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的水稻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

2021-08-02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赵昌娜杨鸿炜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机化种养基质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房 骏 赵昌娜 王 帅 杨鸿炜

天津市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2020年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河蟹、虾、鱼等养殖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好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是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机械化技术体系

1.育秧技术

(1)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与农艺融合的技术。工厂化育秧技术先进,可满足从出芽到成苗各阶段的温、光、水、肥等秧苗生长条件,秧苗整齐、生长快,缩短了育苗时间。水稻工厂化育秧节种、节水、少肥、少药、省工、省秧田,污染少,秧苗质量好,受到种植大户的一致好评。我市宝坻、宁河等水稻主产区发展了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工厂化育秧后,向农户出售商品秧苗。

(2)机械化播种育秧水稻机械化育秧采用全自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根据温度情况和品种要求,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进行播种。播种量2~3kg/亩,播种前基质或基质拌土均需用碎土机进行破碎并过筛,这样基质或基质拌土才会均匀。播种时水要洒透,盖种需将种子盖住,以利出苗。

(3)水稻基质育秧技术水稻育秧基质是利用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秧机理人工合成的全营养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它能够完全替代营养土育秧,省去取土、施肥等多重工序,用户只需在基质上“铺基质、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水稻苗期病害发生轻,每个育秧时期减少秧田期农药使用2次、化肥使用1次,化肥农药用量少,更利于稻田内进行水产养殖。

2.整地及插秧机械化技术

(1)耕整地及自动驾驶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以常规的翻地、耙地、镇压、平地等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为主,基于北斗导航的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进行试验示范。

(2)侧深施肥机械化插秧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要求尽量减少施肥量,保证水产健康养殖,减少污染。水稻侧深施肥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水稻插秧机上附带化肥侧深施装置,插秧前调试好施肥量大小,在插秧机进行精量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入刚插入秧苗侧位3~5cm、深3~5cm位置。减少施肥次数、施肥量、肥料污染,是一项降低劳动成本、生产成本,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水稻单产的技术措施。同时对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种养殖产品安全性能,发挥了技术保障作用。

3.植保机械化技术

(1)物理方法植物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下的水稻生产,更适合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天津市应用较多的是有色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和二化螟性诱剂等方法。物理防治,大大减少了用药量,确保了水产养殖的安全性。

(2)无人机植保机械化技术可采用高效的无人机植保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部分生物制剂农药毒性较小),严格控制用药量,避免高温天气用药,严禁施用含有甲胺磷、呋喃丹等剧毒农药。既实现了病虫害防治,又降低了水产养殖的污染。无人植保机的农民认可度在不断提升,作业效率是地面植保机械的10~20倍,是人工作业的50~100倍。与人工喷药相比,用药减少50%,对提高农药利用率,提升水稻品质安全,减少农药污染有较好效果。

4.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采用履带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收获,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脱粒、清选。目前我市多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后序进行秸秆处理作业。

5.秸秆处理技术目前,水稻秸秆处理技术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秸秆还田;一种是经搂草机搂草,打捆机打捆后,运出稻田进行饲料加工。

(1)秸秆处理技术秸秆还田是杜绝秸秆焚烧、减少大气污染、培肥土壤肥力的有效举措。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的地块,应选择种植年限少且病虫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秸秆浅层还田会加重病虫害发生,秸秆深耕还田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秸秆深耕还田深度达35cm以上时。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手段。由于秸秆还田后稻田存在加重病虫害的隐患,目前天津市多采用“搂草-打捆-集中贮运-饲料加工”这一技术路线。

(2)秸秆打捆技术水稻收获后,粉碎的秸秆经搂草机收集成条堆状,再通过圆捆或方捆打捆机进行打捆作业,集中装运出稻田,添加生物菌剂加工后,用作畜牧饲料。这种模式应用较多,既解决了稻田秸秆出路,减少了焚烧带来的污染,又增加了农户效益,水稻种植户每亩可得20~40元。

6.稻谷烘干技术水稻烘干是一项重要技术环节,可有效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不利天气影响、提高稻米品质。目前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或水稻种植大户,大部分购置了粮食烘干机。收割后采用烘干机烘干,每台烘干机每24 h可烘干稻谷12~13吨。稻谷烘干可有效节省劳力成本,减少自然晾晒造成的损失浪费,并且烘干的稻谷质量好,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

二、存在问题

1.农机化技术与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融合度不高目前,稻渔综合种养正在大面积推广。但是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技术,还难以满足稻渔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例如病虫害防治环节,水稻种植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水产养殖则需要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投入,保证水产养殖物健康生长,不受污染。合理有效的农机化植保技术体系尚不明朗。

2.基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农机化技术示范力度不足目前,农机化技术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发展进程中,农机化技术示范引领作用不充分。示范的多为常规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缺乏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农机化技术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体系中的装备保障作用显现不强。

3.稻渔工程技术配置不均衡农机化队伍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掌握的知识不足,对稻渔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技术需求了解不深入。人才队伍难以形成技术支撑体系,对天津市大面积提升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工作发挥的作用不充分。

三、发展建议

1.提升农机化技术与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融合度,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整合与融合,例如病虫害防治环节,应作为一项由水稻种植业、水产养殖、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多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性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试验。对发展天津市农业特色产业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强水稻和渔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走智慧农业发展之路,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技术保障要把握好时机,加快机器换人,促进机械化率的提升,对加快培育天津市稻渔优势特色农产品,推动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智慧农业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已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农机装备是智慧农业的重要支撑。例如可将养殖环境监测和渔业信息智能化服务技术,作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探讨方向。

3.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推进好的技术装备在稻渔生态系统改善、种养全程机械化技术等方面建立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点。相关部门要配合,集成示范先进技术,不断加大稻渔综合种养在天津市的示范推广力度,切实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水平。

4.加快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中,各相关部门应设置专项财政资金,致力于推进稻渔重点工程技术及模式的研发工作,使相关农机化试验及示范项目顺利开展。以农村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涉农企业等广泛参与,形成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稻渔综合种养多元化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催生和培育壮大一批农机化稻渔社会服务主体,降低稻渔综合种养的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农机化种养基质
4种不同配比基质对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探究
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