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2021-07-31张宁王晖卢青青

西部皮革 2021年13期
关键词:开封市菊花文创

张宁,王晖,卢青青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经济、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同时,我国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开封旅游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却一直没有展示出旅游强市的风采,没有真正达到它应有的文化强市地位[2]。因此研究选择将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元素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独特性,同时也为开封非物质遗产在现代化社会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2 开封非物质文化

2.1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如今的开封保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禹王台、相国寺、开封城墙、铁塔等共33 处。同时,古都开封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式样,如豫剧祥符调、鼓子曲、曲剧、开封盘鼓、相国寺音乐、斗鸡、朱仙镇年画、汴绣等[3-4]。上述文化遗存,充分显示了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所拥有的丰厚文化底蕴。从这些遗存的特性来分析,主要彰显的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基调的闲适文化或皇城根文化。这种闲适文化已构成开封区分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系统。

2.2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开封非遗文化的研究意义在于其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发展长河。开封作为一座时代久远且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都留下了精彩且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其在人民的生活中诞生,在人民生活中延续,非物质表现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与描述历史文化的史书相比较,非遗作为一种特别的载体来表现开封本土的过往经历。开封非遗文化的艺术价值是指其表明了开封各个历史阶段不一样的审美思想的意义,关于探究其在各个时间下的美感表征、美感规律的改变具有举足轻重的效果。开封非遗绝大部分普遍表现出较好的美学效果以及艺术审美价值,不但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情感熏陶,还有助于开封文化内涵的升华、以及城市界面的宣传。

3 文创产品作为开封非遗文化传承载体分析

开封市现阶段把政府和事业单位作为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发起者,人力、物资和经济投入不足,同时宣传力度不足,经营经验不足,以上因素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处境困难。目前,我国日趋重视文化发展,全球各国慢慢发现非遗文化的研究意义,很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商品生产出来,并在这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封地区拥有悠久而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开封市的优势,将此优势凭借新颖的方式、结合创新技术成果,在产品中表现出来,通过这种产品表现出当代社会的生活理念,找到符合新时代居民生活态度、审美观念、情感寄托的现代化产业化道路。

3.1 文创产品作为开封非遗文化的有形载体分析

非遗作为一种“非物质性”文化体现在生活技巧、生存手艺、日常体验领会等各种社会活动中,这些技能、技艺或生活经验不是一种物质,是无法接触和无形的,这样的形态也导致其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比较困难[5]。

然而,非遗并非仅是充当一种意识形态延续至今,而是凭借一定的实质载体呈现给当代社会。因此非遗能够和物质有关联,应抛开以前对非遗片面的了解,将实体物质当做非遗载体有助于非遗冲出固有的非物质性的枷锁,迎来得以保护和传承的新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创产品能够作为非遗有形的依托,以消费目的为着手点,把非遗包含的文化内涵变成创心点,结合设计的手法,让该产品成为消费者的生活需要。

3.2 文创产品作为开封非遗文化的创意来源分析

随着全球科技发展,科技革命带来了产品技术更新,同时让我国人民的生活体验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物品的要求已经不单单是满足使用需求,还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承载着文化遗产元素的产品恰好符合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此类产品蕴含的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基础,利用创新思维将文化变成创意,此类文化创意不是不是简单想象出来的,设计师根据人生经历、消费者的需求、特定的文化背景、古人的情感寄托等等进行产品设计。文创产品反应了设计者的价值观和思想,因此文创产品的设计者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量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4 文创产品设计思路

通过上述研究,把文创产品作为开封非遗文化传承载体是可行的,如何通过文创产品表达出开封非遗文化的内涵至关重要。首先对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定位,其次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可行性、创新性和功能性,然后还需要提炼和总结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象文化要素和意向文化要素,具象文化元素从外在形态凝练出来,意象文化元素从非遗文化内在意涵总结出来,这两种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最后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利用拼贴、隐喻、象征、嫁接等手法,把具象文化要素和意向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创作出蕴含开封特色又极具功能性的产品。

