2.3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对比:观察组手术前后JOA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且观察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JOA评分上升幅度也较对照组更大(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比较表

2.4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共有18例治愈,16例显效,4例无效,对照组则有26例治愈,14例显效,16例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值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值相比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寰枢椎脱位在以往的治疗中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和非螺钉固定治疗,这也就导致了治疗效果一般且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情况,这也使临床学者探讨能够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外科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成为可能,目前临床上治疗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主要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且该种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在影像学的辅助下对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分型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4]。可复型寰枢椎脱位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伸位X线片进行寰枢椎复位,但是仍然有较多的寰枢椎脱位患者不能够通过借助伸位X线片进行脱位复位,虽然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往往会忽略患者齿状突后假瘤需要减压的问题,因此可能会增加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5]。目前通过X线片以及CT得出的结果不能够明确反映患者齿状突后存在软性组织压迫脊髓的情况,从而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

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需要进行减压手术操作,但是通常情况下常规的磁共振检查不能够对患者寰枢椎复位之后的脊髓受压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估,并且对于进行复位后的寰枢椎是否仍然存在脊髓受压不能评价[7,8],因此无法为临床医师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意义。观察组术后共发现3例椎动脉损伤事件,6例血管损伤事件,2例神经损伤事件,对照组术后共发现1例椎动脉损伤事件,2例血管损伤事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相比较有一定的上升。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后不能够发现齿状突后软组织压迫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伸位颈椎磁共振检测,并且对于评估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齿状突后软组织压迫有较好的效果[9],并且对于临床医师进行减压治疗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观察组手术前后脊髓受压指数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且观察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脊髓受压指数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组更大(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JOA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且观察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JOA评分上升幅度也较对照组更大(P<0.05)。寰枢椎脱位容易导致机体发生失稳反复的情况,并且容易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发生齿状突后软组织受压,并且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寰枢椎脱位是导致寰枢椎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但是临床学者在研究中证实患者出现骨性关节炎后采取减压手术操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0,11]。

综上所述,磁共振能够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患者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是否受压,因此对于患者采取可复型寰枢椎复位手术是否采取减压操作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磁共振脊髓情况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