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8-01郑璇君

教学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郑璇君

摘要:在课程不断改革与发展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教师教学首要任务。良好阅读能力能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对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有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借助不同方法优化教学,让小学生愿意并主动进行高效阅读,以达到培养其阅读能力的目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及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前言:

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技能,也是获取知识与有效信息的途径,对小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采用丰富且新颖的方法,以此将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主动积极的开展高效阅读与学习,从而大幅度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与质量,确保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借助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性格较为活泼,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且对于语文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内容阅读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同时也将影响其对课文的理解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导致教师教学效率的止步不前。故而,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以有效方法对教学进行优化,比如将教材内容与多种元素相融合,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生活、故事、体验、表演等情境,能极大程度将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激发,调动其积极性与热情,让小学生愿意并主动进行高效阅读。在此过程中强化小学生探究、分析、理解等能力,能将课文所蕴藏的内涵深刻领悟,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海底世界》一课,这篇科普文以有趣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及奇异景色。但由于小学生对这类课文普遍阅读兴趣不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视频播放给小学生。使其能在听觉、视觉与心灵上受到冲击,犹如身临其境,并对课文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从而主动进行高效阅读。或者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本课主要表达共享快乐,只有为身边每个人送去幸福与快乐,自己才能收获更多快乐。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小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还原教材中的场景。这就需要小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其中每个角色的特点,而小学生则会主动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无论哪种情境都能极大程度将学生阅读兴趣充分激发,使其愿意并主动阅读,不但能达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也能大幅度提高其学习质量,让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

二、利用提问促进自主阅读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其阅读能力。原因在于此阶段正是小学生打基础的最佳时期,阅读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其后续的学习质量。但受小学生年龄的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缺乏一定自主性,且没有阅读积极性。故而,语文教师就应及时对教学策略做出改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此将小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促进其自主对课文进行阅读、探究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应。在这过程中能让小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得以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对于课文内涵也会通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从而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学习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比如在《在柏林》一课,课文讲述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并说明原因的故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两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第一节中“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课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这里的“静”指的仅仅是环境安静吗?“健壮的男子”都到哪里去了?这样的场景是偶然现象吗?以上问题能将小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能有效促进其自主阅读课文,在此过程中达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扎实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学习质量,让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

三、鼓励拓展丰富阅读内容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上有童话、神话、诗歌、散文或科普等类型的课文,虽然种类繁多,但资源却极为有限。若想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仅依靠语文教材还远远不够且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因此,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可以立足于教材基础之上,为小学生推荐适合他們阅读的课外书藉,也可以让小学生以自己的喜好为择书标准。而教师应选择通俗易懂,且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课外书藉,以丰富小学生阅读内容。并指导其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优秀的词汇语句和经典部分,积极大量素材,能够为日后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应及时进行标注,以便于及时向教师或家长求教。在这样大量拓展阅读下,能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与质量,使其能够学到更多课堂没有的知识。让小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有助于未来全面发展。

比如在《骑鹅旅行记》一课,由于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原书的一部分,具有极大教育意义。那么在学习本课后,为了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其阅读内容,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基础上,推荐小学生阅读整本书。或者在学习《猴王出世》一课后,推荐小学生阅读《西游记》;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后推荐小学生阅读《朝花夕拾》。也可以让小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课外书藉进行阅读,教师应指导其阅读方法及如何积极大量素材。一方面能为日后写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能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在大量阅读下掌握更多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与质量。同时还能促进小学生思维发散,使其综合能力与素养得以全面提升,有利于小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

总结: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还需教师不断去探索和发现。由于此阶段小学生正是各项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期,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爱好、特点,运用情境、提问及拓展阅读等方法,使其对语文阅读产生极大兴趣,促进其自主高效阅读,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能力及素养,为后续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秀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21(24):183.

[2]刘裕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55-5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