5 开封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以开封盘鼓为例

5.1 开封盘鼓文化解析

开封盘鼓本名是“开封大鼓”,是开封市人比较喜爱的一个民间舞乐,开封盘鼓与古代流传400 多年的迓鼓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该舞乐通常在闹市、祭拜和节日活动中展示,清朝时期,当地人民经常用盘鼓舞乐作为求雨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封盘鼓的表演人数可以数十或者数百人,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根据令旗手的手势敲击大鼓,同时还有马锣和大镲等乐器与之配合,表演者在敲打乐器的同时还要跳舞。盘鼓舞表演场面震撼,表演节奏比较紧凑,表演者情绪高涨,舞姿飒爽,在表演过程中流露处中原人民直爽的风格,给观众带来较大的情绪波动。

5.2 市场调研分析

把开封市的盘鼓纪念馆定为重点调查地点,把来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和爱好盘鼓舞的市民作为调研对象,问卷调查范围定为纪念馆及周围,然后分析调研数据,统计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年龄大小、学历、个人收入等,以及分析纪念馆周边文创产品的市场情况。对本次市场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纪念馆的游客大多为外地人,游客的年龄偏大,四十岁以下的游客只有63%。另外,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和学历较高,只有40%的游客的学历在本科以下,游客的收入也相对较高,来开封盘鼓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和爱好盘鼓舞的市民中对盘鼓文化和相关文创产品感兴趣的人数占比85%。

5.3 设计定位

综合以上文章中对于实地调研的分析,确定开封市的盘鼓文创产品的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开封市的文化底蕴、产品的实用性需求、创新点、简洁大方的形式以及人工制造,结合人们的功能对产品进行设计定位。

文化定位:开封盘鼓文创产品应该以开封盘鼓为文化创意来源,盘鼓群体或个人为产品定位对象。如果从开封众多文化中选择一个最具代表开封的文化符号,开封盘鼓无疑是最适合的一个,开封盘鼓的豪放、率性、磅礴是开封人最真挚的精神展现,舞者有力的击打挎在身前的大鼓,击之如雷,动之如涛,鼓中有舞,舞中有鼓,极富感染力,本次设计将盘鼓舞者作为产品文化定位的对象。

产品定位:把扬州市的非遗文创产品功能定位为台灯。台灯的实用性功能体现为照明,除此之外还具有美化功能,一盏体现开封市文化底蕴的台灯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台灯作为家家户户日常必用品,潜移默化的传承着开封盘鼓文化,作为一种直接媒介,将扬州非遗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5.4 设计过程

具象文化元素提取:开封菊花自古有“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誉。菊花在开封市从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开始种植,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北宋年间,开封菊花开始具有一定的名气。根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开封市居民种植菊花之风盛行,特别是重阳节,开封古人会制作菊花灯,聚集一起开菊花会,还有用菊花酿制而成的美酒。开封菊花文化延续至今,菊花的品种已经多达千种,数量多达300 万盆,在菊花展览会期间,开封市遍地都是赏心悦目、千万造型的菊花。开封市通过举报菊花文化节,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开封,感受开封文化的平台,举办菊花节目前已成为开封市经济发展和知名度提升的重要途径。

文化元素的提取:

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1)拼贴:在灯罩图案上,采用拼贴的设计手法,以菊花图作为灯罩图案,是非遗文化的直接应用方式,在灯亮起的时刻光影效果使菊花图案更加生动。

对灯罩进行装饰设计时,结合拼贴手法,将菊花生动的形象融入灯罩中,作为非遗文化在日常用品中的一种直接应用的形式。夜晚打开台灯,灯光从灯罩中照射出来,光影效果使得菊花图案更加栩栩如生。

(2)隐喻:台灯的外观形象上,设计来源源自菊花图案和开封盘鼓的造型,鼓锤造型的台灯支架,以扬州市人民挥动鼓锤敲鼓的造型装饰台灯底座,整体形象隐喻在菊花旁欢快敲鼓,鼓中有舞,舞中有鼓,极富感染力,将扬州非遗文化中开封盘鼓的文化艺术通过产品表达出来。

5.5 设计展示(如图1)

图1 文创产品设计展示

6 结语

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在开封市场上的文创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没有地域特色等问题的背景下,在开封非遗文化中隐含着巨大的价值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中可以有效解决解决此类问题,本文根据开封非遗文化遗产的特色,给出设计思路和设计案例,为开封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开封市菊花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菊花赞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开封市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开封市