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试验
2021-08-02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王东旭郑铁志张锦川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王东旭 郑铁志 张锦川
近年来,随着保护黑土地行动的持续推进,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逐年加大,各方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保护黑土地最合理、适用的技术方案,2020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再创新高,达到1850万亩,新增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近0.6万台,保有量近1.9万台,满足了保护性耕作所需机具的刚性需求。为探索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实际应用效果,今年在全省第二大产粮县—吉林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吉林省农缘农机生产合作社”,开展了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试验与示范工作。
一、试验对比模式
1)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平作宽窄行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简称宽窄行T2);
2)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平作宽窄行播种带秸秆归行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简称宽窄行归行T3);
3)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平作宽窄行播种带秸秆归行条旋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简称宽窄行归行条旋T4)。
二、试验对比内容
1)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3种技术模式(简称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整地播种技术(以下简称常规播种T1)对比试验;
2)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3种模式之间对比试验;
3)吉林康达2BMZF-2型和德邦大为2BMG-2型2个厂家2行免耕播种机对比试验;
4)考核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
对比试验要素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生育期情况;二是作业成本情况;三是产量情况;四是经济效益情况;五是土壤监测情况。
三、试验机具和品种
免耕播种机选择质量较好,保有量较多的吉林康达2BMZF-2型、德邦大为2BMG-2型精量免耕播种机、恒大牌两行玉米精量播种机各1台进行试验示范。同时配备了拖拉机、归行机、条旋机、凯斯4LZ-6(4088)籽粒收各1台。玉米品种选择了耐密、抗倒伏、适于玉米机械籽粒收获的天育108。
四、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1.出苗情况结果与分析从表1测查统计数据上看,4种模式出苗率均在90%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3种模式出苗率高于常规播种(T1),高出1.6个百分点。保护性耕作技术3种模式之间对比,宽窄行归行条旋率最高,分别高出宽窄行(T2)2.9百分点和宽窄行归行(T3)1.6个百分点。2台免耕播种机对比,康达比德邦大为在出苗率高出0.9个百分点。
表1 出苗情况计算统计表
2.长势情况结果与分析从表2测查统计数据上看,4种模式能够保持生长发育进程一致,但不同时期长势略有差异。具体如下:
表2 玉米生育期长势情况表
(1)苗期长势常规播种(T1)地块玉米长势最好,常规播种(T1)的株高为13.1cm,茎粗为6.4cm,高于免耕播种模式平均株高1.4和茎粗0.5个百分点。
(2)拔节期长势宽窄行归行(T3)玉米长势后来居上,与常规播种(T1)长势持平。宽窄行(T2)和宽窄行归行条旋(T4)长势相比稍差。
(3)抽雄吐丝期、玉米灌浆期长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常规播种长势持平。
3.产量情况结果与分析产量情况表如表3、表4所示。
表3 产量情况表(康达)
表4 产量情况表(德邦大为)
经过试验地块实际收获计算的产量可以得出,保护性耕作技术3种模式的平均产量高于常规播种(T1),平均高出30kg/亩。增产幅度达3.4%,其中宽窄行归行(T3)最高达50kg/亩。免耕播种机得出,康达比德邦大免耕播种机实际产量高出9kg/亩。
4.经济效益分析
(1)作业成本生产作业成本主要包括施肥费、人工费、燃油费、机具折旧费等方面,现将每个作业环节生产成本详细进行计算,结果如表5、表6。
表5 播种作业成本统计合表 单位:元/亩
表6 播种作业成本详细说明表
(2)产量收益产量收益为实际产量与玉米单价之积,以下数据按今年玉米市场价格1.9/公斤计算,详情见表7。
表7 生产收益统计表 单位:斤/公顷、元、元/公顷
(3)综合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为产量收益减去生产成本。具体情况如表8、表9所示。
表8 综合经济效益汇总表(康达)单位:元/亩
表9 综合经济效益汇总表(德邦大为)单位:元/亩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规播种综合效益对比,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对于常规播种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平均高出75元/亩。二是3种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对比,宽窄行归行(T3)的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免耕播种技术3种模式平均节本增效效益分别为:宽窄行(T2)是58元/亩,宽窄行归行(T3)是114元/亩,宽窄行归行条旋(T4)是52元/亩。
5.土壤监测及数据分析在保护黑土地,增加土壤肥力,保证土壤养分含量的方面,试验地块土壤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土壤监测机构进行了检测,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10 土壤含水率监测表
表11 土壤有机质检测报告
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一是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含水率较高;二是保护性耕作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高出7.8g/kg;三是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氮、磷、钾元素相应增加。
五、试验结论评价
从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3种模式和常规播种的出苗率、实际产量、经济效益、土壤有机质含量、生产成本对比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比传统耕整地播种技术更为先进、适用
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模式比常规播种对比,主要表现在4高1低上,出苗率高1.6%、实际产量高30kg/亩、经济效益高57元/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7.8g/kg、生产成本低17元/亩。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12 免耕播种技术和传统播种技术对比统计表
2.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3种模式之间对比宽窄行归行(T3)技术模式在试验地块是最适用的免耕播种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在2台不同型号免耕播种机作业下,宽窄行归行(T3)技术模式的实际产量、生产收益、经济效益、生产成本好于其它宽窄行(T2)和宽窄行归行旋耕(T4)技术模式,主要表现在3高1低上,实际产量分别高出32kg/亩和27kg/亩、生产收益分别高出61元/亩和51元/亩、经济效益分别高出57元/亩和62元/亩、生产成本分别低4和-11元/亩,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13 3种免耕播种技术模式对比表
3.本次试验康达播种质量略优于德邦大为
作业结果表明:播种作业均未发生拖堆、堵塞、故障等现象,播种作业通过性能良好,康达出苗率和产量分别高出德邦大为0.9个百分点和9kg/亩。
4.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经济性、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均好于常规播种技术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模式与传统耕整地播种技术模式在培肥地力、抗旱保墒和抗倒伏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经济性、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均好于常规播种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