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
2021-08-01徐臻
徐臻
摘要: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质量管理也出现了转变,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带来了全新的保障。电力工程项目是和人民息息相关的工程项目,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对质量管理进行诊断、战略细化、管控效能优化、管控流程再造、信息平台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对其质量进行更科学的管理,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保持电力企业持续和谐发展、保证企业命令的执行力等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加速了我国电力建设发展的脚步,对质量管理的需求和严格程度也越来越大。
然而,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却没有实现相应的发展,仍然沿用以前比较落后的、零散的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缺乏现在比较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而且质量管理的体系化、模式化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导致其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多不足,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亟需修改和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开始探索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刻地意识到相较于原来的质量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是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传统质量管理理念的一种颠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逐步改进与完善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正是因为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探讨出一种在本行业内适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彰显出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价值。
2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
2.1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作为一个体系化的工作,指的是一个系统化的全过程,是在对质量方针、目标和相关职责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借助比较完善的质量体系,依托其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等等,以及对于质量保证和改进的协调,按照一定的计划,依照一定的原则,通过各种管理活动的实施,确保质量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实现预期的质量诉求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质量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满足客户需要的程度。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质量的要求程度也是不断提升的。任何事物由于所处情况、所处时间的不同,好坏也是相对的,质量同样如此。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里,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质量管理体系而言,质量既可以指零部件、软件、或服务等服务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指某项活动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指企业的信誉的良好程度。质量不仅是指生产的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工序的质量。
2.2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也必须不断改进,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先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企業,在资源匮乏的今天,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为达成这个目标,精细化管理被引入到企业的管理中。因此,质量精细化管理理念就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成为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其中一种,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发展的,是规范化管理的深入与升华,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必要要求,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人员而言,精细化管理是指合理安排人员工作,使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能,并落实责任;对物而言,是指合理堆放、使用材料,正确使用机器设备,简化操作工序,提高生产速率;对环境而言,是指保证生产环境和安全环境,创造最佳的生产条件。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确定位”是对没味职员职能职责的定位;“精益求精”是在每道工序上尽量做到最好,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每项任务;”“细化目标”是将总计划分解成每一阶段的小目标,逐步完成每个目标,最终按计划按质量完成总任务;“细化考核”是指要制定具体考核制度,奖惩明确,才能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操作工序。
3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时期内指导项目管理者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组织机构、职能要求和质量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总称,通过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化,使项目管理者及相关管理者自身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使质量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所依据的思想体系是施工质量管理思维模式,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是:
(1)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设计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思维模式,即管理理念;
(2)在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思维模式的指导下设置内部结构,保障将思维模式付诸实施后施工系统能出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运作结果,即系统结构;
(3)寻找促成运作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的方法,即管理策略。
电力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需要在国家层面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下,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各方参与的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其中包括:项目班组的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设计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保证模式、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监督模式。设计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保证模式和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监督模式应与项目班组的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配合,以整个工程的质量精细化目标为核心来建立。
推行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及提高项目管理领导班组的执行力,这些优势的本质其实是要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竞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一要节约资源,二要降低成本,三要保证质量。这三点的实现就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帮助,即在细微之处仍然不能懈怠管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管理漏洞,最终建立质量第一、资源最省、成本最低的电力企业,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双华.精细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工程质量,2010,28(8):6-8.
[2]刘爽,刘金柱.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2015,8(21):280-283.
[3]刘芃.精细化管理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2015,2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