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鹏飞·2018届环境科学博士 逆袭博士 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体会科研乐趣

2021-08-02撰文王懿霖

求贤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开大学博士导师

撰文/王懿霖

王鹏飞说,自己的经历应该算是“逆袭”。在听完他的故事后,记者对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逆袭”不是某个结果,而是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王鹏飞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博士

毕业去向:河北工业大学任教。

近五年成就:曾获南开大学一等奖学金、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成果展一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称号。目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以及CNMGE 青年开放基金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 论文17篇,其中在本领域顶级期刊Angew.Chem.Int.Ed.(IF=15.336)发表论文3篇,在Adv.Funct.Mater.(IF=18.808)和Appl.Catal.B,Environ.(IF=19.503)期刊发表论文6 篇,影响因子10 以上文章10 篇。论文被Science,Adv.Mater., Angew.Chem.Int.Ed.等SCI 刊物累计他引631 次,单篇最高他引109 次。申请发明专利3 项,授权1 项。

报考博士的初心:自己的性格适合做科研工作,希望继续深造,将来可以进入高校工作。

初为博士的愿望:在本领域发表高水平文章,证明自己。

身为博士的寄语: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要耐得住寂寞,具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韧性,越挫越勇,持之以恒定会成功。

知识改变命运

“我是河南人,父母是普通的农民,要想改变命运,只有读书。”王鹏飞坦诚地说。河南省是我国有名的高考大省,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初中三年,王鹏飞丝毫不敢懈怠,但因考前发烧,他发挥失常了。“我那时安慰自己说,还好是中考,自己还有机会,于是就决定到县里的中学读高中。”

虽然当时也知道未来三年的高中生活会更加辛苦,但实际仍比想象中的难过。“白天还好,可晚上回到宿舍是真的难熬。”因为宿舍是由教室改造的,上下铺住了十好几个人,所以王鹏飞每天都在教室里学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去。“夏天有电扇,但是冬天没有暖气,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好不容易暖和点儿了,天也快亮了。”“寒窗”的磨炼和“苦读”的压力,塑造了王鹏飞坚韧的性格,也让他实现了阶段性的人生目标。“虽然我上本科只是一所普通大学,但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走进了大学校园,王鹏飞“放纵”且“迷茫”了一段时间。“头两年确实放任自己了,主要是没有目标。”直到大三,同学们开始准备考研、考公、找实习单位,周围日渐紧张的气氛惊醒了王鹏飞。“本科读的就是环境工程专业,当时觉得是新兴学科,有前景,而到实习单位后却发现落差太大了。”与专业对口的岗位在污水处理厂,虽说是一个正经的事业单位,但同是本科毕业的前辈告诉他,他们的任务就是守着污水处理设备的开关,“到点开,到点关,每天如是。”工作没压力,收入能达到平均水平,在小城市里生活应该是够了。“可我不想过这种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这跟退休没什么两样。”有了动力的王鹏飞决定再奋斗两年,争取走出河南省去闯一闯,努力圆自己最初上重点大学的梦。

做科研苦也甜

“我目标是南方一所‘211’大学,他们的环境学科不错。”找到新的目标后,王鹏飞重拾斗志,可现实又一次击打了他。“成绩下来后,我没能考上目标学校,考虑再三后,我决定不复读了,毕竟年龄不等人。”服从调剂后的王鹏飞来到了沈阳大学,“虽说不是‘211’,但沈阳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有一位院士,而且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们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高的。”

与本科相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就非常充实了,没有时间去“放纵”和“迷茫”。“那段时间,我觉得我各方面成长得很快。”除了课本上的理论,读研的重点更在于与实践相结合,要跟随导师完成各种项目和课题。“我们的专业需要给一些地方政府做咨询和建议,有时还会合作做一些治理的项目或实验,这不仅需要科研能力,还要求我们要有沟通、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后者恰恰是我最为欠缺的地方。”那段时间,王鹏飞全国各地地跑,学术交流、课题研讨和项目跟进,逼着他练就了“沟通”的技能。“周围的人都觉得我变得爱说了,性格外向了许多,这算是我读研期间最大的收获。”

除了综合能力有所提升,王鹏飞的科研能力也在锻炼中成长。“导师手把手地教,告诉我们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是针对某个项目,而是一种方法,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如果真的懂了,就可以触类旁通了。”也是从那时起,王鹏飞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也明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那时做的科研项目也非常苦,是治理农业污染的,每天站在地里采集样本,又热又晒,蚊虫也多,但想想成果就在眼前,也就苦中作乐了。”

王鹏飞将全部身心投入科研中,没有迷茫,没有敷衍。“对于我来说,硕士研究生不是跳板,而是桥梁,是朝着更高水平迈进的阶梯。”硕士毕业前,王鹏飞对自己的导师说出了想继续深造的想法,在导师的全力支持下,他走进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知名学府,环境科学学院的老师们也都是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我非常高兴,毫不犹豫地就来到了天津。”

未来仍需努力

然而,这份喜悦和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来到南开大学是2015年,课题组的实验室仍属于起步阶段,条件并不是太好。”那时,王鹏飞的导师刚从国外回来,带来了许多前沿性的信息,“导师跟我说,光催化水分解目前是一个比较新兴和热门的方向,可以考虑往这个方向深入研究。”看着实验室的条件,想着自己的课题,王鹏飞犯了难,“真的是‘一穷二白’,没有仪器,没有‘战友’,整个学院就我自己在搞这个课题。”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王鹏飞的研究没有丝毫进展,看着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成果论文,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最后还是要感谢导师替我解了围。”在导师的牵线搭桥下,王鹏飞去了化学学院的实验室,在那里见到了类似的实验。“以前只能看文献,现在亲眼看到实验过程了,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曙光。”为了能亲手得到实验数据,王鹏飞开始着手组装仪器。“没有经费,所以只能自己动手了。”在“照猫画虎”地“东拼西凑”下,仪器这一关算是过了,可是实验却又卡住了他。“明明文献里就是这样讲的,可是试了好几次就是不反应。”无奈之下,王鹏飞去请教了师姐,“你需要在催化剂里加一点儿铂。”简单一句,便胜却实验无数,王鹏飞的实验终于成功了。“看到反应的一刹那,我和在场的师弟师妹们都兴奋地叫出了声。”有了数据做基础,王鹏飞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篇论文,之后他奋力追赶,在一年的时间里又陆续写了3 篇论文,很快就达到了毕业要求。

成长的经历让王鹏飞早已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到高校任教。“我热衷科研,但对于教学我可以说是毫无经验。”于是,现在的王鹏飞又有了新的目标。“我希望将我的所学、我的经验,用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们,这对于我来说是新的挑战,我会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南开大学博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浪漫的材料
制冷博士来帮忙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V eraW an g
博士蚊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Suggestions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Audiobook Websitesby Changing Them to SNS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