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机组安装焊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2021-08-01姜春龙
姜春龙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工作经验,介绍了火力发电机组安装过程的焊接质量管理和控制,从焊接人员、材料、工艺和过程等方面提出了焊接质量控制的一些重点内容,对加强火电机组安装焊接质量,做好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关键词:焊接质量;管理;控制
火力发电机组安装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尤其是锅炉、汽轮机等发电设备,不仅钢材种类较多,焊接工作量也非常大,安装周期相对较长,焊接工艺要求较严格,且焊接对整个机组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受焊工操作技能、设备性能、母材和焊接材料、焊接及热处理工艺、施焊环境等诸因素影响,焊接接头可能产生裂纹、夹渣、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威胁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机组安全,所以,必须对威胁机组安全的因素进行全过程控制。
1 焊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
焊接人员一般包括焊接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检测人员、热处理人员、焊接操作人员(焊工)等。以上人员必须具有电力行业或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其中焊工审查重点:
1.1焊工合格证的审查。焊工应持有技术监督局下发的焊工合格证且在有效期范围内,才能满足施工项目要求,但同时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二十五项反措要求从事切割、焊接等热作业人员须持有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证件,因此现在的火电机组建设期都要求焊工持以上双证。
1.2焊工的岗前培训考核和动态审查。安装单位应对所有焊工进场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及考核,考核不合格的焊工不能从事焊接工作,同时建立焊工管理台账,对焊工个人技能水平及产品合格率进行动态管理。
1.3 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焊接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让焊接人员深刻认识到认真执行焊接工艺规程的重要性,从实践上不断提高焊接人员的技能水平。
2 焊接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2.1焊接设备是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的重要因素。安装单位应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对存放、维护保养和使用等环节做出具体要求。
2.2焊機、热处理机、烘箱等设备上的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热电偶等计量仪表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应按相关的法规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计量鉴定,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对上述计量器具建立台账,定期检查,使全部计量器具处于检验合格状态。
3焊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
3.1 用于受监设备的焊接材料,应对供货单位进行质量体系考察,择优选择供货单位。供应部门只能在批准合格的单位中进行采购。焊接检验员应按照规定对所到焊材进行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包装有无破损;核对和检查质量证明书,并核对材料型号,规格和数量。
3.2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焊接材料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原件或者加盖供货、使用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并按要求对每个批次的材料进行现场自检,合金材料需进行光谱复检并提供复检报告。
3.3焊接材料的管理。安装单位应编制焊材管理制度,建立标准焊材库并设专人进行管理,以免人员频繁出入库房对存放条件造成影响,焊材库应配置干燥除湿设备和温湿度计,相对湿度≤60%,防止焊材受潮。焊材的入库、烘焙、发放及回收等应形成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每名焊工持焊接技术员签发的焊材领用单领取焊材。
4 焊接工艺的管理和控制
4.1焊接工艺文件(一般包括: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焊接及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卡、返修卡等)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应按安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进行。工艺文件完成前不允许进行相关的焊接工作。
4.2焊接工艺评定应当符合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是焊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不允许采用其他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能覆盖现场的焊接工作。
4.3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是指导现场工作的具体依据,应依据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并在焊接项目开工前完成相应项目的编制,并与应用的内容和数据相符。
5 焊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5.1 应制定焊接质量控制文件,对焊接的每个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关键工序设立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
5.2焊接工程一览表和焊口记录图的编制。为了对锅炉、汽机管道部分的安装焊缝位置、焊接进度等进行管理和控制,便于其他专业或单位进行衔接,焊口记录图应包括管线名称,每个焊口的位置、规格、材质、编号等信息。
5.3焊接技术交底。施工前,焊接技术人员必须对焊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技术交底应随着人员调整及环境条件变化进行再次交底,交底的目的是让焊工熟悉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相关要求,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5.4现场抽查焊工持证情况。核查焊工实际施焊内容是否超出合格证所列的作业项目,严禁出现超项焊接的情况
5.5 焊接前检验。焊接前检验是指对焊接工艺指导书,焊件、焊材的组装质量和坡口表面质量进行检验。焊接组对间隙和焊接钝边过大或过小,坡口不规则或未清理干净,都容易造成未焊透、焊瘤和气孔等缺陷,进而会对焊缝性能和焊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5.6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焊前是否按标准要求严格进行打磨除漆,是否正确使用焊条保温桶,是否存在焊条头随意丢弃现象,是否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作业环境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防风、防雨措施。
5.7焊件组对的点固焊是焊接质量最薄弱的环节,为防止裂纹、气孔、未焊透等缺陷,点固焊质量应加以控制,点固焊必须由担任焊接的焊工点焊,焊接前要对点固处焊缝进行检查。必要时可用液体渗透试验代替目视检查。
5.8焊口应尽量连续施焊,若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裂纹措施,再焊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方可继续焊接。
5.9为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应严格按照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执行。杜绝预热温度不足或不预热,未及时热处理或升降温太快,热电偶测点布置不足或位置不正确等问题。热处理记录数据应真实准确,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应合格且有标记。
5.10工记录保证可追溯性。各项技术记录应保证每个焊口项目,施工日期及焊接人员、焊口位置、检验情况等有详细记载,实现对每个焊口的焊接材料、热处理、检验、施焊日期等安装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具有可追溯性。
5.11属检验及返修。金属检验应有委托单,检验结果要已书面形式反馈。返修应做好记录,重要部位的返修应有方案,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5.12于合金钢材料焊接,焊接前要对母材进行光谱复查,看是否与图纸一致,并根据合金成分选择相应焊接材料,为避免焊接材料出现错用,严格控制焊材领用制度,由焊工本人持焊接技术员签发的焊材领用单亲自去焊材库领用,施工过程中对领用焊材进行严格保管,禁止相互借用,焊接完成后对合金焊缝按焊接规程要求进行焊缝光谱检测。
6 焊接相关资料的管理和控制
全部焊接工作结束后,安装单位应将以下资料整理成册移交建设单位。
6.1焊接工程一览表。
6.2受监部件使用的焊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6.3焊工技术考核一览表。
6.4焊接工艺评定及统计一览表。
6.5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
6.6焊接工程质量验评资料。
6.7焊接、热处理、金属检测等记录和报告。
6.8热处理曲线,射线底片。
7 结束语
火力发电机组发电设备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对安装过程中的焊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机组投产后安全可靠运行,焊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机组建设和使用增值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